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表象追寻朔州文脉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雄峰巨川,渺小的动物和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就像一颗颗水霰,转瞬间无影无踪。断层褶皱,雪泥鸿爪,或沧桑或新鲜地惋惜着曾经过往,却总是少了声韵。
文以载道,讲的是为文的社会作用,未免显得理学味道过于浓重。文字现象的存在林林总总,形式上都是以文载实,以纪实和写意可以大致概括。其实,实中有道,道在实中,差异只在诗意文学作品与纯粹论理文章的表层上,也就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以上是读边云芳《却把书卷留故园》之后想到的。这本书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里面所收的54篇文章,艺术呈现朔州文化人物,评论朔州文艺著作,是作者10余年陆续采访创作的。随着时间之酒陈醇,今天捧起来重新品读,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说,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系列文字的产生会深刻地打上‘朔’字的烙印”,在我看来,现在这烙印诚然越来越深,毋庸置疑,将来必定比老城的城墙耐久,因为,它无惧风雨剥蚀,可以穿越时空。
村庄的炊烟,扬起的是亲人呼唤回家的手臂;城镇的站台,迎送的是留恋难挪的脚步。故园,是方位地理上的,更是精神文化上的。边云芳的笔,看似描画眼前一个个人,记录一件件具体事,欣赏一篇篇作品,实质上,她是从这些文化表象中追寻朔州文脉,编织一张乡愁的网,筑就一座城市的文化里程碑。
从现代行政区划看,朔州是个年轻的城市,她的历史,比其他地方更需要今天和后来的人们认识;她的今天和明天,需要人文的滋养和促进。山川资源是自然馈赠,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种植、耕耘,取得丰厚的收获,需要170多万朔州人传承前世、奋发今生,文化,是无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跟着作者的采访脚步,我们领略水既生的书法、篆刻、陶瓷研究,周玉成的剪纸,李柱的篆刻,钟声扬的散文诗,李建永、李志斌的杂文,黄树芳、李秀峰、傅品、马骏的小说,王文海的诗,郝丽云的文化散文,郭万新的报告文学,池茂花、常亮、王生明、傅业的新闻,徐永红的童话,范金荣的民间文学,赵甫仁的戏曲文化,杨中桢的摄影,丁义贤的剧作,刘西平、尹国新书法,康美、刘相成的版画,贾正江、赵公梧的绘画,关跃明的音乐,张元业的戏曲艺术,张庆的收藏,王彪的历史记录,李尧的教育理论等等,如同锦绣经纬,把朔州1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灿烂文化呈于世人,从这些当代文化人物身上,滋生出继往开来的文化力量。
这些文字的荟萃,是朔州历史记忆链上耀眼的明珠。书中的文人、艺人和文学艺术事业,在作者和读者眼里,不仅是近几十年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朔州文人的艺术形象、足迹和成就,也是几千年塞北文化长调的悠扬续响。
这些文章的问世,是一个区域文化成果的一次检阅。这些作品记录、反映的虽然不一定全面,但是可以肯定,具有一定代表性,而且时代特色鲜明,在朔州文化记忆库中必然占据重要位置。
这些视角的观照,是朔州人文的自我审视。地方文化有其地域性和局限性,自我发现、研究、传扬,是地域文化走向更为广阔天地的必由之路,作品在这方面的作用重要而深远。
这些作品的体裁,是朔州纪实文学和文艺评论创作的一个显著标志。文学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五花八门的体裁,承载情态纷杂的内涵。记录生活,反映现实,写照历史,启示未来,纪实文学和文艺评论创作,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文学形式,书写有厚度、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对朔州这样的年轻城市,现实效应尤为突出,历史意义更加久长。
这些作品的创作,是值得借鉴的文学样本。我赞同杜启贵在“序言”中对该书文学特点的概括,“谋篇布局和写作方法不同,有的篇章辞采华丽,文思滔滔;有的篇章朴素淡雅,娓娓道来;有的篇章引经据典,迂回曲折;有的篇章平实端正,如话家常。”
边云芳在“后记”里深情写道:“惟愿,《却把书卷留故园》于生养我的这片土地上飘过一缕典雅的芬芳”,因为,“这片土地喂养了我的身体和灵魂,滋养了我的心智和精神,恩养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文字回馈山川、河流、大地、树木和花草。”
我们同作者欣慰——“山河岁月里有过我跋涉的脚步,流年光阴里有过我伏案的疾书,流岚记住了我的容颜,朗月清风懂得我的心思。”
掩卷静思,其实,何止这些啊,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书卷珍藏的是她十几年前酿就的芬芳,这芬芳,是朔州文化艺术的佳酿,在今天如此浓醇,相信,今后同样馨香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