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着历史足迹 见证城市变迁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可爱的海南公仔戏、浓缩着南洋文化的浅浮雕、制作精良的琼剧戏服……来到海口骑楼老街的游客都会往中山路的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走一走,这里藏有191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的故事,记录着历史的过往与城市的变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这栋楼以前应该是居民骑楼,不是老商号,现在是文化展示馆了。”4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中山路的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纵观楼身,是一栋普通的骑楼建筑,并未刻有字匾。该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馆位于中山路35号,在骑楼历史资料上并未有相应的记载。
据悉,该展馆占地约1283平方米,以“琼风遗韵·匠心传承”为主题,通过实物立体展示海口社会、生活、生产三个方面,讲述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传统饮食和传统舞蹈等非遗故事。各式各样的琼剧戏服、3D公仔戏台、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2个,这些非遗项目中的故事也都藏于此,承载着记录骑楼历史的使命。
在展馆内,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游览,循着楼梯往上走,除了楼梯间一幅幅耐人寻味的老照片外,其中不乏听到一声声的惊叹。
“要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展馆深处摆放着的浅浮雕。”来参观的游客王女士说,她对于独具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情有独钟,总忍不住往建筑上的白色雕花多看两眼,如今终于明白这些浅浮雕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蕴藏南洋文化的浅浮雕是用灰塑工艺完成的,纸筋灰和草筋灰是浅浮雕的主要原料,再结合花鸟草木和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等海南本土文化,在铁丝、瓦片或竹片搭建的骨架上进行塑造。浅浮雕之所以能够耐久隔热,得益于塑灰的主要材料——珊瑚礁和海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