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见证 ——解放上海战役战地文物背后的故事

2023-04-29 00:40分类: 上海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习总书记日前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在5月11日举行的市委中心组现场学习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指出,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资源丰富,承载着闪亮的红色记忆,凝结着鲜活的红色价值。要把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出来、充分运用起来,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更好把红色基因传下去。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把有精神的故事讲得更精彩,引导人们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和崇高风范,形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动效应。

  上海解放的枪炮声已渐行渐远,可那段记忆却并未尘封。遗照、战地日记、中共临时党员证、军功章、入城纪律……这些从当年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亲历者、见证人及其后人手中征集到的一件件文物,鲜活而又生动地还原和再现了解放上海战役的一个个历史场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让我们随着这些战地文物,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宝山这座英雄之城72年前所经历的一个个难忘瞬间……

  在团指挥所部署作战方案时光荣牺牲在指挥岗位上,成为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职务最高的解放军烈士。出征上海前与2岁长子的合影照,他本人都没有来得及看到。

  解放军第29军259团团长胡文杰,出征上海前2个月与2岁儿子的合影。胡文杰本人未见到此照片,1949年5月15日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年仅33岁。

  2019年3月19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怀念战友——解放战争英烈祭》系列专题片摄制组,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寻访70年前为新中国诞生、为上海解放牺牲的“英雄团长”胡文杰烈士的战地和史迹,笔者陪同拍摄并介绍有关情况。

  胡文杰是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一位解放军烈士,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59团团长,年仅33岁。

  胡文杰,1916年生于江苏丹阳的一个读书人家。他自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吴江师范学校,1935年毕业后在家乡任教。1938年2月,胡文杰毅然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斗争。1938年6月加入中国。

  1943年8月,时任新四军苏中三分区靖江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的胡文杰,在参加靖西三元桥反敌伪袭击战中负伤,被送到后方野战医院——苏中三分区卫生部靖江休养所,在养伤治病时认识了时任休养所副所长的唐渠。在后来的交往中,因共同的理想信念两人产生了感情,确定了恋爱关系,并相约在抗战胜利后结婚。

  胡文杰在党校撰写的“个人简历”,照片盖有苏中党校审查会印章。胡文杰,江苏省丹阳县人。本人为乡村师范毕业,小学教员出身,于一九三八年入伍,一九三八年六月入党。

  唐渠是上海南汇人(今浦东新区),生于1920年。1941年12月,经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介绍,她与同学相约一起乘船由上海十六铺码头启程,辗转到苏北如皋投奔抗日前线参加了新四军,在休养所从事医务工作。1944年1月加入中国,离休前任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理疗科主任,现年101岁。

  在唐渠老人保存了70多年的胡文杰烈士遗物中,有一本“备忘小册”,上书:“备忘小册 胡文杰 1949.3 于259团”几个字,是胡文杰的亲笔,也是到目前为止考证发现的胡文杰生前的最后遗墨。这一文物,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胡文杰平时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解放战争中,胡文杰参加了渡江战役。当时,所有参战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对“牺牲”都有心理准备。他长期从事政治工作,1949年3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前夕,改任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59团团长。这次职务变动,胡文杰是临危受命。作为一名团的主要干部,他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在作战时总是靠前指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领全团官兵。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胡文杰所在的259团,配合260团一起担任主攻通往吴淞口的月浦主阵地任务,面对的是主力部队52军的垂死挣扎抵抗和反动当局经营多年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1949年5月15日,胡文杰在团指挥所部署作战方案时,敌军疯狂反扑,他身中七弹,光荣牺牲在作战指挥岗位上,成了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职务最高的解放军烈士。在月浦攻坚战中,胡文杰所在的259团,团、营两级干部就牺牲了3名,另有3名重伤。

  胡文杰烈士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已退休。他们俩的名字,都和父亲胡文杰有关。大儿子叫胡晓军,出生于1946年12月,本名“胡小茅”。因为胡文杰曾跟着陈毅、粟裕在江苏茅山地区抗日。小茅出生后,一直由母亲带着,组织上安排母子俩辗转苏北、胶东、辽东等后方根据地,直到1948年才随部队回到苏中。与父亲再次团聚时,小茅已1岁零8个月。

  1949年3月出征解放上海战役前,胡文杰特意带上2岁的长子一起去照相馆照了一张像,接着就上前线去了。与长子的合影,胡文杰本人都没有来得及看到,成了他的一件遗物。

  在长子胡晓军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骑在马背上远去的背影。胡文杰参加解放上海战役前与家人告别,平时乖巧听话的儿子哭闹不止,缠着父亲不让走。已经骑在马背上的胡文杰听到哭声后特意转回来,从警卫员手里接过儿子,父子俩一起骑在马背上绕着村子又走了一圈才离开。没想到,这竟然成了胡文杰与长子的永别,当时的一幕幕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小儿子叫胡继军,是在上海解放12天、父亲牺牲21天后出生的。当时被安排在10兵团苏州留守处的唐渠已怀孕7个多月。她在6月3日得悉丈夫胡文杰已于5月15日牺牲的噩耗时,由于悲伤过度,过了两天,早产产下小儿子,取名“小遗”,以此表示“遗腹子”。从懂事起,“小遗”就听母亲讲过父亲的许多故事,对未曾谋面的父亲,一直很敬仰。1968年参军时,他与母亲商量,改名“继军”,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事业。

  笔者曾多次采访过胡继军。“我虽然没见过父亲,但小时候经常听到那句‘红旗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这‘千千万万’里面,也有我敬爱的父亲的一腔热血。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将有一个希望,希望在我旁边的战友,当他为人民完成了任务时,最后的一点血流干了的时候,能替他收拾着这本子,看看他是怎样工作的一个革命战友。

  1947年8月11日,张勇在日记本“写在前面”中写道:“在很早以前我就想有这样一本漂亮簿子,现在是如愿了。我很爱它,我将要它变成我的历史,变为我的斗争,变为我的工作。从今天起,从战斗动员起,我开始我的革命,对党对人民的忠诚,能反影(映)着我的思想、工作、作风。我将有一个希望,希望在我旁边的战友,当他为人民完成了任务时,最后的一点血流干了的时候,能替他收拾着这本子,看看他是怎样工作的一个革命战友。”

  张勇,原名宋彬文,1925年生,江苏省启东市人。1940年考入南通师范附中,同年加入中国。1943年在华东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学习,1944年任新四军吕四区游击连副连长,后任苏中九分区第七团连指导员。张勇在战争中冲锋在前,曾多次负伤。1947年12月,在攻打南通县(今通州区)石港镇的激战中,他的十个手指被打断了五个,但他不等伤口痊愈,又奔赴战场,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在解放上海战役的月浦攻坚战中,张勇任解放军第29军87师260团3营副教导员。在张勇的战地日记中,笔者看到了他所抄写的《方坚同志的一封信》:“方坚是陈更生同志的爱人,自他牺牲后,我们至今天才将更生的遗物钢笔本子送给了她。”她的回信是这样写的:“我以万分悲痛之心情来感谢你们对我俩的关怀。更生同志之不幸,对党来说是损失了一个好干部;在我个人来说,是少了一个亲爱的人,但我不能以更生同志个人不幸而悲哀……我应抱着悲痛意志加强工作!”在这篇日记末尾,张勇写道:“这信的内容很漂亮,很恰当……这就是革命恋爱观吗?”。

  渡江战役时,张勇的爱人胡兴野也在29军87师工作,是师部机关指导员兼文书,但彼此难以联系,只能偶尔通信。在张勇的遗物中,就有他参加解放上海战役前3天(1949年5月9日),写给新婚才2个月的妻子胡兴野的一封遗信。信中写道:

  “要到上海去了!一切为了胜利。希你努力工作,在支部中很好动员,展开组织活动,使每个同志都紧张起来。我也如此。最后的战斗我坚信一定胜利的,但也是艰苦残酷的,我却不怕。我将愿贡献我的一切给这一战斗,为了永久的和平与幸福!努力吧!”

  他是这样想的,也确实这样做了。1949年5月14日,在解放上海的月浦主战场上,张勇英勇冲到最前沿阻击敌军坦克进犯,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其中一辆。而他自己,光荣牺牲。噩耗传到妻子耳中的2天后,信才刚刚寄到。此时,已是阴阳永隔。

  胡兴野在接到丈夫张勇的遗信后,在信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段备注:1949年阴历四月十七日午(阳历五月十四日午)于上海月浦战斗中光荣牺牲。这是他过江后最后一次给我的信。收到此信时前二天,就传来了牺牲的消息。这次事故,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刺激。组织上由不同意到同意(指两人的婚姻),关系合法只二个月就此结束。这是难忘的一生。

  这封信的发现过程也很打动人心。胡兴野后来与张勇的战友成婚,沈鸽兵就是他们的孩子。2004年10月30日,笔者在北京召开29军老同志座谈会,汇报介绍宝山准备筹建上海解放纪念场所的情况。在捐赠文物时,沈鸽兵同志告诉我,她母亲生前有一个珍藏的小盒子,平日里谁也不能碰,大家都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直至母亲过世清理遗物时,才发现里头就是这封信以及张勇生前写的战地日记和荣获的立功奖状。

  沈鸽兵说,母亲并不避讳和张勇叔叔的这段感情,相反,两家人还常来常往,逢年过节联络问候,情谊已延续了几十年。

  随身携带《中共临时党员证》上战场,进攻在前,退却在后,英勇顽强为人民立功。现在要继续为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余生,做一名永不褪色的员!

  卓毅奋,1928年3月生,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1947年1月任苏中军区九分区特务营一连党支部书记,淮海战役胜利后调任解放军29军87师260团1营1连指导员,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离休前任安徽省临泉县人武部政委。

  1949年5月12日, 卓毅奋随部队进入解放上海战役攻坚战的月浦主阵地。根据上级的命令,卓毅奋带连队支援三营主攻。当时,团里规定,发出三颗白色信号弹为攻击准备信号,发出三颗红色信号弹为开始攻击信号。但指挥员在看到发出的白色信号弹后,就带部队冲了上去。结果部队的火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被敌军发现了,敌军在六辆坦克的掩护下疯狂反扑。卓毅奋马上带了二、三十名“弹药手”,每人拿上五、六颗手榴弹,向敌军的坦克投去。敌军看到我军组织反击,边打边溜。卓毅奋追上去不到100米,头部中弹负伤。

  通讯员朱明桂不管卓毅奋是死还是活,把他背到离主阵地一、二里路外的“临时包扎所”。当时在场的团组织股长、代理副参谋长黄如杰看到身负重伤的卓毅奋,马上叫医务人员打强心针。等到卓毅奋苏醒后,又叫通讯员朱明桂送到设在太仓浏河的后方野战医院。

  卓毅奋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团里来了慰问信。卓毅奋向医院院长、政委提出要再上前线,院长、政委告诉他,别人可以上,他不能上。头肿得这么大,怎么办?卓毅奋回答,你们不批准,我就自己回部队了。院长、政委打电话给前方“留守处”,营的管理员李洪万听了医院的意见,一边叫卓毅奋不要急,一边派了一名饲养员骑了马赶到20公里外的野战医院接卓毅奋。

  在月浦战地上,见到了团政委萧卡(离休前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萧政委问:“谁叫你出来的,马上回医院!” 卓毅奋回答,既然出来了,我就不回去了,我要到连队去。萧政委说:“连队已有张景祥担任指导员了,你一定要工作,我就交给你一个重任务,你到俘虏管理处去挑500名战俘,进行训练,补充前线部队的兵员不足。”

  卓毅奋在训练时给“解放战士”们讲了三个问题:“为谁当兵”、“为谁打仗”、“诉苦”(怎么样被抓“壮丁”去当兵的,怎么样被欺压的)。通过15天的培训,500名“解放战士”没有一个“开小差”(逃兵)的。这时,上海已经解放。根据团部命令,他把这批“解放战士”带到了苏州,补充到我军部队中去。

  这份《中共临时党员证》,至今字迹依然清晰。“党员守则”共十二条:一、进攻在前,退却在后。二、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三、鼓励作战勇气,提高胜利信心。四、英勇顽强为人民立功。五、服从命令,完成战斗任务。六、帮助指挥员掌握部队。七、帮助新战士的战斗动作。八、提高警惕,制裁投敌分子。九、加强爱民观念,遵守群众纪律。十、不发洋财,严守战场纪律。十一、优待俘虏,不搜俘虏腰包。十二、胜利不骄傲,失利不灰心。

  现年93岁高龄的卓毅奋表示:“我为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事业而贡献了青春,现在要继续为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余生,做一名永不褪色的员!”

  打月浦荣立“一等功”,回家乡深藏“功与名”。一生不改革命本色,不曾向组织上提过任何照顾的要求。

  现年90岁高龄的解放上海战役一等功臣邱祖清,在读《宝山激战》(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 版)。

  数十年深藏功与名,一生不改革命本色。邱祖清今年90岁了,家住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居委会。

  1949年5月,18岁的邱祖清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不怕牺牲,连破敌人多座碉堡,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1964年,邱祖清转业到南通交通部门工作。不论转到地方工作还是1986年离休之后,邱祖清都不曾提起当年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立下的战功,不曾向组织上提过任何照顾的要求。

  1931年1月,邱祖清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年幼时曾乞讨为生。8岁的弟弟和12岁的姐姐,又饿又病夭折了。“那时候就有一个念头,我要去当兵,解放全中国,让穷人翻身做主人。”就这样,1947年12月,16岁的邱祖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这一天,入伍两年的邱祖清“火线”加入中国。他至今记得连长曹海云对他说的话:“邱祖清同志,你从现在起就是一名光荣的员,马上就要渡江,解放上海,希望你英勇杀敌,不怕牺牲。”

  2004年12月8日,解放上海战役宝山攻坚战一等功臣邱祖清同志,向上海解放纪念馆捐赠战地文物。图为邱祖清保存的《捐赠证书》,上面记录捐赠的一等功奖状、功劳证、人民功臣奖章等文物。

  锈迹爬上了“人民功臣”奖章,同时颁发的一等功奖状也早已泛黄。纸上的字迹却还清晰可见:“邱祖清同志于卅八年五月十三日(1949年5月13日)在月浦战役中,因英勇顽强坚决消灭敌人,建立功勋……评定为一等功”。

  “人民功臣”奖章字迹背后的故事也没有被销蚀。1949年5月14日,惨烈的月浦攻坚战才进行两天,邱祖清所在的29军87师260团3营某连,4个连级干部,1位牺牲(副指导员印达),3位负伤(连长曹海云、指导员沈士德、副连长印信权)。3个步兵排的排级干部也全部牺牲或负伤。连队只剩30多人,战况正烈,战士们却没有了指挥员。

  当时担任连长通信员邱祖清,当机立断,主动出面代理连长职务。他火速赶到营长张景昌处报告情况,并赶回连队把战士组织起来继续战斗。邱祖清发动大家把原来绑在腿上的绑带解下来,将手榴弹4个一捆扎起来,组织4人爆破小组,用火力掩护突破敌军的防御工事,冲上去爆破,将手榴弹塞进敌军的碉堡内,炸毁了敌军的一座子母碉堡。爆破成功了,但一起冲上去的3位战友也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解放上海战役胜利后,解放军第29军87师政治部为邱祖清颁发了“一等功”奖状和“人民功臣”奖章。

  2009年5月27日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上海《文汇报》在《历史珍档讲述上海战役难忘一刻》专版中,首发了由笔者提供图片史料后记者整理的介绍邱祖清在解放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中的感人史迹。2019年10月21日,《人民网》以《江苏老英雄邱祖清:打上海荣立一等功,回地方深藏功与名》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为了争取时间,减少前线伤亡,还请各位乡亲们辛苦一夜。时间就是生命,现在就开船。我坐第一船,大家跟上!

  1949年5月,解放军第33军政治部队长吴文桂,在嘉定方泰乡动员船工向吴淞前线战地运送器材。

  为上海解放纪念馆捐赠史料文物最多的,叫吴文桂,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政治部队队长,离休前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党委副书记。笔者曾六上北京采访她,她则“倾其所有”。

  吴文桂,1926年11月生,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曾任新四军浙东纵队金肖支队队区队长、党支部书记,金义浦地区路南自卫中队指导员。1949年5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主要负责为在宝山的前线部队战地筹措战斗器材。

  在得悉筹建上海解放纪念馆的信息后,吴文桂动员了全家的力量,经过近两年的查找、整理,共向纪念馆捐赠了66件档案史料和文物,成为捐赠最多的一位。她所捐赠的数量,约占纪念档案史料和文物的五分之一。而且她还努力为我们要征集采访的一个个对象牵线搭桥。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队在当时是做什么的。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做战勤工作,比如要收集战斗器材、粮食等,还比如要掩埋战地上的尸体。吴老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队的一位女同志要执行掩埋尸体的任务,那是5月底的上海,天气开始热了,尸体烂得快而且量大,实在是埋不过来。可这位女同志却咬牙坚持住了,一天、两天、三天……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最后昏倒在现场。这样的巾帼英雄,怎么能不让人们深深为之动容!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入城官兵“口袋书“:《入城纪律:人人熟读,人人遵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政治部翻印)。当时任解放军第33军政治部队长的吴文桂,于2005年6月捐赠给上海解放纪念馆。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吴文桂为了给前线部队筹借修筑工事的器材,她在冒大雨赶往嘉定方泰乡的老乡家中的路上,不慎跌入一丈多深的低凹,直到次日下午器材筹集完毕,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站起来,脚更是肿到鞋子也脱不下,只能用剪刀剪开鞋子后进行治疗。

  但踝关节刚复位,她就立即扶着别人的身子站起,动员那些因担忧敌军轰炸扫射而不太愿意运输器材到前方阵地的船工们:“为了争取时间,减少前线伤亡,还请各位乡亲们辛苦一夜,请各位帮帮忙,我和大家同去同回。时间就是生命,现在就开船。我坐第一船,大家跟上!”

  船工们见状,都很惊讶,关切地问道:“痛吗?”吴文桂咬紧牙点点头。在旁的一名船工说:“她的脚也是娘生的,怎么会不痛?” 目睹此景此情,船工们一个个撑篙开船。就这样,几十条装满战斗器材的船只,快速有序地向吴淞方向进发。

  2005年,吴文桂将这么多战地文物交给我时动情地说,这些“宝贝”伴随着他们一家辗转南北近60年,现在要“嫁”到上海去“安家”了,心里的确有些舍不得,但能让更多的后人铭记这段历史,那就值得!

  2009年5月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之际,吴文桂等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的老首长,应邀重访宝山战地,再忆当年的烽火岁月,喜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英明领导下社会主义新上海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原标题:《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见证 ——解放上海战役战地文物背后的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上海天文博物馆恢复开放了!来看这里的镇馆之宝

下一篇:上海天文博物馆焕新开馆 百年望远镜“复明”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