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南拉面 made in 上海

2023-05-17 18:02分类: 上海特产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河南拉面,是上海一个奇怪的存在。 这种咖喱风味的牛肉拉面,河南人见了一脸懵圈。 沪漂们则表示,这是离开上海之后的乡愁。 开遍上海大街小巷的河南拉面,总计有2000家左右。老板们几乎都来自河南襄城,人均年收入100万。 他们花了近30年,把河南拉面在上海做成了一个产业。 但河南并没有“河南拉面”。 “河南拉面”其实是上海口味“出口转内销”的产物。

  顾客在门口点完单,拿着号码,挤在中间的过道。一边等面,一边等座位。有时候面好了,座位还没等到。

  一碗小份的红烧牛肉面,有大约8块拇指大小的红烧牛肉,汤头是用咖喱熬制的骨头汤,面是手工拉的,上面盖着香菜和蒜苗(也就是大蒜叶)。

  除了红烧牛肉面,店里还有白切牛肉拉面/刀削面、葱油拌面、辣酱拌面、雪菜肉丝面。后面几样是上海特色,颇有一些混搭。

  不要小瞧这一家家面馆,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年盈利10亿以上的产业(以1000家店保守估计)。

  河南拉面目前在上海有2000家店,这些年还辐射到周边城市苏州。每家店老板的年均利润100万。

  而十里铺镇的付家庄,出了上海河南拉面第一人。600户人家有300户在上海做拉面。

  1993年,付家庄的崔陈义在黄浦区肇周路开了一家拉面馆。最初挂的名字是“兰州拉面”。

  1989年1月16日的《解放日报》第二版《又一股“西北风”——上海人品尝“兰州拉面”》一文写道:

  “前两天,笔者有心驻足在江阴街一家餐厅前,观赏那位头发略卷、腰系白围单师傅的拉面‘表演’……目前到上海来承包和开设拉面餐馆的据称已有四五十家之多。”

  有别于上海面馆用机器压制的切面,在三十多年前,手工拉面作为新风潮席卷了上海。

  这些店不少没有名字,就叫“拉面店”、“牛肉拉面店”,或者作为“饮食店”的一个品种。

  师傅们徒手拉面,成了一道带有表演性质的景观。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胡展奋当年也去围观了。

  “当当当,一边敲一边拉。当时看的人很多。这种店呢,往往是看的人比吃的人还要多。”

  “我也是其中一份子,像‘戆大’一样看着,觉得奇怪:面不都是用机器轧的吗?怎么好用手拉呢?手拉的面条怎么好一根根那么细呢?”

  “(咖喱)香味飘得老远老远,缺点是到晚上打出来的嗝还是咖喱(味)。”胡展奋说。

  1987年,19岁的他先从老家襄城到开封打工,在市中心的一个夜市摊位做“兰州拉面”。

  三年后,一位上海老板找到他,请他到自己位于十六铺的“兰州拉面”店当拉面师傅。

  在这家挂名“兰州拉面”的店里,崔陈义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0点。但收入不错,500元一个月。

  等到1992年、1993年,拉面师傅的月收入涨到了700-800元,高于当时大部分上海人的工资。

  攒到了钱,又问老板借了一万元后,崔陈义开出了自己的店。店名用“兰州拉面”,卖的是白切牛肉。

  等到1996年左右,崔陈义把店名改成了“河南”。理由很简单,“想到(我们)是河南人,就挂河南人的牌子”。

  改招牌的同时,他又对拉面做了改良。用牛骨、鸭肉、鸡架熬制浓汤,再放入咖喱粉,并想出了红烧牛肉面这个品种。

  不过这个灵感来得令人意外,来自桶装泡面。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1992年,台湾人魏氏家族做出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迅速成为当时的爆款。

  这一碗红烧牛肉面,被网友戏称“还原方便面外包装袋画面肉量的质感”。大块的牛肉盖在拉面上,确实非常相似。

  崔陈义因为最早来上海打工,并开创了今天上海河南拉面的范式,而被老乡奉为“河南拉面第一人”。

  从小工到拉面师傅,再到今天在上海开了5家店,他在上海的进阶之路,也是之后一批又一批襄城老乡在上海的奋斗模式。

  但河南其实是有拉面的。之所以路人不解,是因为拉面在河南,不叫河南拉面。这就像生煎店在上海,不会喊自己上海生煎一样。

  90后郑州人寇家欢,曾在上海工作。她坚决地表示:“河南没有河南拉面,我不知道什么是河南拉面店”。

  但当我们向她展示了上海的河南拉面图片后,她惊呼:“这个就是我在郑州经常会吃到的拉面!”

  郑州有名的杨记拉面,创始于1982年,用的就是咖喱汤底。和上海的河南拉面大体相似。

  “其实河南是有拉面的,仅限于郑州周边地区,只不过没有烩面那么出名和具有代表性……跟上海的咖喱汤拉面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咖喱汤为主。”

  虽然时间上更早,但是襄城县和郑州相距100多公里,在80年代人口流动还没有那么频繁的时候,传过去的可能性不大。

  而之后的河南师傅都是在上海学手艺的,沿袭的是上海当年流行的带咖喱味的“兰州拉面”。

  朱进展也记得:“因为最早上海国营店里,卖牛肉包子的,配的是咖喱牛肉汤。”

  咖喱作为一个外来品种,在上海的时间很长。1908年的《申报》上,就出现了咖喱食品罐头的广告。

  上海一家名为泰丰的食品公司,在其罐头食品价目广告中列出“咖喱鸡肉”和“咖喱牛肉”两种咖喱食品。

  “我们小时候南货店里有卖咖喱。姆妈买一包来,摆在水里调一调,就烧咖喱洋山芋(土豆)给我们吃了。”胡展奋回忆道。

  等到50年代,大批上海人支援内地建设。“迁过去好几万人,在那里形成了小上海。他们在那边还是保持了上海人的饮食习惯。”

  据说是南方女工受不了羊肉的腥膻味,突发奇想往里面加入了咖喱,来压制腥膻味。

  “这是国棉厂特有的烩面。咖喱,这个有些洋派的调味料,这个本不适合北方人饮食习惯的味道,就像当年时髦的上海人一样,在国棉厂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总的来讲,今天的河南拉面与上海颇有渊源,可以说是上海口味“出口转内销”的产物。

  知乎的问答里,答主还提到了一点:“我还没有理解为什么会有汤和面分开这种神奇的操作。”

  《江湖一碗面》的作者、《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90年代初还在复旦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在学校口的华山路上吃到了河南咖喱牛肉面。

  第二阶段,加入上海元素。店里多了大肠、雪菜肉丝、辣酱/辣肉等浇头,增加了葱油拌面这样的上海特色,小菜也有青菜、酱蛋、素鸡、荷包蛋。河南拉面店根据上海人的口味,在调整。

  到了这两年,进入第三阶段,品类继续增多,加入了河南凉菜,卖啤酒,甚至还有黄酒。

  在网红店寿命不到5年的时代,河南拉面店的老板们却会告诉你,自家开了二十多年的店“不稀奇”。

  而边上吃着拌面、就着一碗咖喱牛肉汤的上海爷叔会说:“味道可以的。这老板是打工出来的,老苦的。”

  “这一点就是大上海的魅力吧。因为上海的生活方式,跟全国各地还不一样。它夜生活比较多。”

  晚上营业,不用多掏房租。假使夜间收入2000元,按一晚上两个人的人力成本算,刨去别的成本,还能有一晚上700元的盈利,一个月也就是21000元。

  河南拉面并非一开始就是24小时营业的。是在开店过程中,发现了需求,做出尝试。

  这些基本都开在沿街店铺的河南拉面,并没有想进军高大上的商场。“商场限制了我们的营业时间。”朱进展说。

  那为什么是拉面,而不是河南出名的烩面?原因是烩面做起来比拉面慢,口味不适合上海。

  朱进展也给我们算了下。“拉面你一分钟可以拉四五碗,五六碗都有可能。但烩面有可能5分钟拉一碗。它跟上海高节奏的生活不太匹配。”

  姜浩峰认为可以直接称之为“上海河南拉面”。而之所以可以遍地开花,是因为“它融入这个社会了”。

  而他们赚了钱,在老家买房置业,给老家修路,带动了当地的消费。甚至在老家出口转内销,开出了“上海红烧牛肉面”。

  当地政府也注意到了这群在上海打拼的老乡。2014年,上海襄城商会成立了。

  作为农业大县的襄城,自产自销农产品。你在上海河南拉面店里吃到的辣椒、大蒜、姜、面条(小麦),可能都来自襄城。

  但外表产业化的背后,河南拉面店的商业模式还是非常古早。一个老乡来学手艺,时机成熟后自己开店,就像接力棒,薪火相传。

  “因为我们开店不像企业,他们是做布局的。我们就是为了赚钱的。不赚钱的店,我们是不做的。”

  “我们不受任何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我们做的是老百姓天天要消费的东西。”朱进展总结了河南拉面的定位,也是其生存之道。

  “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只要有新物事,都会搭搭味道。搭出来好吃么,大家都吃了。”姜浩峰说道。

  胡展奋就更直接了:“一方面,河南人花头透、脑子活络。第二方面,上海人也叫花头透,口味活络。”

  1. 老张的生活记忆,《一碗拉面,是老郑州的情怀》,微信公众号“说个郑事”,2020年6月19日。

  2. 《吃货苦苦追寻的老四厂烩面,竟然在这里现身了?》,河南电视台《香香美食》节目。

  3. 《郑州吃货资深老粉,带你身临人声鼎沸的四厂烩面》,微信公众号“郑州吃货”,2016年1月27日。

  4. 茹炳祥,《又一股“西北风”——上海人品尝“兰州拉面”》,解放日报,1989年1月16日。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自称“长相比较可爱”28岁女博士个性化招生惹争议本人回应→

下一篇:上海特产集锦带这些回家当年货就会对了!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