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华夏之华: 一部山西史半部中华史

2023-04-10 16:31分类: 山西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进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的大门,聚光灯投射在件件文物上,遥远的时间距离化为数尺俯身端详。文明的厚重、艺术的绚美、古人的趣味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起扑面而来。

  一展万年尽收眼底。据介绍,特展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展览以“文德幽明、瑞节信玉、道生器成、万流归一、汉唐奇迹、画妙通神”六个单元,展出山西省11家文博单位共计300余件古代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半数以上,时间从旧石器晚期至明代,跨越一万年。

  展览主题定为“华夏之华”,其中第二个“华”字寓意深刻。其一,华,花也,美好,亦可借喻西阴文化之“花”。其二,华,精华,华夏文明的精华。其三,《书·舜典》记:“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孔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华就是文德。

  纵观历史,华夏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始终一脉相承。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遗存的古代文物,无论是地下还是地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展览执行总策划杜鹏飞表示,通过历史相关文物,以实物的证据,呈现辉煌的山西古代文明,不仅让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华夏文明看山西”,更是激励着人们牢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在展出文物中,我们能够看到东西南北各地文化的交融,艺术的呈现也体现着多元文化的价值,体现着民族大融合的深远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李强在观展后感慨:三晋大地不仅是汉文明发祥地,亦是多个少数民族勃兴之地。可以说,一部山西史,半部中华史。

  文物是时代的产物,其背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是时代的凝缩。“文物的造型、装饰、材质、工艺等细节,都离不开时代的印记,也反映着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文明的智慧。”杜鹏飞说,将历史知识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用古代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是此次展览的初心之一。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展者有备而来,对照海报图寻找“明星展品”。志愿者的现场介绍:“这可能是保存最好4000年的绘画”“这件展品后来就很少见了”……也吸引着大家驻足品鉴。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上古“三皇五帝”传说中,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大致对应的地点,均位于晋西南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山西有着密切的关联,此地出土的文物历经风雨有数不清的传奇故事。

  山西史前文化遗存丰厚,显示出极其浓厚的历史积淀,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在“文德幽明”展区,一只陶鼓“侧卧”着身子优雅地“躺”在展台上,鼓身恰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纹饰均匀流畅,处处体现着匠人的敬畏之心。“古代礼乐不分家,此文物器型之大体现着权力与等级,也侧面印证中华文明的礼乐制度在陶寺文明时期已有雏形。”杜鹏飞说。

  《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玉器在中国的起源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瑞节信玉”展区,西周的人首神兽纹玉戈格外精美,纹样中线条与玉石自成一体,炯炯的眼眸与锋利的兽爪格外具有神性,这样的纹饰或许也承载着古人的自然观。山西少有本地玉石,但却有发达的玉文化。策展人谈晟广介绍,晋西南等地区出土了大量龙山时代玉器,数量大、品种多、材质佳、制作工艺水平高,并显示出周边文化因素不断在此汇聚的迹象。

  在“画妙通神”展区,这里的“画卷”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幅颇具亲近感的生活图景。《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出土牛车出行图》中,这些先祖们“时髦”地扎起两撮“V型”发髻;《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出土壁画鞍马游骑图》中,一匹马受了惊吓,在紧急“刹车”的时候还一不小心喷出了一坨坨圆圆的粪球……这些绘画生动地展现了千年前趣味生活。此外,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完美再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为我们重新书写中国绘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除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参观者更能体会到独特的东方之美。这种美,美在外:型、样、纹、色,无处不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的思考与表达;这种美,美在内:多元文化的交融,凸显了变化之美,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印记又蕴藏着传承之美。

  在展览现场多次听到专家介绍,我们要“对比着看文物,合起来看文物”,让时代与文物真正对话起来。

  “打开时空看文物,我们能够感受到多元、开放、交流、互鉴的无限价值,历史证明我们不能靠内卷而飞升,文明需要交融来得以绽放。”杜鹏飞说,中华文化有我们的独特基因,多元文化好似被“消化吸收”的养分,我们吐故纳新,保持文化的勃勃生机。

  与历史对话也是与自我对话,在观展的留言簿上,有观众写着:“秦晋之好,真的是可以看见文化的交流和衍进。”“参观了展览,每一件展品都浸润着文明的烙印,讴歌着我华夏文化的灿烂辉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苑梓楹是此次展览的讲解志愿者。“目之所及皆是我们祖先制作出的艺术精品,文物背后古老的故事感动着我。”苑梓楹说,每件文物上的纹样镌刻着每个历史朝代的审美,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我们中国丰厚的文化自信。

  在不久前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

  杜鹏飞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让其他国家的观众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这也是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一场展览,捧起了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记忆。展厅难以装下完整的万年变迁,但沉浸在此的人们或许能放飞自己的心绪,静静地感受文化的魅力,静静地品味历史的华美。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9日。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走遍山西回望历史 追溯三晋大地上的华夏古文明

下一篇:山西省概况 - 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