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眺望未来:新京报书评周刊四月好书榜|周末谈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转眼之间,又已经到了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也决定正式推出一个特别的系列计划——四月份的春天是一个步入正轨的好日子,年初的一些事物已经被我们重新适应,面对一年的新状况人们也逐渐有了新的日程和目标,而且,从四月份开始,出版社的新书也渐渐从印厂入库,宜人的天气加上大量的新书,让四月份也成为了一个最适宜阅读的季节。于是,我们也在这个月份为大家提供一份精心推荐的阅读书单,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书拥有被读者接触的机会,也能够让大家在这个春天提起新一年的阅读以及思考未来的兴趣。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令人遐想的问题,特别是今年随着ChatGPT的发酵,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未来逼近的压迫感。美国社会学家安德鲁·阿伯特在《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就提到了知识教育与资本以及算法之间的关联,在对知识感到迷茫的时刻,安德鲁·阿伯特或许会帮助你重新树立对知识以及教育状态的认知,无论未来的人工智能以及知识数据库如何发展,知识作为人类精神的核心之一,其理念是并不会发生变化的。而辉格的《第三牧场》也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社会进程的历史与未来,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社会模式的转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另外,在本次书单中,《她之所为她》为女性如何在未来寻找自我以及理解自我的社会处境给出了清晰而激励的话语,如果想要对未来有更多幻想的话,本次书单中的《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则能满足我们对于未来的技术想象并从中洞察到人性不变的本质。
而在未来,我们也会以月榜的形式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我们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读者也可以前往王府井书店的专柜陈列,在线下购买每个月的推荐书籍。
本文出自2023年4月21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题《在春日眺望未来》中的B02-B05。
推荐理由:在未来,科技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澳大利亚的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一直将此作为自己文学写作的主题。伊根的小说已经成为科幻文学的经典,他的小说在科幻创作中可谓十分硬核,里面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物理、医学、生物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很多想要彻底搞懂伊根小说建构的作者甚至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前沿学术文章,才能明白伊根在小说中的相关设定的可行性。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复杂的知识很多都是在伊根的短篇小说集中出现的,而且几乎没有重复。不过与大多数科幻作家相比,伊根的科幻小说虽然硬核却毫不晦涩,很多短篇作品具有“软科幻”的特质,即探讨科技对人类内心价值观念的冲击。例如在《快乐的理由》中,未来世界的人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获取快乐的感触,然而这种人工制造的快乐感真的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体验吗?在《亲密》中,情侣可以通过科技来彻底走进彼此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感受和秘密甚至交换身体,两个人看似越来越了解彼此,然而,爱情的本质仿佛并非如此,在小说结尾,伊根留下了几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如果两个人亲密到无以复加,导致他者缺失,那么彼此的交谈其实不过是在自言自语”,“我们在一起,却与独处毫无差别”。这些面向读者的发问冲破了科幻小说的设置,可以在每个读者的内心引起反思与回响。
推荐理由:在世界各地,本世纪的高等教育普遍在经历着一场价值危机。能显示此种危机的现象至少有两种:一是人文学科规模缩减;二是在就业市场上,高等学历加速贬值。大学教育的目的也由此遭受质疑,如批评大学未为社会和市场培养有动手和创造能力的毕业生,而为之辩护的声音也是有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是认为大学训练的是综合认知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进而撇清与就业问题的关系。二十年前,阿伯特(Andrew Abbott)为芝加哥大学做2002年开学演讲之时被要求就“教育的目的”作出回答。这位社会学家抛出的看法是,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跟选了什么专业、是否努力都没有关系,因为决定性因素都在大学“之前”或“之外”。是大学筛选了他们,而不是“培养”了他们。他一并否定了大学的作用是提供综合认知能力或批判性思考。他不客气地指出,有此想法是教授,悖论的是即便是他们,影响是否成功的也不是这些原本可贵的能力。那么,大学教育有目的吗?没有。但是你能据此“成为一个能够从事件中发现意义的人”,并且形塑和分享意义。
在这本演讲集中,阿伯特也探讨了知识的过剩问题,所谓“正典”和“简化”便是解决问题的两大策略,此外还整理了他向来熟悉的“跨学科”,将它还原为一系列学术日常,如不同专业办公室交错分布。作为中文译本,集子收录了他评述瞿同祖、陈达和费孝通等中国学者的文章。一言以蔽之,大学、知识和学问是彼此关联的议题,在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研究都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然而然”标记文化资本的年代,阿伯特提醒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知识能做的有限准备。
推荐理由:我们很难将这本书归纳进某一种具体的门类,科普、人类学、历史……然而这种知识的驳杂和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的独特理解,赋予了这部作品独特的魅力和一种偏颇的“深刻”。和辉格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位自甘边缘的思想者在这部新作中依旧以“演化”和“自然选择”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未来以及人性与文化的因素,又是如何使得人类社会选择了每一条看似不同寻常但却早已被锁定的演化路径。
作者尝试解释的是,植根于人性中竞争与合作的基因是通过什么样的机会窗口演化出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在错综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是否可以浮现出一种普遍的模式并以此推论出一种普遍的人性。文明的形成也许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乃至于误会,但是它们的轨迹却引领着我们由你死我活的丛林社会走向了今天所享有的更为深刻与节制的社会组织之中。也正是这种看似无规则的演化路径,使得人类在一次次的危机与挑战中,拓宽了人性的界域,并捍卫了那些我们最珍爱的品质——自由意志、勇气和责任感。
推荐理由:在哲学史上,顺从一直是一个被扼杀的命题,它要么被定义为道德缺失,要么被视作一种病理。而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女性顺从更是一个被回避的问题,因为它容易滑向性别歧视,又可能被男权用以否认压迫事实,但在玛侬·加西亚看来,我们迫切地需要研究女性顺从,不仅因为它让我们从女性的实际生活经验角度,更完整地理解权力运作的机制,更因为对于性别平等而言,潜藏的敌人便是我们在自己或在其他女性身上看到的对自身顺从的接受和认同。
《她之所以为她》是一本关于女性顺从经验的哲学研究。在这本书中,加西亚以波伏瓦的《第二性》作为分析文本,借用她的存在主义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挖掘女性顺从的复杂内涵以及造成这种顺从的深层原因。正如波伏瓦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加西亚向我们指出:女性顺从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处境的产物。是先于女性个体而存在的社会规范,让女性顺从成为一种被强加的既定命运。
值得提到的是,自出版以来,本书不仅激发了法国社会关于“性同意”问题在法律、道德与政治层面的激烈讨论,还让长久被法国哲学正典排除在外的波伏瓦得到了正名。站在波伏瓦思想的延长线上,加西亚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进入女性主义的绝佳路径。
推荐理由:自去年以来,笔耕不辍的汪民安出版了不少新作。《绘画反对图像》是他近几年写的艺术评论文章合集。在这本书中,他与刘小东、陈丹青、尚扬、丁乙等当代艺术家展开对话,由点及面,既关注他们作品的具体面貌,也关注艺术家自身的感觉逻辑。
不同于许多艺术评论,汪民安并不遵循任何格式规范,而是将它当作一场思考旅行,自由地游走在艺术、哲学与私人经验之间,你可以读得很快,浮光掠影地一瞥作者面对这些图像时的自言自语,也可以读得很慢,将每一篇文章当作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窗口。无论哪种阅读方式,这些完整的艺术碎片因为它们的模糊、停顿和留白,打通了我们的感官,激发了阅读与观看的无限遐思。
推荐理由: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但同时,他也是20世纪少数几位作品比本人更知名的艺术家。他最为大众熟知的瘦弱人形雕塑普遍被认为反映了二战后人类疏离、恐惧的生存状态。他的雕塑作品曾拍出逾1亿美元的高价,一度创下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贾科梅蒂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雕塑家”。《行走的人》是贾科梅蒂的传记首次在中国内地出版。作者整理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与艺术藏品,包括贾科梅蒂和家人的一手书信、贾科梅蒂友人关于他的记录以及媒体资料等。此外,书中收录了贾科梅蒂童年与艺术创作中的许多珍贵照片,部分照片为首次公开出版。
贾科梅蒂一生与多位艺术、文化、思想名家交织,游走于不同的流派和圈子,但他拒绝隶属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或昔日的思想体系。这个孤独的转向将他带入边缘境地。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扎根时代,介入式的现代派艺术家。贾科梅蒂的作品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揭示出当代人乃至所有存在物隔离、孤独、幽暗的状态,而这种痛苦和幽暗中,也蕴含着光亮。如作者所言,在那间工作了40年的画室里,贾科梅蒂变成了加缪笔下英雄西西弗斯的化身。
推荐理由:尺牍书鸿,见字如面。博物馆中庋藏的宋人尺牍,任意一封,如今皆是世间珍宝,是书法爱好者临摹数四的法帖。但人们太关注宋人尺牍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却常常忽略了它们最原本的含义:书信,它们表达的是写信人的想法,同时也承载着收信人的心情。所谓书法艺术反倒是无意为之,文物价值更是写信者意想不及——这些书信被写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被人阅读。
《千面宋人》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还原了这些宋人尺牍最原本的含义,作者在书中列举120余封书信,放诸时代与人物经历之中进行解读。书信虽写于一时一刻,但往往却是写信者人生经历的缩影,小则亲友交接,师生恩情,大则朝堂政争,边地战衅,书信本就有意为之,字字句句常常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暗藏玄机,历史学者本就喜好“望文生义”,更会将更多历史细节附益于此,于是信件也就让宋人的千般面目浮现在纸端。就像书中最末引用的宋代名相文彦博的尺牍《内翰帖》,它本是一封写给丧父友人表达安慰的悼亡信,却在格式化的慰藉之辞中透露出个人私情“生于前年罹此痛,犹赖素曾留意于无生法,故粗能自遣”,为这位名臣的个人信仰心态,提供了一个虽不甚大却也别具意味的注脚。就像他一生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成为他那些书信的漫长的注脚一样。
推荐理由:相信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梦:自己有一天能够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一些人类历史上最有想象力的人,甚至设计了机器试图实现这个理想。《你想飞吗,像鸟一样?》就是一本关于“飞行”的书,从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到已经灭绝的、壮观的阿根廷巨鹰,从袋鼯到跳蛛,从莱特飞行器到波音飞机,本书搜罗整理了这个星球上为了克服重力、实现飞翔的种种办法,有的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发现和发明,有些则是动物在数百万年的演化中摸索出来的。亚娜·伦佐娃为这本书绘制的插图也大大丰富了可读性。
本书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是演化生物学家,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自私的基因》的作者。道金斯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在科学家与科普作家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保持了其一贯精练准确的语言风格和发散性的思维,配上亚娜·伦佐娃绘制的精美插图,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适合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普通成年人甚至专业研究者也能从书中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和暗藏锋芒的论辩中获得启发。道金斯在书中写道,动物和植物都有一种向外的冲动,要让后代离开眼下的舒适区,把种子播撒到荒蛮之地,这种冒险精神其实与人类飞向太空的努力是相似的。那么,第一只有勇气向上飞行的恐龙成为了鸟类大家族的祖先,而向外的冲动是否也驱使最早的鱼类登上陆地?无论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不乏这些脑洞大开又能拓宽读者视野的巧思。
推荐理由:这本书的故事缘起于作者在卢浮宫观看《耶稣受难》的经历。画面中,一位“东方小人”与几位罗马士兵围坐在一起,膝盖上铺着耶稣的里衣。为什么要在传统的“耶稣受难”主题中表现一个东方面孔?为什么他被描绘在画面的中心?在中世纪人眼中,东方人形象复杂而多义,其塑造植根于同时期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教廷与东方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本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鲜为人知的东方人图像。
作者梳理了19世纪末至今学界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与“东方”之关系的研究,继而聚焦在东方人图像本身的叙事语言与功能,集中探索这类异族图像进入西欧社会后,在一些传统主题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这项研究前后历经了7年左右的时间,在图像的流传轨迹与生成机制中,我们得以深入欧洲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传统,看见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古人的记忆、情感与想象。
推荐理由:世人对魏晋的认知与想象,大半是由《世说新语》堆塑而成,放浪形骸、挥尘清谈,所谓的名士风度,几乎全部包含在这部数万字的小册子中,但《世说新语》中如此气韵生动、面貌鲜明的故事,却并非魏晋时代的全部,它们不过是一批刻意精选的剪影,分门别类插放在一本题为世说新语的相册中,人物被修饰放大的同时,背景却被有意淡化,以至于读者只能感受到其中简约玄澹所谓风雅性情,却看不到背景充溢的波云诡谲、鸷忍血腥。
刘勃的《世说俗谈》虽以“俗”为名,实则却抹去了覆盖在名士风雅背后那层涂饰深浓的滤镜,将如梦浮世之下的浊浪暗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就像《世说》中名士王粲葬礼中,曹丕命来客以驴鸣为他送行的深情款款,却轻易消解了数年后,曹丕杀害王粲二子的血腥史实。再如东晋流民武装的头目祖逖,用“昨夜复南塘一出”一句话,轻描淡写地掠过了自己前晚剽掠屠戮的劫盗行径,还被列为任诞的英雄——《世说新语》是名士不无真实的剪影,但也同样是用真实剪影刻意修饰的谎言,名士浮出表面的放诞任性,其下则是争权夺势的潜流与万千黎庶的汗河血海,这正是刘勃的《世说俗谈》所谓“俗”,但这恰恰才是《世说》之所以为《世说》的未尽而应尽之意。
推荐理由: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思考,无法绕开人和土地,而两者的制度基础则是城乡土地改革。从历史看,其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一是在农村,改革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建了农业生产活力,自此剩余劳动力出现,也为此后的城乡大流动创造了条件;二是在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的试验到1998年的城镇住房深化改革使城市化加速。但随着城市化迅猛向前,耕地保护、地方“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和房价调控等方面的问题随之浮现并加剧。这也是经济学家陶然在此背景下出版《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的问题意识。他回顾上世纪末以来形成的土地开发以及“土地财政”,为读者提供了基本的理解路径,以“涨价归公”为例,他解释了土地征收何以得以展开的合法性依据,而有时,“公”也即公共利益发生的扭曲则消解着这一依据。在城乡这个大问题上,农民“离乡不离土”、扩大宅基地占地,威胁着农地产权的稳定性。他通过对城乡户籍改革、规划等问题的思考,以整体性视角解释了这些矛盾出现的因素。
推荐理由:文人谈“食”,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学传统。从古时《论语》中的“食不厌精”到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端午的鸭蛋,透过饮食之味,体悟人生况味,方得人间至味。然而,“味道”的书写却并不容易,言浅则轻浮,言过则刻意,且稍不留意还会迷失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搁浅记录的发心。台湾作家洪爱珠是会写“吃”的。
她以饮食经验为主线,穿梭于方寸厨房与人间菜场,从粥面粉饭写到异乡茶食,持存“少女”般的好奇心寻觅着老台北的人情风土。这趟旅程中,她亦与母亲和外婆不断重逢,叠印着家中三代女性的脚步,沿途路过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具象化的旧物、老铺与老街,这些共同绘就了一幅“老派购物路线图”。在餐食豆羹之外,这本书亦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怀,最终于记忆深处重构着母女间的连接,在今昔时光的甬道中完成与自我和他者的和解。同时,这本充溢着台湾风味的“家居吃饭年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飞速时代中,将刹那变为永恒的慰藉。
推荐理由:吴景超先生是被遗忘在二十世纪的社会学家。关于他的出版物一直以来十分稀缺。这几年,他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唐人街》等文集和专著再版了。现在,《中国经济建设之路》也成为其中一本。这本书初版于1943年,吴景超以注重社会结构和历史意识的方法回顾了1881年至1941年的中国经济建设,并在史料中爬梳,对汉治萍公司、安徽售砂公司等企业的失败展开分析。他使人看到在战乱时期,国家、外资、帝国外交、民间企业家等多重力量的纠葛和博弈。他对战后“国防第一”的强调、对外资的辩证接纳,都具有罕见的超前意识。此次跨世纪的再版也补编了若干篇写于1943年之后几年的文章,如他在1948年论述“价格机构”与“计划经济”不同,因此提出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是可以分开的”。此种“超前”是非同凡响的。
2023年将可能是吴景超出版“小年”,除了这本吴景超本人的书,也有研究吴景超的书籍出版,如吕文浩、严飞和周忱等编著的《把中国问题放在心中》和方慧容的《社会、经济与政治之间》,另有其他出版社表示将在本年出版吴景超选编文集。吴景超终将被更多读者了解。
推荐理由:1323年,一艘海船在韩国新安附近海域沉没,直至1976年,它的遗骸重见天日。人们发现,从木材和结构上判断,这是一艘中国制造的帆船,但附在货物的木简上却写着多个日本神社的名字,船上的生活器具更是“中日混搭”。在那个年代,这应该被称作“日本船”还是“元朝船”呢?这个颇有些“忒修斯之船”气质的问题,其实正是《从海洋看历史》所关切问题的起点。与陆地不同,“海域”是一片难以用“国家”为单位进行区分来简单理解的世界。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东亚历史的理解被“陆地”上的国别史所主宰,缺乏一个来自海洋世界的视角。本书以中国东海和黄海为中心,同时包容日本海、霍鄂次克海、南海等区域,试图重新书写1250-1800年间的东亚地域的历史。
本书的研究旨趣与当今世界的“全球史”热相互呼应,主编羽田正更是当代日本重要的世界史学者,中国历史学者葛兆光曾为他的《全球化与世界史》撰写书评。无独有偶,在这十余年间,葛兆光也在中国不遗余力地推进“从周边看历史”的研究项目,希望突破笼罩历史学界的“中央欧亚”范式,将东部亚洲海域视为一个“历史世界”加以观察,从而突破禁锢于单一国别历史中的许多认识,以更开放和多元的视野审视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从海洋看历史》也反映了东亚历史研究新的动向。
推荐理由:维塔,拉丁语意为生命,是位于巴西阿雷格里港的一家收容所,里面住着因为各种原因而被社会遗弃的人。在这个闻名于当地却不被记载于地图上的社会遗弃区,人类学家若昂·比尔追踪了一位名叫卡特里娜的女性生命故事。她出身贫穷,因为基因遗传疾病而被家人与社会认定为精神病人,最后被抛弃在维塔,却依旧努力通过书写拓展出自己的存在。
在这本民族志中,比尔借由卡特里娜的主体回忆、多方访谈、档案叙述,试图接近她被抛向社会性死亡的具体轨迹,并叩问像维塔这样的社会机构,是如何与家庭的失能、精神病院的去机构化以及包括医药、经济、政治在内的当地形态交织在一起。《维塔》不仅是关于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的故事,也是一位人类学家的省思:在一个越来越多人被系统性抛弃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对不具生产力或不被需要的人所陷入的社会性死亡机制展开人性批评。
推荐理由:《寂静连绵的山脉》的作者彭剑斌相当直接且坦诚,在书的序言里他说:“我为什么写我自己?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恰恰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普通了;也不是因为我很自恋,恰恰是因为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我写我自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如果我不写我自己,我可能会消失不见,被那些庞大的、宏大的、伟大的事物消化得连渣都不剩。”这比任何其他评论更能让刚翻开这本小说的读者知道自己将要看到些什么。
没错,所能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以及这个普通人和其他一些普通人孤独、困顿、充满想象又不断受挫的生活。但小说里不完全是这些,还流淌着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我”对生活以及困在其中的人的真诚,是这热切的真诚支撑着小说(虽然有时让人感到情感不节制),否则,它可能也会像生活一样摇摇欲坠。
推荐理由:陈东东自选诗集《略多于悲哀》包含五种不同诗歌体式,短诗、组诗、长诗、地方诗和连行诗,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着诗人写作领地的扩展与丰富性,而从1981到2021年,四十年的漫长时间跨度,则几乎表明了诗人写作的恒久性。在本书的跋文中陈东东说,“自己的可能性无非继续写,不可能再有别的可能性”,将写作视为命运。而在这位“不可能再有别的可能性”的诗人笔下演绎或放射着的,是诗歌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翻阅这部诗集,当你眼前渐渐浮现一个静寂的、坐在一扇木窗前的文雅诗人形象时,可能下一首诗就会修正你的感知和想象,旖旎的欲望正如暗涌袭来,继而历史与回忆的“伤口”又爆裂绽开……而这迥异的内容、情感和音乐,又可统一于诗人对诗歌语言的无止境开拓,以及如下辨知:“相对于企图用诗章干涉世事、藉诗行介入世务的诗人,我更关注写下诗歌的我们的语言,更关心如何开掘、拓展、升踰和飞翔语言于诗歌的境界。我相信,诗歌对语言的干涉和介入,并不会无效于思想和现实。”这是诗人在具体处境中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是诗歌指引人们生活的特殊方式。
推荐理由:在世俗世界中去定义“何为正义”是困难的,也是必要的。无论是哲学家在超验领域中所试图证明的公正,还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拼命想证明的“理”,都体现了正义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理论对于多元文化的介入,以及罗尔斯政治哲学中将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引入正义理论之中,正义的观念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但这种理论论述如何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关系,就成为了后面的政治哲学家试图论述的难题。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莱纳·福斯特的作品《正义的语境》就是尝试论述正义是如何蕴含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在罗尔斯的自由主义视角和桑德尔的社群主义视角之外,福斯特试图在超验的价值维度之下,找到正义是如何孕育于每个人的天性和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和法治实践之中。福斯特经过缜密的逻辑与论证所形成的正义观念,也许正好与我们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的天赋与选择有关。论述正义的可能也许不止于政治理论家不厌其烦的推导和对于共识强调,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悟到的正义的感召,是否能够成为集体的选择与意识,提升整个社会关于正义共识的水平。
推荐理由: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小说在近几年逐渐被读者熟知,而《自然之后》则是这位作家的一本诗集。这部诗集延续了塞巴尔德一贯的精神气质,让我们能够跟随诗歌中人物的经历,理解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清澈的目光。在这种目光的注入下,旅程变成了一种内在的重新理解世界的过程,而世界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返归真朴与简单的本质,同时又因为其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而具备了凝练的深度。
在《自然之后》所叙述的旅程中,人类的精神无限逼近于虚无,却又达到了罕见的统一与聚合,其所涉及的内容超越了艺术、宗教与政治,让人们能够通过文字感触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精神本质,也让世界的图像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无限思考的命题。
推荐理由:1959年,英国物理学家C.P.斯诺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提及了“两种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冲突。如果说这一观念代表了很长一段历史里人们对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理解,那么斯诺在1963年补充提出的“第三种文化”——寻求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的融通——正成为当下人类知识界的主流追求。从数字人文到神经美学,从人工智能哲学到计算社会科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同时兼具科学的逻辑与人文学的直觉,才能完整深入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系统化,学科的区隔界限日益分明,但跨越区隔、实现知识融合的冲动却始终执拗地存在,如进化生物学家威尔逊、科学史家斯蒂芬·古尔德等都是其中翘楚。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的这部作品应被给予相同的重视。坎德尔采取的研究独辟蹊径,他选择将当代的知识融合传统与遥远的1900年代相对接,深入探讨了那一时期群星荟萃的维也纳如何孕育了打通艺术、科学、人文思想的冲动。从1890年到1910年的维也纳文化——包括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克里姆特、柯克西卡等人的绘画——从心理学、医学、艺术的不同层面通达了人类非理性、无意识活动的本质,不仅真正开启了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学科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影响持续至今。
坎德尔在这部富有创意的思想史作品里试图澄清一个存在久远的认识误区:科学秉持的还原论并不与艺术相冲突,就像我们尽管能穷尽大脑的运作原理,却依然会为由它所迸发出的天才式灵感而惊叹一样。同时,坎德尔的提醒,对于反思当下的“学科交叉热”不无裨益:“人们必须记住,当不同领域具有自然结盟的倾向时,它们的结合才可能成功”。在这方面,1900年代的维也纳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和可供不同领域的天才自由相遇、交谈的文化空间。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充溢着天真和孩子气的童诗绘本。孩子气就是元气,儿童对于自己的存在如此理直气壮,哪怕只是走在路上,也要为万物命名。在儿童混乱又自成一体的想象中,诗歌与普通的一天融为一体。他们玩耍、想象、坦率地表达坏情绪,时而和父母斗智斗勇,时而甜蜜地表达爱意。诗歌作者魏捷从生活中提炼出17首童诗,将孩子生活中一闪而过的耀眼瞬间进行文学化的处理,让儿童读者惊觉“这就是我的生活”,又可以品味出诗的韵味。绘者小武选择了具有随机性、稚拙感的拼贴手法,配以极具风格的丙烯绘画,直觉性地描绘出了儿童世界中最闪亮的想象世界。阅读《如果我是地球的国王》或许能让我们发现,诗歌是质朴、轻盈的,就在你我生活的细微之处。
推荐理由:“淮北”地区常常被视为经济不发达的中国内陆区域,但在中国古代的诸多史书记载中,这片区域常以富足的形象出现。“淮北”的面貌何以乾坤大挪移?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历史学者马俊亚对这片地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诸多地区的区域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实地深入研究,他结合海量的中外文献,全面揭示了淮北在1680至1949年间社会生态的巨大变迁,及其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马俊亚指出,中央政府的“三大政”——漕务、河务、盐务有相当大一部分集中于淮北区域,然而在这些政策的布局中,淮北常常成为“被牺牲的局部”。换言之,造就今日之“淮北”经济社会生态的主因,正在于不合理的政策。
本书在大运河漕运、地方社会与地方士绅、国家服务调配与社会变迁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填补了关键性的研究空白,2011年简体中文版一经问世,即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必读之作。十余年后本书经过大幅修订的新版问世,亦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如知名学者许倬云在本书序言中所写,当今的中国发展见证了“处处有所营建,处处高楼大厦”,一片繁荣之下,我们很容易对发展的代价视而不见,因而尤其需要给予“被牺牲的局部”更多的注意。除此之外,如今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区域研究兴趣渐浓,但尤其重视江南地区,而对淮北为代表的内陆区域缺乏重视。而在某种程度上,《被牺牲的局部》所代表的区域,或许才是中国研究中应付出更多精力关注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