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数字时代打造乡村振兴的“超级能力”

2023-04-15 08:31分类: 山西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山西运城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参与“耕耘者振兴计划”,用上数字化工具“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故事。

  2022年9月,西磑村的两委干部和村民们,在村党支部薛民书记的带领下,启用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把村务公开、环境卫生、邻里纠纷、村规民约等村级事务都搬到了网上,事件处置全流程公开透明,让村民更放心、更安心,也让西磑村成为解决好“社会治理最后1公里”问题的标杆村庄,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数字化助力党建引领治理有效的成果。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杜昌华看来,腾讯探索的方法路径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板;有了这些探索汇聚起来的中国智慧,乡村振兴的“超级能力”正在加速炼成。

  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的超级工程,要把已经绘就的美好蓝图变成乡村大地上的真实场景,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超级能力”来自哪里?

  “超级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一定来自中国人对乡村振兴复杂细节的深刻洞察,寻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办法,用支付得起的资源代价巧妙作用于乡村振兴的关节点上。

  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报道,山西省河津市西磑村有一个风俗,村民在举办婚礼前就要花上一万多元大宴宾客。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没有人敢单枪匹马出来挑战一个古老的传统。最近,村里利用一个叫“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微信小程序在网上发起“村民说事”,就废除婚礼前筵席征求意见,5天后表决结果出来了:209票赞成,1票反对,西磑村《村规民约》的新条款诞生了:村民家举办婚礼前不摆宴席。《焦点访谈》认为,数字化为破解今天的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超级能力”。

  我们很熟悉村头大喇叭喊话和“生产队里开大会”的乡村议事方式。今天,面对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的空心村,大喇叭喊不回千里之外的乡亲,就一个小议题召集村民大会也是不堪承受的成本,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用什么方法治理,乡村治理的每一步都有难以应对的挑战。西磑村将数字化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公共议事平台,将少数人参与的治理向多数人参与的治理转变,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准。

  西磑村使用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由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打造。从扶贫捐助到产业帮扶再到人才培养,腾讯相关团队进行了十多年的助力乡村发展探索,反复尝试得出结论:乡村振兴真正的主角是乡村干部和村民,所有的“超级能力”的打造都必须指向“人”,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正是这一理念的外显应用。

  “村民说事”功能让农民回归乡村治理的主体地位,推进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贴近乡村治理的真实场景,“村民说事”板块打破时空隔阂,随时发起对各种议题的讨论,共建共治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和村干部在平台上实时互动,村干部实时审批和快速公示,网上公开几乎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大大提高。以西磑村为例,仅2022年10月到2023年3 月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上处理了100多件村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同时,“村民说事”也是一个监督平台,村里水管坏了修没修,垃圾桶满了倒没倒,村民说了“事儿”,村干部要第一时间解决落实,并在系统里及时反馈。

  “积分制”功能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拘一格释放能量。缺少组织激励,乡村治理无处着力,这是乡村治理“主体缺位”的一种常见表现。“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上设立了“积分制”板块,村里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善行都记录在案,积分实时记录和审批,快速公示,成为领取奖励和分红的依据。通过“积分”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让每个村民既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获益者。

  “积分制”在湖南娄底油溪桥村经验的基础上提炼而成。曾经,作为穷困村的油溪桥村一盘散沙,没钱没资源没人气,没有任何“原始资本”。村里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加入到村庄的建设中,攒积分,村集体经济做大后,村民凭积分分红。先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建共治,然后才是共享建设的成果。在这种类似“期权”的制度激励下,油溪桥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5年间累计义务投工超过87000多个,实现了集体建设劳动力自筹,解决了村庄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个“穷山窝”发展成全国文明村、全国3A级景区村,并拥有了上亿元的“大家业”,人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数字化技术是世界的,乡村振兴是中国的。要找到数字化与乡村振兴最佳的结合点,就必须植根乡村,挖掘不同区域的禀赋、不同产业的特点,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

  中国的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着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特点,一个合适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有助于发掘村庄隐藏的优势,一个不合适的平台会削弱这种优势。“村民说事”治理模式发源于浙江象山、“积分制”模式源于湖南娄底油溪桥村,“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上搭载的乡村治理的模式都是在乡村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找到优质乡村的发展密码,从中提炼出最大公约数,再将其转化为可复制、易推广的乡村治理模式,每一个平台功能的开发过程也是乡村治理经验的研究过程。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800多个村庄在使用 “村级事务管理平台”。

  农业农村其实并不是腾讯所擅长的领域。10多年来,腾讯经历过扶贫捐助、文旅帮扶、产业扶持的助农演进过程,然而一旦捐助停止或者团队撤出,村庄发展就会“断崖”,不可持续。如何利用自身核心能力为乡村发展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腾讯的一个长项是“社交”,维系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同样是“人”;另一个核心能力是数字化,提升效率,找到“人”和“数字化”这两项能够结合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密码,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方向就明晰了。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与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耕耘者”振兴计划,腾讯投入5亿元资金,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展开培训,3年内实现线万人、线万人。“培养一个人,带动一个村”是这项计划的底层理念,也是整个计划的目标愿景。在培训中与一线实践者共同发现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问题,共创问题解决方法,“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就是“耕耘者”振兴计划落地实践中的产物。“以人为本”和“本土化”乡村治理的智慧已经沉淀为传承不断的基因。

  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战略。“数字乡村”的本意不是投资多少钱上了多少块数字大屏,而是建立起数字化的乡村基础设施,数以千万计的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敢用、会用、善用有效的数字化工具,打通乡村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激发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最终带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大量“精雕细刻”的工匠,将数字能力植入千差万别的乡村实际中。腾讯正努力成为一个优秀工匠,其方法路径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板。有了这些探索汇聚起来的中国智慧,乡村振兴的“超级能力”正在加速炼成。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紧急提醒!接种过科兴疫苗的人请注意!|来听新闻

下一篇:山西:民俗展演迎元宵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