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描述疫情中的文化生态和城市软实力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疫情的极端影响放大了文化生态系统中存在良久的脆弱性,但同时也让它最坚韧部分显露了出来,恢复及重建的机会成为关键问题。”最新出版的《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1)》公共文化卷中这样写道。日前,“2021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来自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新闻界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现场研讨会。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已连续出版逾20载,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和上海“两会”的指定选送书目,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1)》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担任主编。他告诉记者,2021年度的蓝皮书由于疫情关系,编写和约稿交流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系列蓝皮书试图对疫情中的文化生态受影响状况进行描述,并对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启加以展望;试图对城市软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文化指标成果进行年度整体分析;对“十三五”收官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加以总结,对“十四五”规划建设文化强国进行前瞻研究。
最终呈现的《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1)》聚焦上海文学、文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电影产业、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系统梳理了当前上海文化建设现状,预测、展望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未来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系列蓝皮书体现了主流价值、专业研究和对策建议的结合,荟萃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亮点,提供了把握上海文化建设的新颖视角。
其中,《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1)》以“‘十四五’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为主题,辨析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挑战,研判“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建设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对国际文化大都市指标体系的研究备受关注。由黄昌勇、包立峰等完成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评估研究》,按照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建立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由刘翼、徐剑完成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优势、机遇与挑战》按照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建立“三力”体系。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21)》立足于上海观察中国城市文学发展,在中国城市文学发展视野下考察上海文学,兼顾国内文坛重要现象、重要问题。《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重点关注上海文化产业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的全球大变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有效举措。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21)》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共生发展”为主题,聚焦近两年公共文化领域的生态环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呈现上海探索与实践,为上海公共文化“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1)》则聚焦202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和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样态,从产业热点、上海电影产业的新发展、海外电影产业经验启示等方面展开研究。在编撰过程中,邀请多位专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探索疫情影响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新业态、新起点。
《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1)》就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交流模式、内容及传播形式、可持续性合作、国家形象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与思考,聚焦新全球化下的国家秩序与国际合作、对外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与转变、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实践等。其中,围绕新冠疫情,聚焦标语、口罩等当中的文化差异作了一组主题策划。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围绕“线上”“出圈”“文旅融合”“文创”“长三角”“扶贫”六大关键词,回顾了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要重视非遗的创造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中的价值以及非遗在建构文化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功能,逐步恢复群众性民俗活动等建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中国海油10日宣布,“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具备在台风期间保持连续安全稳定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近日在京出席天九共享集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一周年庆典大会时讲话。据悉,天九科协成立于2022年,是天九共享集团内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也是北京市科协的基层组织,接受北京市科协的业务指导。
从2019年开始,该团队针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深度相机定位、机器人机械臂等在技术上进行不断的研发与测试。团队成员介绍,目前,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6%,采茶成功率在60%以上,采茶精确度相较于前几代机器人大大提高。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国内粮食供求格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被春雨浸润的赣鄱大地上,出现了一朵朵小菌菇,这些小菌菇撑开娇嫩的伞盖,为乡亲们撑起了结实的“致富伞”。
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酸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规划设计,在土地利用上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土地保育意识和环保观念。
地热能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我国以西藏蕴含量最为丰富。
譬如,云工厂平台上有上万家制造商和供应商,不断产生的灵活小单可通过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随单重组生产线,致使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演变为按产品组织产业链。
在距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130天,在这130天的时间里,三名航天员持续在轨开展了各类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江西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共收集全省11个设区市110个县(区)暴雨、干旱、台风等9个灾种257种调查数据266133条。
考察队于2023年4月6日全部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完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
搭上了钱纮“建造”的这只小船之后,刘全慧很快就厘清了Hill理论的脉络,接受了钱纮从概率角度重新认识自然规律这一思想。有了刘全慧这把“火”,“纳米热力学”学术交流群很快就烧起来了,而且越烧越旺。
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科技工作者在研发、建设中收获的“从0到1”的经验,将为未来在大江南北拔地而起的无数座粮食气膜仓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
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大到超级计算机,算力存在于各种硬件设备之中,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当前,人工智能正向多场景、规模化、融合度高的阶段发展,数据量急剧增长,算法模型愈加复杂,应用不断延伸,这对智能算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路径,为优质内容的创作生产拓展了新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