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石库门?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月份牌广告画?凸显女性曲线的海派旗袍?精致的本帮菜?
9月12日,《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作者、历史学博士郭骥将做客云间读书会,与大家分享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
上海开埠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上世纪初,海派文化进入了“井喷期”。
从1902年《新小说》问世至1912年民国成立,上海出现的通俗文学期刊不下15种,四大小说期刊、四大谴责小说,构成了海派文学期刊最初的繁盛期。
维新派倡导的美育教育,影响了上海美术的创作和转型。包括建立上海女子苦学社、图画音乐专修学校、上海图画专修学校等,聘请艺术教育人士执教,举办游艺会、展览会……被认为“开近现代艺术教育之先声”。
本次读书会,嘉宾郭骥将带领读者回溯海派文化的发展历程,梳理海派与京派之争,并讨论海派文化的当代意义。
我所目击的综合研究海派文化的罕见佳作。作者对于海派、海派文化、海派文化产生背景、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欧美文化、海派文化在绘画、戏剧、文学界的表现、海派文化与大众文化、海派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海派与京派之争等诸多问题,一一进行了清晰的叙述与深入的剖析。征引广博,要言不繁,品评允当,新见纷呈。
郭骥,上海人,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博物馆·新科技》执行主编,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博物馆学、文化学等,著有《高校博物馆发展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上海考古第一人:黄宣佩传》,主编《近代上海小报图录》《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史记鉴赏辞典》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