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西省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左权县原名辽县,古称辽州,1942年为纪念以身殉国的抗日名将左权将军而易名左权县,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根植于这片厚土的左权民歌和左权小花戏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靓丽奇葩。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素有“歌舞之乡”“万首民歌千出戏”的美誉。199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2021年先后六次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世界民歌看中国,中国民歌看山西,山西民歌看左权”近年来,左权县委、县政府全面开启文旅融合转型发展之路,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了文化大繁荣、精品力作和新人新秀不断呈现的良好格局。特别是在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塑造文化品牌方面,更是让左权民歌名扬海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大步提升。
山西应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尤其辽金文化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地方剧种“耍孩儿”的发源地,该剧种起源于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而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史上的“活化石”。
建国后的1953年,业余剧团又蓬勃兴起,涌现出许多知名耍孩儿艺术家,1954年应县官方成立耍孩儿剧团,并且成了雁北地区的一张名片。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城乡之间妇孺几乎皆会哼上一段耍孩儿。为了传承、发扬耍孩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精心谋划与推动下,将打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以传承并发扬“耍孩儿”剧种作为亮点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创作改编了多部题材丰富的古今剧本并开展巡回演出,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引起了巨大反响。
多年来,大阳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载誉满满,2008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被中国侨联确定为第三批“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
大阳镇民俗民风醇厚,特色鲜明,有延续多年的“一日高升”和极富野趣的“骂骚龙”狂欢节;有傩性质的十顶神架朝山进香会;有以民间习俗和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老鼠娶亲”演绎;有世代流传的颜记孩、马牛包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快板;有古代诸宫调的发明者孔三传、音乐世家“东盛昌”乐户和名震南五县的上党梆子“三义班”。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浸润着大阳大地一代代人的文化思想。大阳镇现有国家级非遗继承人1名,省级非遗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