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韶山17岁的毛主席写下千古绝句霸气古今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910年,17岁的第一次走出韶山,异地求学,所要到达的“东山学校”,只是一个小学。还需要少年挑着行李走20多公里。以那时候的交通和社会环境,不容易啊。而且这个年龄,以现在看,应该高中都毕业了,早一点的已经上了大学。求知不易啊。
显然也没有父母一路相送,就这样,临行前,没有离家的墨迹,也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反而有一种稳健的成熟和似乎与生俱来的襟抱。夹在父亲账簿里的这首诗,则是很多人所熟悉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男儿立志,海阔天空,那种急于见到外面世界,渴望把握人生的豪情与奋争,给人无可阻挡的力量。诗已是开宗明义。后两句讲家乡,讲闯荡的意志与决心。“桑梓”就是代指故乡。好男儿志在四方,走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这是一种决绝,也是一种洒脱。尽管这是一首改诗,原作据说是日本人写的,但诗似乎放在身上更为合适。
从这首《七绝·改诗赠父亲》开始,个人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在悄然变化。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