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巡礼③ 不张扬、但耐久是文学赋予这座城市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揭晓的诺贝尔文学奖,让上海思南读书会的嘉宾名单增添了第五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145期嘉宾、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一周,思南书局发出一条活动预告——思南经典诵读会第74期“我读诺贝尔文学:自由诵读”。每周五晚固定举办的这一小小文学沙龙风雨无阻,累积的期数代表了它的生长时间。作为思南系列“老大哥”,思南读书会本周末即将迎来的则是第320期活动。2013年夏天,刚在前一年突破性获得诺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为思南公馆一间“客厅”题写了“思南文学之家”的名称。这里,成为上海书展子单元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要会场,次年乍暖还寒的冬春之交,思南读书会诞生了。
五年来,上海文学生态有何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文学梯队整体崛起、文学刊物生机勃勃、文学活动异彩纷呈、文学交流风生水起、文学网站别开生面,构筑了这座文学与人关系亲密的城市。正如五年前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文学扎根人民,人民需要文学。”在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看来,“走向社会”是近五年来上海文学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未来的重点。
用一个词概括上海文学这五年的特点,很多人会提到“矩阵”。这当然不是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上海文学工作者脚踏实地的种种实践。
文学刊物形成“矩阵”——从《收获》《上海文学》等在中国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期刊,到挖掘过一代代年轻作者的《萌芽》、评论核心期刊《上海文化》,再到电子期刊《上海纪实》和新生的《思南文学选刊》,五年来,上海文学期刊阵容进一步扩大,覆盖各阶段创作者和各类创作体裁,在月复一月的更新中,彰显上海文学的品味,为文学创作、评论提供园地,为文学与读者架设桥梁。
“上海的文学活动已在形成矩阵。”这是上海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上海作协副主席孙颙观察到的。从思南读书会到上海国际文学周、上海国际诗歌节、“海上心声”四季诗歌朗诵会,越来越多文学活动向市民敞开大门。当思南读书会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一座“城市文学会客厅”,一批“思南模式”的读书会在浦江两岸逐步复制。“面向国际、面向创作、面向评论,都能在上海找到有代表性的文学活动,几乎所有活动都面向市民。”孙颙概括。
最近两个月,又有11位外国作家深入上海生活的芯子里,加入外国作家驻市的“上海写作计划”。2016年参与过这项活动的波兰作家玛尔歌泽塔·哈米森把家直接搬到了上海,今年的驻市作家、作品入围过布克奖短名单的英国人杰拉德·伍德沃德在沪一个多月为这座城市画了一大本速写本。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参观者再度排起长队,每天数千人次参观量在国内同类场馆中相当罕见。过去五年间,巴金故居结合馆藏,先后举办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和数十次图片文献展,故居资料库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上海文学博物馆确定选址中国现代文学重要起源地之一的虹口区进行建设,未来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学场馆。在缓慢中积累故事,不张扬、但耐久,这是文学赋予这座城市的力量。
文学生态是靠时间养成的。知名度高的,比如举办超过20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是这样;尚不起眼的,举办3届的“与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也是如此。前者激发年轻人的创作,后者观照新一代的阅读与评论,在眺望前路与回望经典之间,上海文学薪火相传。
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说,上海文学近年来创作势头喜人,不管是严肃文学还是类型文学都有代表性作者和作品。《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自现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大本营,如今的上海文学初具优秀作家、批评家、翻译家三足鼎立格局,同时具有两种甚至三种身份的写作者在上海也十分普遍,这样齐整而色彩斑斓的队伍和良好的创作生态在全国并不多见。
“现象级作品”长篇小说《繁花》的作者金宇澄,回到作为编辑的书桌前,《繁花》则继续着它作为文学母本的旅程,话剧、评弹和令人翘首以待的电影版,让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展,也为其他门类文艺创作提供了基础。这也是五年来上海文学艺术各门类互相打通创作与市场的新风景。
这或许可以造就上海文学艺术又一个“矩阵”——利用原创作品集聚优势,从创作源头占得先机,让“上海出品”诞生更多优秀作品。
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视市场上,《收获》杂志以“收获故事工场”展位亮相,意味着这家老牌文学杂志通过代理版权,主动介入影视生产,以严肃文学为龙头,带动各种类型文学创作。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四季举行,全面推介文学作品,打出“文学+影视”产业组合拳。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旗帜下,各门类创作者比肩并起,攀登新的高峰——有市场效应,更有艺术高度。青年导演郑大圣拍摄了改编自贾大山同名原著的《村戏》,被中国导演协会授予特别奖;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两度与上海电影人合作,《西藏天空》《攀登者》应运而生。
网络文学的“大半壁江山”位于上海,IP(知识产权)金矿闪闪发光。“未来的创作,要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如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等,让读者看到中国文化的美,让外国读者认识我们博大悠远的文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现场,上海网络作协会长刘炜在观礼台上心潮澎湃。
2014年,上海在全国首创网络作家协会,此后推出网络作家签约制度,去年试点推出网络文学专业职称评审制度。每一步,刘炜都是亲历者。“外地作家听说上海以签约项目制的手段保障网络作家创作后,很多人表示羡慕。上海推出网络文学专业职称评审后,他们从羡慕变成向往,想来上海。”刘炜说,五年来,上海不断以切实的服务组织手段让网络作家有了“获得感”。
五年间,上海作协在浦东、建交委等处建立了4个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基地,推出“360度看上海”采风计划,组织30余位作家深入上海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深入普通劳动者的生产实践,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艺术呈现上海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普通民众的精神追求。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滋养中,大型纪实文学《红色起点》创作初获成果,《红色足迹》革命故事、《上海报告》短篇报告文学集、《中华创世神话史诗》等一批重点作品陆续结集出版。这些重点项目的创作者中,不乏网络作家的身影,用他们擅长的类型化创作手法为城市文脉增添新意。
正如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所言,“我们不能辜负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文学资源:近现代的历史、多样化的社会、背景开阔的地理位置,生产和消费的活力。海量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向文学要求更深刻的理解,喧嚣中的宁静、变化中的永恒,要求文学表现最好的生活和人。”文学,在这座城市连接着历史与当下,连接着最好的生活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