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上海的结婚老习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南汇一位负责编写地方志的老唐,讲述起了当地的一些旧婚俗。他说,以前南汇各地方结婚的形式繁杂,主要有打铺盖、提箱、哭出嫁、拿嫁妆、挽手进洞房、吵新房、回门、满月等。
打铺盖结婚前一天,新娘的红绿被头缝好后,用一匹土布把被子、枕头等扎成铺盖。多的十几条、几十条,称“被山”。
提箱准备好箱橱以后,父母把给女儿的被头、土布、衣裳等递给新娘的阿哥阿嫂,由阿哥阿嫂一件件放入箱橱里。
哭出嫁提箱时,母女流泪哭泣,母亲哭的是辛苦养育的宝贝女儿要离开家门,女儿哭的意思是感谢爷娘养育之恩等。
拿嫁妆结婚前一天或当天,男方到女方来拿嫁妆,取嫁妆的人必须要等女方家请他们才能进门,然后燃放鞭炮,发送嫁妆。拿嫁妆的人必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走,半路上不能转首,也不能停下来,而且要兜远路给人看,叫“兜青龙”。
回门结婚第3天,新娘回娘家望爷娘,叫三朝回门,新郎备了礼物,陪同前往。但天黑前,新娘必须赶早回婆家。
满月结婚后第4天,叫小满月,新娘依然回娘家,当天回婆家。过了数天,娘家兄弟到男方家邀请,新婚夫妻回娘家,叫大满月,新郎必须当天回家,新娘住上几天后由新郎接回家。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这些陈旧有趣的婚礼习俗仍甚具阅读价值。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 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
上海古时的风俗十分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一丝不苟,由于旧时年青男女并无自由见面及恋爱的机会,由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有赖媒人当中间人,联络男,女两家及协办婚礼仪式,所以迎亲后必定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以答谢其促成姻缘之恩。
在旧时的农村里,不是所有人家都能负担为新娘子做裙衫的经济负担,所以不少农村姑娘出嫁时,都会身穿红色长衫或大红套装,代替裙衫。
新郎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生活的愿望。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她不受妖邪入侵。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又或发出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即印有“喜”字样或红色包装的糖果)代替,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