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历史底蕴的59所学校有侬的母校伐?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所百年老校,代表着传统与文化的沉淀,理念与经念的积累,其独特的发展基因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历史:敬业中学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距今已有266年历史,是上海现在的历史最悠久的名校。
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到上海视事时,在敬业书院居住和办公,他还高兴地挥毫题写了“海滨邹鲁”四字,来赞扬敬业书院,盛赞敬业书院,是一所为东海之滨培养出类拔萃人才的学府。
历史: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来徐家汇的难童很多,徐家汇本地居民无力食养,便将难童送至徐家汇天主教堂,请求徐家汇司铎设法收容并施教育。教士们见他们俊秀可教,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的晁德莅慨然允诺,即拨茅屋数间,以充教室。
1850年,生徒增至31人,且均优秀可教,故一改临时收容为有组织的教导,成立学校,取名徐汇公学。这是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
初时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1949年上海解放后,实行学校教育和宗教分离的政策。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
历史:前身裨文女塾,后改裨文女子中小学,是上海最早设立的教会女校。抗战期间一度迁入租界。
1951年改名沪南女子中学,1953年接管转公立,称上海市第九女子中学。1969年起兼收男女生,改用现名。1984年起兼办高中职业班。
历史:上海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855年,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历史可谓悠久了,所以这所学校现在也算是文物级别的建筑了,属于不可拆建筑~~也算是闹市中的一座象牙塔了。
历史:上海市第八中学是一所具有138年历史的老学校,历经沧桑巨变。它的前身是1861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其夫人来沪创办的“清心书院”。
1918年定名为“清心女子中学”。1953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改名为,。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至1969年起兼收男生,遂改称为“上海市第八中学”1978年后由南市区政府批准为区重点中学。
历史:市南中学创办于1860年(清咸丰十年),由娄离华学堂、清心书院、清心中学延续至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为声援“一二•九”而举行的“12•20”请愿大游行,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清心中学学生打响了上海中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炮!
历史:简称“上中”,始创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原名龙门书院,1927年改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50年改为上海市上海中学。
历史:学校前身本是天主教会于1868年创办的陈家公学。1898年更名为达义公学,为七年制完小。1933年已具初中规模,1936年更名为私立达义初级中学。1952年冬,学校改公立,更名为合庆初级中学。1958年,成为完中,又易名为虹桥中学。1970年,始定今名。
历史:市西中学 前身为 “尤来旬学校”, 于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校址在虹口美租界的密勒路,主要招收在沪年幼失去父亲的外侨子女。此举得到了上海中外人士的赞赏,其中英籍商人汉璧礼爵士捐赠了大笔款项,尤来旬学校得以扩大和改善,校名先后改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西童公学”。
历史:前身是由法国天主教帕修欧神父于1874年创办的圣芳济学院。1987年北虹被列为虹口区重点中学;1991年,被选为上海市首轮“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1998年被确定为上海市第二轮课程改革科研基地学校;2003年改名为“北虹高级中学”。
历史:上海市时代中学是唯一位于中心城区、面向全市招生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前身为圣芳济学院,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教育理念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质量优质化、设施设备标准化,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的教育管理模式。
历史: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始建于1874年,由清朝重臣李鸿章倡议,又由近代著名化学家徐寿和时任英国驻沪总领事麦华佗联合创办,迄今已有137年历史。它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
历史: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简称市三女中,是上海市的一所公办女子重点中学,是一所蜚声海外的百年名校,宋氏三姐妹都曾在此就读。
学校前身是188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圣玛利亚女中和1892年基督教南方监理公会创办的中西女中,1952年两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合并命名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历史:复兴前身是“麦瑟尼克”学校,始建于 1886 年,不久更名为上海公学。
1913年,美国驻沪总领事在旧址建造校舍,1915年迁入定名为“汤姆·汉壁礼男童公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校舍一度成为英美侨民集中营。1946年春,学校重建,定名为“上海市复兴中学”,取“复兮旦兮,兴我中华”之意。
1947年秋,中共地下党在复兴建立党支部。上海解放后,广大师生配合军管会接管学校,迅速复课。抗美援朝时期,学生踊跃参军,潘汉年副市长授予学校“复兴光荣”的锦旗。
历史:光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百年名校。创建于1886年,始名“法文书馆”,由法国人创办。1911年改名为“中法学堂”,学校实行法国学制。
学校有传统的法语教学,自1986年起学校增设法语为第二外语,1995年被国家教委指定为中法两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中学法语教学执行单位之一,1997年希拉克总统访问上海以后,法国驻沪领事馆指派了法籍教师来学校加强法语教学,成为光明的特色教学。1999年起,每年都有高三优秀毕业生赴法国著名的大学留学。
历史:学校位于上海市卢湾区肇周路420号,创办于1889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前身为惠中学塾,清光绪十五年,美国安息浸礼会创设。光绪二十三年改惠中书元。当时分男女两校,男校设高小、初中及高中部,女校设初中及高小。由美籍牧师台物史夫妇分任校长。
1991年香港企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助建教学楼(5000平方米的六层教学楼),1992年改名李惠利中学。
历史: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创建于1889年,始名“惠中中学”,由美国教会安息浸礼会创办。1951年,市政府接管后改惠中为五爱中学。1978年被政府确定为区级重点中学。1991年香港实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助学,学校改名为李惠利中学。
1999年9月,初高中脱离,高中部更名为五爱高级中学,并由肇周路420 号迁往制造局路 666号(上海师专原址),成为地处中心城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区重点中学,拥有寄宿条件。2001年秋季学校经市教委批准,开始面向普陀、静安、黄浦、徐汇、长宁、浦东新区等区招生
历史:继光中学是一所具有100多年办学历史的沪上名校。它的前身是英国教会伦敦会于1898年在沪创办的麦伦书院,1927年改名麦伦中学。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5月改为公立,更名继光中学。
“继光”校名具有双重寓义,一是纪念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二是继承和光大学校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继光中学是五十年代上海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历史:上海市第五中学前身是教会学校,位于上海市武昌路556号。创办于1893年,迄今已有110周年。
历史:上海市南洋中学创建于1896年,素有国人自办第一校之称,享誉海内外。摄影大师朗静山、文坛巨匠巴金早年就读南洋,有19位历届校友获中科院两院院士殊荣,60年代初列为区重点中学。
历史:上海市三林中学创立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是一所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老校。93年由原上海县划归浦东新区,现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历史:校址在上海市唐山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创办。创办人浙江镇海富商叶澄衷,捐置土地30余亩,规银10万两,建正舍30幢,旁舍15幢,风雨操场1所,定名“澄衷蒙学堂”。设初小与高小五级。专为上海宁波籍贫家子弟而设。
历史: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创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为中国“公立小学之始”。1927年前附属于大学,1927年改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1938年迁入现址。
1950年4月,主席应学校高一学生请求,为学生壁报题字“青锋”,意为“青年先锋”。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
起初,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南京路保安司徒庙附近,开办一所学校,专修商业英语,首任校长是青年会总干事曹雪赓。1903年迁至北京路垦业银行大楼,白天上课,设置国文、英文簿记、英文打字等科目。1907年,四川路青年会第三所落成,学校迁来,又规定国文为必修科目。1912年,按教育部规定设置课程,侧重英文、商科。青年会在会所开辟少年活动场所,设置童子部。学校创立童子军,为全上海市中、小学成立童子军之首。
历史: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市重点中学。她的前身是务本女塾,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最早的由国人创办的女子学校之一。
历史:1902年11月中国教育会在上海登贤里创办爱国女学。经费由黄宗仰介绍罗迦陵独管。首任经理蒋观云(智由),后由蔡元培接任。
1927年改名私立爱国女子中学。1930年自建校舍于江湾尘园。1931年高中部增设师范科。1932年“一二·八”事变,校舍被毁,借法租界贝勒路志成小学上课,旋迁吕班路大陆坊。后在江湾尘园重建校舍迁回。1937年“八一三”抗战校舍再度被毁,借南阳路二大厦为校舍。1938 年曾建立中共支部。1940年蔡元培逝世,校图书馆称孑民图书馆以纪念。
1956年改公立,改爱国女子中学。1959年改爱国中学,男女兼收。1963年恢复为爱国女子中学。“文革”中改爱国中学。1980年卫星中学并入,迁现址。
历史:上海市民立中学,1903年由苏本炎、本铫昆仲创办于上海南市,为当时沪上有名的私立中学之一(后为公办)。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校舍毁于日军炮火。同年9月,暂迁乌鲁木齐北路。1940年2月,迁入威海路414号今址。现为静安区重点中学。
历史:晋元高级中学前身为华童公学,创办于1904年。曾易名为模范中学、陕北中学,为纪念爱国将领谢晋元将军而命名为“晋元中学”。学校一贯以师资雄厚、教学严谨、质量居先称世。历史上胡适、李怀霜、余槐青、郑逸梅等名人都曾在校任过教师。
历史:学校创建于1904年(清光绪30年),初为松江府中学堂,曾为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是首批命名的上海市重点中学。
历史:爱国教育家马良(字相伯)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1922年复旦公学大学部(即复旦大学)迁址,中学部则留原址(李鸿章祠堂),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944年改名为复旦中学,1950年上海市长陈毅亲书校名。
2015年4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任命上海市复旦中学为第七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此外,长宁区人民政府和复旦大学共同决定,共建上海市复旦中学。
历史:1953年由崇德女中、进德女中、晏摩氏女中分部合并为上海市第七女中,1958年改名为七一中学,招收男女学生。1978年列为静安区重点中学。1994年与育才中学合并。1996年在七一中学原址建立静安区第一所公立转制完全中学——新才中学。
1999年7月1日,新才中学恢复原名上海市七一中学,公立转制性质不变。2000年7月,原静安区江宁中学并入七一中学。2006年上海市七一中学恢复公办区重点完全中学。2007年4月,学校挂牌成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历史:上海市第十中学是大型公办区重点完中。学校创办于1906年,曾名“民立女子中学”、“上海市第十女子中学”,1967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中学”。
历史:上海市浦东中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105号,是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正月二十四(1907年3月8日)正式开学,由浦东川沙蔡路人、一代营造业宗师杨斯盛毁家兴学创办,首任校长黄炎培,是一所曾蜚声海内外的历史名校,是浦东地区的第一所中学,是近代上海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学,也是我国惟一培养过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中学。1955年改为公办学校。
历史:1902年创建。解放后改名为向明中学。1959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重点中学。2005年上海市教委命名向明中学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历史:抗战胜利后,由杜月笙于1946年提请上海市教育局,于1946年3月10日正式成立“上海市市立高桥中学”,并位列上海市十八所市立中学之一。1960年学校被列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2004年被降级,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区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
历史: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初为大同学院;1922年9月,改称大同大学;1932年2月,大同大学中学部改称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39年9月,大同大学附设大同大学附中一院、二院;1952年10月,大同附中一院改为上海市私立大同中学;1956年1月改名为上海市第五十七中学;1959年9月,复名上海市大同中学;1969年4月,与培坚初级中学合并并改名上钢三厂五七中学;1978年1月,恢复上海市大同中学校名。
历史:育才中学于195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由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出任校长。学校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坚持教育改革。一百年来,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蜚声海内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育才中学归属于静安区教育局管辖,校区则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沪宜公路2001号。
历史:原来的五四中学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并入市西中学,现址为原新群中学。后来恢复校名,新群中学一直使用五四的校名至今。
历史:明嘉靖十五年间(1536年),嘉定知事李资坤创办曲江小学。当时,小学为启蒙识字的义塾,它与书院相辅(书院为秀才,举人论文场所)。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倭寇入侵、焚烧江湾镇、学校遭破坏,曾几兴几废。清雍正三年(1725年)宝山县由嘉定分治建县,学校归宝山县学署接管,经费来源于学田房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旧校舍已成危房,乃迁往原中国公学文治路101号(现校址)。1978年学校定名为红旗小学。
历史:南桥小创办于清朝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创建时称文游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改称文游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奉贤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即奉贤老人们熟知的“二高”。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为南桥小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南桥女校西侧,即现南桥小学一号楼原址,建十二教室楼房一幢,校舍落成后,将南桥小学、求吾初级小学、和养正初级小学并入南桥女校,称南桥小学。
历史:位于川沙镇东南隅,创建于1834年,始名“观澜书院”,1903年改为“川沙小学堂”,解放后命名为“川沙县城厢中心小学”,1961年改为川沙县城厢镇小学,同时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小学。1993年撤县建区改为浦东新区城厢小学,2004年10月易名为浦东新区观澜小学。
历史:“仿德第一小学”是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合并私立正修第三小学,转为公立,称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986年创办董家渡路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1989年撤销幼儿园。学校原址为董家渡路天生港西街26号,2010年9月由于世博会的召开,学校搬迁到现址西姚家弄48号。
历史:学校建于1857年(清咸丰八年)。前身是天主教若瑟堂的附设小学,历史名为类思小学。类思小学是以法国天主教士罗类思为名的。1953年2月学校正式挂上校牌改为“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
历史:前身是崇明大公所天主教堂于清咸丰年(1859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类思学堂。1946年,学校改为私立大公小学。1953年元旦,崇明县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定名为崇明县港沿小学,1984年,学校搬迁至港沿公路1075号。同年9月,按县政府的统一规定,被冠名为港沿乡中心小学(撤乡建镇后为港沿镇中心小学)。
历史:是青浦区有史记载的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在青浦教育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1999年迁入新校舍。
历史:1869年创立,1889年改为汉壁礼蒙童养学堂,1891年又在蓬路(今塘沽路)上营造新校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又在赫司克尔沙靶子路(今中州路、武进路附近)另建学校。1943年后蓬路的汉壁礼蒙童养学堂被日军占领,校名为蓬路小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原校名。1946年学校为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解放后改名为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至今。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昆山路111号。
历史: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光绪八年易名为梅溪书院。是全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新式小学。光绪二十八年改称梅溪学堂。光绪二十九年改官立高等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后改称上海市立梅溪小学。民国35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称蓬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称蓬莱路第一小学。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
历史:1884年,法国教会在蒲西路120号处造了一座小教堂,称为始胎堂。始胎是圣母怀耶稣之意。始胎堂除了传教外,也办了一个蒙学班,主要是读经班,同时也学些文化。
1910年后,蒙学班迁到浦西路221号。当时正值辛亥革命时期,教会为适应当时的形势,把蒙学班改名为类思小学。类思是天主教一位年轻圣人的名字,以类思命名小学,就是要师生以类思为榜样,勤奋博学,正义勇敢。
1925年,教会在类思小学北面建造了一所徐汇师范,类思小学变成徐汇师范附属小学。1934年,徐汇师范停办,改名为徐汇中学,类思小学也改名为汇师小学。
上海解放后,汇师小学曾先后改名为徐汇区浦西路小学,徐汇区中心小学,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1998年恢复汇师小学校名。
历史:教育家黄炎培是首任校董。学校几易其名:“震修小学”、“上海市立大光小学”、“上海市黄浦区第二中心小学”……1993年,随着浦东新区的成立,学校更名为“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1997年7月为配合市政动迁,学校搬入巨野路517号。
历史:原为教会学校,设在唐镇天主教堂内,后改名为唐镇中心小学,1987年迁于唐兴路439号,2002年原大众小学并入,学校再次扩建,并改名为浦东新区唐镇小学。
历史:颜安小学位于青浦区西南部的水乡练塘镇。前身是颜安书院,创建于。解放后更名为练塘镇小学。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之一的陈云同志在这里度过了学生时代。1986年陈云为母校题写了校名——颜安小学。
历史:创办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一所百年老校。1949年5月,金山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定名为张堰中心小学。1960年被定为县重点小学。1998年在张堰镇康乐小区南首建了现有的校舍,撤并了12所村小,保留原中心校校舍作为学校分部。2003年9月两部合并。200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金山区张堰小学”。
历史: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由邑绅顾忠宣将位于邑城东南隅文昌宫(现南汇中学校园内)东门义塾改办而成。1902年更名为县公学,1905年为官立两等小学。
1946年,改名为“惠南镇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与简师附小、南光小学合并为“惠南中心校”,1952年迁入东门大街24号。现改名为浦东新区惠南小学。
历史:叶澄衷晚年深感幼年失学之苦,1899年捐银 10万两(后其长子叶贻鉴又追加 10万两),购地 30亩,兴建校舍,是虹口最早的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蔡元培为第一任校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名为私立澄衷中小学。胡适、竺可桢等为早期毕业生。
1956年改名为唐山路第一小学。1999年2月,因虹口教育规划需要,与公平路第一小学合并为一校。
历史:徐汇区上海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由上海县人李曾柯、姚文楠等筹资,在上海南市半段泾刘公祠创办。
后曾为龙门师范附属小学、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附属实验小学。1934年开始独立,改名为江苏省立实验小学,学校迁址上中路。1945年复学并恢复了校名——江苏省立上海实验小学。
解放后,学校改名上海市上海小学,上海市上海县上海小学。1984年学校随上海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划入徐汇区管辖,改名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系徐汇区政府辖下的一所大型公办小学,与文明遐迩的上海中学毗邻。
历史:六师附小全称是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她创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最初命名为洋泾学堂,由里人潘作人创办,1961年改名为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不明觉厉、肃然起敬的赶脚?原来这些学校背后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故事……这里,有你的母校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