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猫丫丫我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最近,旅美大熊猫丫丫将要回国的事儿引发了全社会对大熊猫的关注。作为一个初级猫粉,我看到了大量虚假的、编造的、误导性的信息。作为一个公关人,我看到的是机构、媒体和受众在此事件不断发酵过程中逐渐癫狂的状态。
“熊猫事件”受众覆盖面之广、利益相关方之多、社会影响力之大,已经可以看成一个持久性、有组织、有恶性目的的网络暴力事件,其发酵过程可以作为公共危机的典型教材供讨论学习。
早在2017年,就有人曾经网传谣言,在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以下简称“华动”)生活的大熊猫美香和其幼崽贝贝遭到了“虐待”,母子“强行分离”,被“克扣”口粮等。随后,华动,联合美香的归属单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CCTV和中国青年网等权威媒体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辟谣。但是,随后关于美香一家在美国“吃不饱”,“高龄产子”,老公添添被“电击取精”,吃“冰坨”,生存空间狭小的谣言就一直在网络上流传,但没有形成规模。
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华动)通常被称为国家动物园,是美国最古老的动物园之一,属于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一部分,进园参观不收任何费用。华动是最早一批参与大熊猫养殖和繁育的海外机构。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国决定赠送两只大熊猫给美国。于是大熊猫兴兴和玲玲来到华动定居,而2022年正好是大熊猫来到华动50周年纪念日。华动举办了庆祝活动时任驻美大使的秦刚大使致辞并强调:“今天,我们因珍爱大熊猫这份馈赠而相聚在一起。我们不仅需要更多大熊猫,也需要更多的‘熊猫拥抱者’”。
到2020年,有网友称生活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以下简称“孟动”)的大熊猫丫丫和乐乐疑似遭到“虐待”,也有网友联系中国动物园协会(以下简称“中动协”),丫丫所属的北京动物园(以下简称“北动”)和乐乐所属的上海动物园(以下简称“上动”),要求展开调查。在2021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已就此问题进行了回复,经调查,丫丫和乐乐在美国一切安好,并不存在被“虐待”的现象。回复中,北京动物园管理中心也解释了旅外大熊猫需要定期向国内机构提交体检报告,其日常生活起居也都有数据记录。但是网友质疑的声音并未因此平息。
2022年12月21日,孟动宣布,将把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归还中国,结束20年的租借期。合同期在2023年4月7日结束,丫丫和乐乐有望在2023年4月返回中国。此消息立刻引发了国内各种“爱心人士”的热烈讨论,网友纷纷表达担心丫丫和乐乐的健康状况,希望他们能尽早回国,甚至在合同期未满时候就回国。“熊猫热”由此开始,时值春节,游客纷纷涌入动物园参观大熊猫。
舆论开始迅速恶化的转折点,是2月3日孟动物园宣布乐乐突发疾病去世。“爱心人士”瞬间群情激愤,开始称乐乐是被孟动做实验折磨致死,乐乐被殴打、大量出血,乐乐被挖去一只眼(配图一会儿是左眼,一会儿是右眼,也不知道到底哪只眼)。中方赴美专家组与美方专家共同完成了对乐乐的尸体解剖检查,初步判定为心脏病导致死亡。但“爱心人士”表示无法接受,坚持认为是被“虐待”而死,并开始大规模在网上呼吁“拯救丫丫”,“接乐乐回家”。自此,大熊猫博主的视频、图片下,满是“拯救丫丫”的留言,甚至在B站美食视频、健身视频的弹幕中都出现了“拯救丫丫”的留言。
随后一个月内,随着各地不断传出有与熊猫相关的新闻,借着“熊猫热”的升温,“熊猫事件”也持续升温,全社会对大熊猫的关注达到顶点,“爱心人士”的情绪更加激动起来:
1. 首先,2月21日和22日,旅日大熊猫香香、永明、樱浜和桃浜风光无限地乘专机分别回国,“爱心人士”开始质问丫丫的身体状况能够撑到4月活着回国。
2. 3月7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七七因为肠梗阻和肺部疾病被送仁济医院救治,值班医生将七七拍CT的图片发布在网上,但是上海野生动物园迟迟不对七七的情况进行公示,激怒网友,有人将上海野生动物园过去十年内死亡的大熊猫进行详细列举,强烈谴责上野的处理方式。
3. 2月-3月,不断有网友爆出临沂动植物园大熊猫银柯疑似被虐待,吃不饱,刻板,没有丰荣,引起网友对临沂动植物园的大规模谴责和围攻。
4. 3月初之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2岁大熊猫宝新由于身体不适回到兽舍后,再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关注宝新的粉丝屡次致电基地,均未得到宝新病情相关明确答复。3月20日,网友中开始传言宝新已经死亡,但是基地的官方媒体平台没有发布任何消息。21日,有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宝新已离世,随后基地才发布消息公布宝新死因。群情激愤的网友对基地进行了轰炸式的网络谴责。
看到“熊猫热”的巨大流量,开始有营销号将知名网红大熊猫,如萌兰、福星、奇一、梅兰等过往视频进行剪辑和改编,靠编造的熊猫故事博取流量。这些网红大熊猫大多有自己的忠实粉丝团,粉丝们为了保护自己喜爱大熊猫的正确信息和大熊猫拍摄者的版权,开始与营销号搏斗,进行辟谣和维权。
因为丫丫将返回所属地北京动物园,游客纷纷来北动“探营”。北动的明星熊猫萌兰从小因为聪明可爱得到粉丝喜爱,一直是猫粉中的“顶流”。营销号将萌兰小时候的故事剪辑,添油加醋,引得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北动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以保护熊猫,也保证游客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
同时,开始有别有用心者对继续将丫丫和美香一家的状况加以炮制和恶意包装,更多不明真相的人确信旅美大熊猫受到“虐待”,生活在“人间地狱”,于是“爱心人士”的呼吁,从尽快接丫丫回国,升级为接所有旅美大熊猫回国,再到惩罚中动协“猫贩子”和停止“熊猫外交”上来。此时,“爱心人士”的不轨图谋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和国际关系层面,可以断定,“熊猫事件”背后是有组织在操纵和煽动的。
关于“熊猫事件”的各种的谣言,科普博主@ FabuLous楼长制作了长达42分钟的视频,列举了所有谣言,并给出了有事实依据的辟谣,内容非常扎实。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我自己仅想从传播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场网友失控,媒体失声,机构失信的“熊猫闹剧”。
非常明显,这场闹剧背后是有人在组织和操纵的,将合理合法且成果卓越的中美科研交流合作,利用公众对野生动物知识的欠缺,挑拨公众的爱国情绪,上升为“丧权辱国”的政治事件,其背后的真实目的细思极恐。
传播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充满恶意的煽动民粹,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绑架群众,用道德绑架决策者
核心信息(key message):拯救丫丫,接丫丫回家,守护丫丫,救丫丫就是爱中国,中动协是卖国贼,熊猫外交是“丧权辱国”;
受众痛点:其中两层情感因素,一层是苦情,一层是爱国,这两个痛点可以说是挑拨人爱心的“万金油”;
教育程度不高,无法接触到真实信息(包括中文和英文官方信息),并没有逻辑思考能力的群众;
网上下载的一些模糊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调色、剪辑和拼接,配上悲惨的音乐,煽情的故事,炮制出一部中国国宝在美国饱受“虐待”的故事,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伤害中国国宝就是打中国的脸,侮辱中国。随后,海报、传单、歌曲、煽情小作文等“拯救丫丫”;
启动期:社群,潜伏在社交媒体的各种社群中,通过有偿的方式发动网友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留言;
扩大期:有组织的社群,随着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这些所谓为熊猫集结起来的“爱心人士”已经形成了无数个小的社群,社群中也“脱颖而出”了非常激进的组织者;传播的规模成指数型开始增长;
通过社区团购、广场舞、媒体粉丝群等社群,不断传播不实信息,招募新人;
媒体号直播:“中国蓝新闻”为首的媒体社交账号接入孟动对丫丫内外场的监控信号,开始“守护丫丫;
自媒体博主“沈小驴”“粥粥”和“小泽送丫丫回中国”等在孟动进行现场直播陪伴丫丫(然后现场一群博主之间还彼此挤兑,互相看不上),美国时间4月3日,孟动明确要求未经书面许可的直播违规,且希望华人不要在丫丫的展区露营;“大辽皇后”在直播间,和粉丝讨论如何上书中野协、中动协,不断集结信众;
集资在各大城市核心地区商场进行LED投屏,引发社交媒体的转发和二次传播;
购买水军、发动信众持续在全媒体平台刷屏“拯救丫丫”、“热度不能降”;
在学校校园张贴海报、散发传单,甚至写作歌曲《丫丫回家》让老师教小学生传唱;
发动信众在国务院、人民日报等党媒央媒、各大门户网站留言拯救丫丫;
黄晓明、向太等娱乐明星,也来“助力”丫丫,娱乐明星和“熊猫热”的流量彼此“借势”成就;
品牌方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开始“熊猫营销”;如蜂花和汇源在3月8日左右,都表示要认养丫丫。其中,蜂花在3月7日发起了熊猫相关的营销活动(当时的微博已经被删除)。
(作为熊猫粉丝,都知道北京动物园并没有熊猫认养的业务。这项业务主要基地和中心在做,一只大熊猫终身认养的费用是100万元人民币,且被认养的熊猫并不会有什么“特殊待遇”,被认养的熊猫也有可能被国内外租借,认养单位的认养费不会专款用在被认养熊猫身上,而是由机构统一进行财务管理。)
综上所述,“拯救丫丫”已经演变成典型覆盖全媒体平台的整合营销事件了,拉新持久输出新内容,保持热度,买媒体、直播、明星/品牌互相借势,保持流量持续。
恶意捏造关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领导、中动协领导、北动领导的个人信息,将签约者说成是“卖国贼”,将中动协说成是倒卖熊猫的卖国机构;
对任何进行辟谣的博主,任何公开支持中动协工作的,都进行无差别的侮辱、谩骂,组织暴民举报使博主视频下架,甚至逼博主退网;如“小菠萝(关注旅美大熊猫)”,一开始为丫丫“发声”,而后在去华动看过美香一家后,称美香没有被“虐待”,网络暴民发动了对她的攻击;
1. 中动协和北动网站被围攻,电话被打爆,相关领导遭到网友的人肉和谩骂;
2. 与熊猫相关的话题持续霸榜热搜,游客疯狂涌入动物园,出现大量违规投喂、喧哗、翻阅护栏等不文明行为,影响动物的生活环境;
3. 各地游客和网友轻信网上谣言和P图,对曾经出现工作疏忽的动物园“翻旧账”,持续吊打网暴,影响动物园正常工作;
4. 各路营销号发现流量密码,不断将原创博主的视频和图片进行剪辑和拼接,严重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5. 过往多年科技媒体、科普作者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进行的科普工作几乎前功尽弃。
1. 非法集资:以买媒体投屏、贿赂饲养员给丫丫买零食、买竹子为名非法集资,从中牟利;
2. 借“熊猫热”进行流量变现,售卖熊猫周边产品盈利(参考4月3日《参考消息》文章《中国迎来“大熊猫经济”热潮》);
查阅了中动协官网,可以看到,中动协和孟菲斯合作多年,在项目上是一直都有报道和视频的,在宣布丫丫乐乐合同结束回国后,对于乐乐死因调查、回国工作进展、专家抵达等信息,中动协的网站上都有公开。
关于丫丫乐乐回国事宜,也有权威媒体参考中动协发布的消息,或致电向中动协或者北动采访后,取得官方渠道的答复,进行报道的,比如以下几篇:
1. 中国网2023年1月3日《美国孟菲斯合作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受到悉心照料 已安排尽早回国》
2. 中国日报3月13日《美国公示大熊猫丫丫回国申请:31天公示期后发放许可证》
4. 央广网3月20日《丫丫回国将先到上海检疫 专家:建议初期尽量减少游客打扰》
也就是说,安排丫丫回国的每一步工作进度都是公开透明、有据可依的。北动在答复“爱心人士”的电话中,也表示了双方都在努力,北动已经办妥了中方手续,现在需要等待美国的手续。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USFWS)也公布已经收到了孟动的申请,3月13日开始进入公示期,4月12日结束后将发放许可证,许可证号码在美国网站可查询。
关于美香、添添和小奇迹一家的近况,人民日报4月7日转载中心的声明《关于与美国史密桑宁国家动物园大熊猫合作研究相关情况的说明》。
可是,无奈的是,准确真实的信息被淹没在了大量的谩骂和谣言中。“爱心人士”不相信乐乐的尸检报告,不相信丫丫的回国安排,不停催促早日接回国,完全无视机构对于时间点和流程的解释,一口咬定“丫丫撑不了那么久了”,“一天不回,我们不散”。无论专家如何辟谣,“爱心人士”就是坚定地认为专家和媒体合伙欺骗,就说美香一家被“虐待”。作为公关人,我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心里有个预判,但是催,除了是发泄一下情绪,对于事情进展没有任何帮助。
最让我震碎三观的,是在舆论漩涡中,有些媒体胆小怕事,怕被暴民误伤,选择完全不报道丫丫事件,其实这个心情也好理解,毕竟疯狗咬人确实会被误伤,民粹一起,已经没有任何讲理的可能了。
但是,居然有媒体,不但不去调研事件真相,不积极辟谣,不为国家机构的正常工作减轻舆论负担,反而为了博取流量迎合网络暴民,一起将网上的画面进行歪曲的解读,助纣为虐,助力了不实信息的传播,俗称“带节奏”。
3月9日,《长江日报》报道,探访北京动物园,并称丫丫会实现“竹子、水果和玩耍自由”,能与“萌萌等馆内其他大熊猫一起玩”。我相信,北动专业人员饲养熊猫多年,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大熊猫是不能摄入过多水果的,且成年熊猫是独居动物,不存在“一起玩”的可能。而这错误的信息,可能在不了解熊猫尝试的人中造成错误的期待和误解,给北动未来接收丫丫的工作造成更大的压力。
3月9日,《环球时报》发布社评《我们不愿相信有人会虐待大熊猫》,秉承了《环球时报》一直以来阴阳怪气的“小报”风格,尽贬损之能事,以受害者的姿态将熊猫事件和中美关系变相绑定,完全不顾及中美科学家在熊猫合作繁育、种群研究和野外保护工作上一路艰辛取得的宝贵成果。
“中国蓝新闻”是最早在抖音接入孟动信号直播丫丫的画面,还授权网络主播前去现场探望丫丫。随后,中国蓝组成了粉丝群,分享动态,而粉丝群也成为了激进分子攻击科普博主,散布谣言的平台。
也有媒体,吃到了熊猫流量的红利,随时随地对直播画面尽情解读,极尽煽情,成全了“爱心人士”自我感动的狂欢。
整个“熊猫闹剧”中,作为真正主角的中动协和北动,已经彻底被负面的声音攻陷。
中动协和北动的回复和电话,会被“爱心人士”录音。中动协的电话似乎已经很难打通了。北动的管理部、饲养队的电话是接通状态,但是由于电话太多,总是在忙线中。我也听过北动回复粉丝的电话,强调了目前工作的流程、进度,且官方信息以中动协发布为准。我能够体会到北动作为一个下级执行单位的无奈和尴尬,矛头指向北动一个没有决策权和主导权的单位,压力山大。但是,北动一再强调以中动协信息为准,会让人觉得北动并不积极跟进丫丫回国事宜,且信息迟缓,其公众形象显得推诿和不负责。
而中动协,除了将工作进度发布在网站上,不做任何的解释、答疑,也很难有媒体采访到相关人士。在此风口浪尖之上,中动协似乎也别无他法了,因为说得越多,就越会被疯狂的“爱心人士”歪曲解读。
中国的网民确实曾经体会过,以舆论为利剑,掀起正义的大旗,击垮贪官,击垮社会黑势力,击垮失德的娱乐明星的快乐。这无疑让中国的“键盘侠”们自觉正义和真理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在舆论针锋相对之时,乌合之众没有任何事实证据和科学依据,单纯“为爱发电”,只能沉浸在自我感动的圣母之心中,陷入一场彻彻底底自我欺骗的狂欢,陶醉在似乎是由他们“奔走”而取得的每一步成绩中,上演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民粹裹挟决策者的闹剧。
在“熊猫闹剧”中,有些媒体为了博取流量而起到了助长谣言的作用,真的是让人失望又无奈。话语权在媒体手中,就可以曲解和误读,通过语言引导舆论战争吗?现在的媒体人怎么都跟不负责的自媒体一样呢?不再核查信息,不再遵守职业道德,为了博眼球而乱带节奏。而真正权威的信息发布,早就淹没在不知道哪里去了。还有一些媒体,即便了解真相,却怕“熊猫暴民”的骚扰,选择做缩头乌龟。倒是一些科普自媒体,一直在为了辟谣和坚持正确的信息,冒着被网络暴力的风险和网友唇枪舌战。真是有了一丝悲凉!最终的后果,就是国家的媒体彻底没人相信了。
这次,“爱心人士”通过社区团购、广场舞等社群,被苦情+爱国的痛点击中,瞬间集结并成燎原之势,为“拯救丫丫”摇旗呐喊。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
确实,这群人已经失去理智,陷入疯狂,把孟动骂的狗血淋头,甚至给孟动饲养员扎小人,立牌位。对敢于说出真相的机构、媒体、自媒体一哄而上,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群起而攻之,一顿辱骂。对敢于辟谣的博主,拿出无赖的架势,骂不是中国人,骂冷血没良心的都是好听的。对于事实真相,他们选择性屏蔽了国内外权威机构所有的发布,他们的观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数据作为支撑,却善于拼接视频、P图、讲故事、写小作文。其戾气之重,其张牙舞爪的凶猛丑态,其如XJ洗脑般迅速蔓延,摧枯拉朽的键盘暴力,让人不寒而栗,这种邪恶的理论被不法分子稍加利用,对现有的规则、秩序的破坏性都可能是致命的。试想,如果你自己,或者你的企业,受到这样的暴力攻击,你是否会希望寻求法律的保护呢?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两高报告也均提及治理网络暴力。3月14日,B站发布《关于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类内容的倡导》,持续整治谣言、网暴类内容,打击“造谣传谣”、“网络爆破”等9大类违规行为。相信未来,对于网络环境治理的相关措施会更加完善,毕竟,还是有更多人人会选择理智和冷静,不会被恶意言论带跑偏。
熊猫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演化,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取悦人类。它们应该在自然栖息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觅食,在那里寻找伴侣,在那里追求爱情,在那里生,在那里死。这才是真正的大熊猫,要给它们自由!
作为一个关注熊猫仅一年半的初级“猫粉”,我热爱大熊猫,并希望能够传达正确的喜爱大熊猫的理念。大熊猫是野生动物,并不是家养的宠物,作为在地球上进化了几百万年的物种,他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他们确实曾因繁育困难和人类捕猎濒临灭绝,但是,野外大熊猫种群这些年已经在逐步扩大,人工圈养大熊猫也攻克了繁育上的很多难题,这都是国际合作的结果。固然,在野生种群多样性和人工繁育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坚持国际合作的思路是不会改变的。
而对于现在的圈养大熊猫,他们确实呆萌可爱,憨态可掬,却并不适合回到野外生活。希望参观他们的人类,能够尊重他们喜静的习性,文明参观,不开闪光灯,不投喂,不喧哗,也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因为看了某些恶意剪辑的片段,就攻击动物饲养机构和饲养员。
对于动物政治化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权利最终决定了一切事物的分配,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政治的工具,无论是不是国宝。英国科普作家和记者尼克尔斯在《来自中国的礼物》中,讲述了熊猫从发现,到建立栖息地保护基地,再到繁育研究一系列工作中的政治角力。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就叫The Way of Panda: The Curious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Animal。不只是大熊猫,在历史上犀牛、猩猩、鳄鱼、骆驼、马,都曾经担负起国家之间的外交任务,有兴趣的可以找资料深入了解一下。
少一些“饭圈”文化,多一些科普。对于野生动物知识的科普,需要科研机构、动物园&博物馆、媒体、科普博主、学校等共同努力完成。目前,在大熊猫的传播上,萌宠化的流量变现已经成为常规操作,科普知识却少得可怜。“饭圈”的乌烟瘴气也来到了猫粉之中,熊猫粉丝互相拉踩,网络口水战已经成为日常。将明星熊猫拟人化也已经是常规操作,拉CP,编故事,赋予动物人类的情感解读,让普通人对熊猫有了错误的认知。
而在参观大熊猫的时候,也总有游客会提出“为啥只吃这么硬的大竹竿子”,“怎么不能和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太懒了,每次我去动物园熊猫都在睡觉”这样的初级问题。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而不是苹果、窝头、竹笋,精饲料吃多会“排黏”,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所以成年都是一熊一个院子;大熊猫大概在一岁半到两岁,会离开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所以小奇迹到了两岁多和美香分开完全是遵循自然规律,不存在“母子分离”的惨状。如果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大熊猫的习性,听信谣言的人就会少一些。下面是大熊猫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也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我爱大熊猫这个物种,爱每一只大熊猫个体,每一个物种存在在世界上,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今天就是2023年4月7日,是丫丫旅美合同的最后一天。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在北动熊猫馆见到她,因为从各种意义上,她都是一只传奇的大熊猫,而且非常聪明可爱。
在4月8日,丫丫在美国的一切事宜将转交给中方人员负责,孟菲斯动物园也将在4月8日给丫丫举办欢送会,孟菲斯动物园对这只在美生活了20年的“特殊”的大熊猫的情感,都表达在了这支送别丫丫的视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