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帮主人称上海皇帝——杜月笙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杜月笙(1888 8.22-1951 8.16) ,出生于上海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杜月笙,原名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杜月笙四岁以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岁,初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后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时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陈世昌,时为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子福生”,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笙按序排在“悟”字辈。由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获得机会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
杜月笙一生共名媒正娶了五位太太: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陈帼英、三太太孙佩豪、四太太姚玉兰、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被人称为上海皇帝,中国第一帮主,黑白两道通吃,在上海就没有杜月笙办不了的事,很多人就问杜月笙当年到底有多少车?车牌是多少?平时出行的座驾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杜月笙有汽车9辆,司机和助手18个,贴身保镖10几个,杜月笙的座驾是1930年雪佛兰,车牌7777,并不是8888和6666,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影响力非常大,别人的车牌都是黄金换来的,杜月笙的车牌是不要钱的。
1902年上海没汽车,更别说车牌了,但是到了1912年上海滩的汽车数量就达到1400辆,那个年代有汽车的人,都是洋人或非富即贵的人,穷人自行车也买不起,坐个黄包车就不错了,汽车要很多黄金才能买到,20年代的上海滩,好的车牌要二三十两黄金才能拿到手,比如3333是上海滩大律师鄂森用黄金换的,4444号为盛宣怀四子盛老四夺得,5555号则为虞洽卿之婿江一平大律师夺得,杜月笙的7777没要钱,之所以选择7777,自古就说七上八下,8的谐音“捌”有“挥手作别的意思!
1930年的雪佛兰经常停在上海商业银行门口,因为车牌是7777,旧上海尽人皆知,看到7777就知道杜月笙来了,1935年有人送杜月笙一辆卡迪拉克V-12”杜月笙就把1930年的雪佛莱”给了二夫人陈帼英,自己新领一个车牌11711,至今都没人知道11711的寓意何在,为什么杜月笙的很多车和车牌都是别人送的?这和杜月笙的为人处世有关系,上海青帮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杜月笙会做人,张啸林善打”的说法。
无需说多,就说一点就能看出来杜月笙做人与众不同,杜月笙传中提到,当年黄金荣打赏杜月笙钱财,杜月笙就把这个钱全部分给手下弟兄们,杜月笙深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的道理,这件事情被黄金荣知道后,黄金荣感叹说:以后的上海滩唯有他能成大器!1935年卡迪拉克V-12就是别人送的!杜月笙的车基本都不是买的,都是别人送的。
杜月笙喜欢广结社会名流,凡是结交的社会名流帮人办事,分文不取,他的为人处世都是学来的,其中财散人聚就是根据刘备和宋江那里学到的,并运用的淋漓尽致、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一个月5毛的学费拿不起,有钱以后重金聘请说书先生给他讲三国和水浒等,学习古代成功人士的做人哲学并勤练书法,就连签名都很漂亮,电视里的杜月笙和现实差别很大,杜月笙并不是电视中那种凶狠的人。
比如:不管天气多热都是衣冠楚楚,长衫最上面的纽扣都不打开,言谈举止给人一种书生的感觉,好像电影教父一样,看看上图左边的杜月笙就知道了!所以这些外国人和上海的达官贵族都喜欢结交这位上海教父,有求必应,分文不要,因此别人总是找机会感谢他的帮忙!
1924年,那时的他,尽管羽翼已丰,但是和黄金荣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7年后1931年杜月笙在上海滩已经彻底做大,上海滩藏龙卧虎、为什么杜月笙能迅速崛起?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说,这叫仗义,做人成功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成功也是暂时的!杜月笙先是乘坐别克,后来改乘凯迪拉克,其他的7辆车都是手下使用!
杜月笙60大寿缺席全家福,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不久于人世。此次大寿是抗战胜利,受蒋介石打压后,为了重振声威,他以赈灾义演为名举办。绝艺一身的孟小冬应邀参加杜月笙的六十大寿庆典演出,一出《搜孤救孤》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传为绝唱。
当时的旧上海汽车绝对是奢华品,就算是洋人也未必人人都有车,那个时候杜公馆就有9辆,整个杜公馆开始非常之大,每年需要200万大洋,200万大洋是什么概念呢?
普通上海市民,每年生活费能有100大洋就不错了,杜公馆的开支是上海市民的2万倍,假设现在的上海人年开支5000元,2万倍就是1亿(如果是5万呢)一个月开支相当于现在的8000多万!杜月笙的晚年居住在香港,去世前拿了别人给他打的各种欠条,一把火全烧了,并告诫后人不得追讨余债,光是王新衡就欠杜月笙500根金条,这都算少的。
杜月笙一生看淡金钱,去世的时候,只留下10万的现金,以前也是豪车成排,年开支10亿的人!
一九四九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到香港,就是不跟蒋介石去台湾,有几个关键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红帖子”不见了。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蒋介石还大杜月笙一岁,但杜月笙早在二十三岁就已经是青帮重要头领。其一是‘红帖子’不见了,祖父不开心,心想你蒋介石当了总统了,在礼貌上我本来就是要还你的,但是为什么别的东西不丢,偏偏这张‘红帖子’不见了?
第二个原因是上海打老虎是祖父对蒋介石失望的另一个导火线,蒋经国把我三叔叔杜维屏关进去了
第三个原因是就是为了上海市长、议长的事情。蒋先生连荐举议长、市长表面上的客气都没有。你蒋先生总要来跟祖父客气一下吧,过来邀请我杜某人,好歹表面上做个样子,给祖父一个面子也行,可是竟然连请都没有来请过,连面子上最容易的动作都不作,这摆明了是昭告天下,新政府不需要杜月笙这种本地势力介入,非但如此,新政府还怕我们兴风作浪,要想铲除我们这批人。”杜顺安说:“所以祖父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是夜壶,蒋介石把我们用完了,眼看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往旁边一甩,再也用不着你们这些夜壶了。”
抗日淞沪会战爆发之后,杜月笙协助当局积极抗日,暗中帮助军统网罗人员、收集情报,并协助戴笠建立“人民行动委员会”,策划多次暗杀汉奸活动,上海沦陷后赴香港。
杜月笙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可远溯自一九二七年宁汉分裂,国共分家,为协助蒋介石“清党”,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了“中华共进会”,运用帮派势力强力上海工人运动,杀死工运领袖汪寿华,史称“四一二事件”。此后,蒋杜在沪上地区更是紧密结合,合作无间。由于协助蒋介石“清党”有功,南京政府成立后,杜月笙经蒋介石任命为海陆空军总司令部顾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等职衔,成为蒋介石不可或缺的贴己股肱。因为杜月笙在上海地方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连法租界当局也争相任命他为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
杜月笙于1951年8月16日下午4时50分在香港家中病逝,时年63岁。杜月笙一生传奇,许多人却不知他在香港病逝后已被四房姚玉兰带来台湾安葬,安息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小学后山上。
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杜先生晚年在香港,先生为中国抗战、赈灾慈善做出巨大贡献,晚年依旧气度过人,毁掉所有欠条,看淡金钱!
说起杜月笙的发家之路,自然少不了三鑫公司,而首席公馆,就是当年杜月笙等人作黑帮生意的三鑫公司的办公地点。一号线陕西南路站下来,沿着襄阳北路一路向北,不远处那栋外表不太张扬、又易被街对面大圆顶的东正教堂夺走眼珠的老楼房就是首席公馆。
该建筑建于1932年,由法国建筑师拉法尔设计,风格中西合璧,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遗产,首席公馆酒店抓住了老上海的精髓,上海曾一度被称为是“东方巴黎”。
整座建筑风格具体地体现了当时拥有社会地位的历史名人气派,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是一般会所不具备的。酒店里有300余件货真价实的百年历史珍藏品在大厅内展示。酒店的设计恰恰反映了优雅经典的法国和亚洲建筑与时代的融合这一特点。
首席公馆的一楼大厅是可七开门的敞开式大厅,采光好,很有中国传统的官宅气势;但里面的结构绝对是欧式的布局,加上豪华的装饰,让人倍感舒适。新主人在古董级的玻璃柜、园餐桌和茶几上放满了大大小小、与老上海百年历史有关的收藏品。尽管琳琅满目,因不属杜月笙用品,我们重点翻看了一本老相册。
在楼上客房走廊的墙上,可以看到杜月笙、黄金荣和梅兰芳的合影。当然,在三鑫公司这栋老建筑里,多少还是能感受到七、八十年前老主人不可一世的气场,和那种内敛、不愿太张扬的神秘——我指的是,大厅透着热情洋溢的气氛,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甚至于有大、小餐厅;但二、三、四、五层的几十间小房间,肯定是公司的办公室和各种交易的谈判间;光线很暗的走廊,分明不让客人看得更清楚。
洋房外是红瓦砖墙、斑斓琉璃,室内则布置着整套仿古家具、黑白照片,糅合了老上海的历史人文风韵和欧式的古典艺术气息。
杜月笙(1888-1951),原名杜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多领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月笙公馆现正式出售,权属期限自1996年6月16日起至2046年6月15日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到期后该物业自动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