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俗文化正在消失?群艺馆培养民俗文化“守护人”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为什么江南民居的门庭、屋脊、飞檐随处可见飞鸟?“羽化成仙”“东道主”“东家”这些词从何而来?“鸟是江南文化形象代表。”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在“江南文化之根——稻作鸟文化”的讲座中用详尽的田野调查资料讲述了江南地区的鸟崇拜、太阳崇拜,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在江南建筑、服饰、民间文学等领域,这也是“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文化培训的第一课。12月6日至7日,这一系列培训课程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云上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等机构的专家、教授讲授了系列课程。
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表示,群文工作者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群文创作,设计开展群文活动,特别是传统节庆活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征集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抢救了一大批民间音乐、舞蹈、故事等,老一代群文人很多人都参与其中。随着上海的建设发展,群文系统里的新上海人在很多区、街镇都已超过半数。
因此,新年到来前夕,市群艺馆与华师大开启了共同策划的系列民俗文化培训,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更多群文工作者了解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精心设计的课程,按照一年四季分为四次集中培训。
“现在社会上的民俗活动略显雷同和表层,有时候感觉缺乏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创意,这样会难以获得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认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培训项目负责人尹笑非指出。民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状况;而极具地域差异性的民俗文化,是城市文化形象建构中最具特色,也是最容易获得集体认同的部分。这次培训更是在中国民俗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江南的民俗文化。
“走三桥,除百病”“摸庙门,保平安”“吃年糕,年年高”“百叶包肉,吉祥如意”“炒菜芯,讨彩头”……这些地方民俗有何涵义,如何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这对当代群文人和当代艺术家是一个难题。吴榕美认为,群文人在做活动策划中,首先不能把地方习俗搞错了,“不要一过年就全国各地都吃饺子,其实,各地都有关于吃的习俗,很多过年的食品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陈勤建认为,学科融合很重要,地域文化的“味”不是哪一门学科专门学出来的,而是综合性的文化,是“熏”出来的,民俗民间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民俗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现象和风尚,作为公共文化工作从业者,首先要学习掌握上海的民俗文化,才能成为传承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推手。市群艺馆音乐指导、群星奖获得者孙彬彬表示,“以前对这方面涉猎不多,了解了这些,让我对理解和传承江南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找到了自己文化的根基。”这也让她开始反思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对民间文化涉猎不多,她希望能在今后的创作中,多借鉴、吸收一些民俗民间文化,创作出更多反映江南文化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