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海故事: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大诞生记

2023-04-20 14:00分类: 上海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为配合上海雅歌2020年底推出的上海历史文化深度游系列团 (从2021年2月5日第一团开始,之后陆续会每天或隔天发团)本公众号将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前半部分图文形式后以音像影片形式)介绍近代上海从开埠到现代化的城市历程,老上海人文轶事、历史景点、知名建筑、大学、教堂等寻根寻旧之旅。使游客从图文和影片的观赏,配合深度旅游走读形式体验形成上海这座近代国际大都市独特魅力的因缘,更好地理解上海历史文化及其海纳百川的涵义,以更加自信

  上文提到在1853年受太平天国影响,上海老城厢发生小刀会起义后,大批中外移民迁入,尤其租界人口暴增。1853年以后开始华洋混杂,1854年以后上海租界的性质变了:租界不再是原来的租界,上海县也不再是原来的县城了。因受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江浙等地区士绅、商人、难民前往租界避难或寻找商机—以新兴民族资本家和帮会为代表的国人,到上海滩淘金。这些难民、地方士绅和豪賈,他们带着古董、诗词书画、财产进入上海,在战乱结束之后,有少部分人又携家眷回到故土。避难留下来的很多人口,大多从事码头、道路、交通等苦力工作,而这些人构成租界区域主要的人口结构,但是却没有公民身份,不能参与任何市政决策的工作。加上越来越多的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传教士、医生、领馆人员纷至沓来,给上海各行各业带来很多商机,“到租界发财去!”成为许文强丁力们的梦想,许多人闯荡上海滩掘金发家成就事业,上海滩成为名副其实的“冒险家乐园”。

  移民的大量涌入,是与上海租界的建设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在各通商口岸中上海是最受列强所注目的地方。虽然全国其他众多地方也有租界,但上海租界所具备的行政、立法、司法俱全的政治结构,较之其他同类型的租界是最为全面的;此外,上海租界的西方人士人口最多、西方的投资最多、兴办事业最大,因而,上海租界所发挥的效能也是最显著的。而另一方面,中外移民的大量涌入,也深远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移民来到上海,有求学的、有学艺的;有经商的、有办厂的;有打工谋生的、有享乐的,甚至还有避难的,阶层繁杂,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移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众多的资源和机遇,配合良好的租界建设和投资环境,上海成为真正“冒险家的乐园”,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各样文化习俗和思潮理念的涌入,使得上海的文化也成为百川汇集之所。而上述这一切又进一步加强了上海的吸引力,吸引着更多的外来人口,从而形成了一种“水涨船高”的良性循环局面。

  移民多元文化的形成:移民城市的形成,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传统旧理念和文化在广受冲击之下显得十分薄弱,而作为移民都市的上海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则是宽容和兼收并蓄的。一个移民出入的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在各种新鲜事物之下,生活在一个独特文化生态圈里,在多元文化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上海人,对异己的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宽容态度,他们比较承认多元文化的合理性,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由于上海能够拥有这样的特质,才为其最终形成自己那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上海推上通往“国际大都会”的轨道,并塑造出近现代上海特殊的“海派”气质。(关于上海海派文化我们后面篇章专门论述,这里不再深入)

  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大都市。而此时上海以外的大部分中国,仍在自然经济基础濒临破坏的边缘苦苦徘徊:在气数将近的大清和坚船利炮背后的洋人面前,最底层的农民,不是流离失所,就是夹缝求存。几艘舰船、几发利炮将上海旋到一个东西交融的位置,而生活在租界里的人,则无意中被历史选择为“传奇的缔造者”。在全新的海上大舞台上,他们的时代开始了。

  开埠之后的上海黄浦江舟楫逡巡,新马路上车水马龙,灯火彻夜不灭。银行、大学、医院、电报局、警察局、影院等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于租界中。在这里,黑和白仿佛没有明显的界限,华人与洋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地盘”。正是在这样的上海,机会无处不在!

  时任日本同盟通讯社上海分社社长、《上海时代》一书作者松本重治,曾将上海描述为“既充斥着鸦片烟馆、酒吧、赌场等充满罪恶的场所,同时,在外滩、南京路等处,象征着外国各种特权的摩天高楼耸立云天。”上海既是新上海人的上海,也是外国人的上海。“魔都”一词的诞生出现在日本的一位作家村松梢风的代表作里,1923年,日本文人村松梢风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旅行。他1924年出版了一本叫《魔都》的书,这本书里记载这很多上海的各种体验,记录了中国在租界时期的一些事情,他认为上海和其它城市不一样,有别与其它城市的“魔性”这也是第一次上海被称为“魔都”。梢风所使用的“魔都”包含了他自己对上海的丰富感观,具有新的内涵。而他自己没有想到,他开创性地使用的这一词汇,在近百年后竟然在中国再度流行。

  20世纪初的上海,已是国人洋人眼中的“冒险家乐园”。怀里揣着各自理想的“冒险者”们,从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越洋而来。开埠之时,在上海英租界登记的外国人仅26人,大部分是英国人。1845年增加到90人,1855年在上海公共租界登记的外国人数是378人,短短十年间,这个数字增长了十几倍,法租界更是增长了40多倍。

  租界区域开始规模并不大,随着人口的暴增,租界不得不开始扩大,开始渐次扩张。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美国、法国与清朝政府于1844年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取得了在上海通商居留的权利。1848年、1849年,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至1900年,英美公共租界全部面积为33503亩,为英租界初辟面积832亩的四十倍,法租界面积2149亩,为初辟面积986亩的二倍以上。至1914年,法租界扩张到15150亩,为初辟面积十五倍以上。

  法国为了提高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从1874年开始,法国多次以政府长期贷款的形式(主要来自法兰西银行和法国殖民地开发银行),支持上海法租界的发展;此外,上海法租界从1891年起,还多次发行公债,其中1903年的600万法郎10年期公展,是在法国本土发行。

  1863年,英美将他们租界(以苏州河为界,北为美租界,南为英租界),改名“公共租界”上海两大租界并存的局面,由此形成。在管理体制上,公共租界强调“自治”,他的工部局董事会有最高权力,租界内事务的重大决策,都不必向英国政府汇报。

  英租界在整个上海最大的,而且也是最发达的地段,位置在当时苏州河以南,静安寺以东,洋金浜(今天的延安路)以北地区,李家庄〔北京东路〕以南的土地,确定英租界西部界线为界路〔河南中路〕。到1848(道光廿八年),英租界扩张,西部界线至泥城浜〔西藏中路〕。这一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浦西最繁华的地段,外滩33号留下的原英国领事馆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象征。英租界带来的是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尤其是各类商业。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达到6221人。在工部局董事会成员中,英籍董事一直占有多数席位,居于主导地位。

  上海法租界,虽然面积没有公共租界大,但是其狭长的形状让它和外界的接触更多,独特的法国式生活情趣也由着狭长的土地蔓延至上海的其他角落。法国式的浪漫与优雅让原法租界的土地成为沪上文化气息最浓的所在,霞飞路、巨鹿路、复兴中路等等,巨大的法桐掩映下的绵长而又不宽的道路,以及道路两旁掩映这个各式花园洋房,法租界带给上海的是无尽的浪漫气息。

  除了上述的英美法租界外,实际上没有日租界,我们把日本人聚集的类似性质的地方暂且这样称呼它。1871年中日建交以后,日本人陆续进入上海。早期来沪的日本人多数聚集在虹口吴淞路、武昌路一带经营照相馆等小本生意,或经营妓院谋生。1915年,日租界内的日侨已达到7169人,人数居各国侨民之首。日租界面积不大,可人数众多,且在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更是被日军作为进攻中国军队的基地,并以海军陆战队代替租界巡捕。与英、法租界相比,日租界留下的大多是苦难的记忆。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上海何以成为“海派城市考古”胜地

下一篇: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 《诞生地》详细解读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