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上海——上海红色人物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陈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少年陈云朴素的爱国情感。1925年,陈云同志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他认识到,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从此,他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陈云同志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和同志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和同志的指示,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安定人民生活,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和奠基,作出了突出贡献。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1933年9月宋庆龄在上海领导召开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她还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提出两大基本口号,一曰民主,二曰科学。陈独秀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最先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被誉为“思想界的明星”。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陈独秀到上海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斗争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楷模考虑中国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1920年8月,上海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取名“中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早期组织。中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陈独秀为促进两者结合并建立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
邹韬奋,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从1909年开始,邹韬奋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等,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22年,他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邹韬奋坚决反对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5年12月,他与沈钧儒、厉麟似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其间,邹韬奋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同救国会的其他领袖沈钧儒等被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邹韬奋是杰出的爱国者,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和政治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四十种,数百万字。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的主张,传播进步文化,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激励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
赵世炎是中国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6年党中央任命赵世炎担任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到上海后就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号召社会各界群众发扬五卅精神,联合起来,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以对付帝国主义的屠杀和进攻。在中共江浙区委领导和组织下,从1926年6月到9月,上海各界工人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新阶段。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面对严重的,他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员!”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呼“中国万岁”英勇就义,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