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朔州文化泰斗雷云贵先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雷云贵(1936年5月1日—2023年1月19日),山西朔县(今朔城区)人。1952年至1954年就读于朔县师范学校。1962年7月毕业于晋北师专中文系。历任朔县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师、朔县文教局视导员、朔县县委政治部办公室主任、朔县文化局局长、朔城区文化局局长、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副队长。退休后担任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
先生自1975年以来将大半生心血和精力献给了朔州的文艺、文史、文物事业,长期坚持勤勉敬业、率先垂范、淡泊名利的作风,在同朔地区享有极高声望,更是朔州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1983年,先生不愿意放弃痴迷的文物考古工作,坐火车亲赴雁北地委婉拒升迁,“不当部长当局长”的事迹至今仍是朔州文坛的美谈佳线年,入选大型辞书《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8年,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特别奖”。2009年,被朔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朔州建市20年杰出人物”。
先生在1975年5月至1996年8月担任文化局局长期间,始终坚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线工作法”,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小戏《看庄园》于1997年获得山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特别奖,在1991年全国首届“群星奖”文艺演唱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中荣获三等奖;编写的秧歌剧《夫妻泥窑》获得全省农民家庭演唱电视大奖赛二等奖,赴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获得中国大众文学事业贡献奖。
先生凭着对史志工作的高度敏锐和自觉自愿,1980年,率先发起《朔县志》的编写,任总编并亲自编纂《民俗篇》《科技文化篇》《文物篇》。历时20年,于1999年8月出版发行,近年来又再版印刷,两次共印行4000册,其文献价值和稀缺性可见一斑。担任《朔州革命老区志》副主编期间,全程参与编撰和审订工作。
先生1982年起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83年至2004年担任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副队长,持续时间长、参与范围广、出土文物多,屡获嘉奖。先后在《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等国家级权威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为配合平朔项目及平鲁县(区)、山阴县大规模基建,参与了大量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保护工程。主持了国家一级文物西汉雁鱼灯的发掘和断代工作,并在查阅权威史料的基础上为其规范定名。在上世纪80年代朔县旧城大规模拆迁开发之初,先生为了保护体现数千年城市文脉的朔州古城,连续数年多方上书谏言、奔走呼号甚至据理同多任主要县领导吵架辩驳,终使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的南城门“承恩门”仅得保全。先生情之深、意之切,因此后来被誉为“朔州的梁思成”。先生在古稀之年,参加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11年受到国家文物局表彰。先生75岁时,为马邑博物馆的设计和布展等一系列工作付出了非比寻常的智慧和汗水。这为马邑博物馆在后来成功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奠定了有利基础。
先生退休后的近30年来,坚守初心使命、发扬奉献精神,著书立说、奖掖后学。《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为《三晋石刻大全》县区卷的编撰出版起到了索引性作用。《朔州历史大观台历》既是“朔州大百科全书”,又是文创精品佳作。《朔州文物考古文集》是上至国家级专家学者下到朔州一线相关工作人员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极具权威性和史料性。《桑干河上游流域探究》溯其源、考其流,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朔城历史文化集成·考古文集》是薪火相传的一部精品力作。《文物考古文选》和《古代朔州军事资料辑录》堪称“大专家写小书”的典范。担纲编写的《朔州历史文化概览》涵盖广泛、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担任撰稿的《朔州崇福寺藏品精选》博大精深,俨然一座流动的博物馆,至今一书难求。此外,连续多年为《三晋石刻大全·朔城区卷》《三晋石刻大全·平鲁区卷》和《三晋石刻大全·怀仁县卷》的编写出版进行了权威、系统、专业的审核和修订。
杖朝之年,先生被聘为《朔州市朔城区志》编纂委员会顾问,并亲自参与编写和审稿。近年来,还受聘参与了《朔州市志》的编写工作,亲自编写了其中的《民俗编》《文物编》《文献辑要》和《奇闻轶事》等编目。在这些内容中,饱含了大量的亲历、亲见、亲闻事迹,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史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