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来东方明珠了解上海的历史变迁!登上时空机一秒穿越回30年代的上海滩

2023-04-17 02:37分类: 上海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坐落于鼎鼎大名的“魔都三件套”之一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

  陈列馆的游览包含在东方明珠参观项目的套票内,要是只对它感兴趣,也可买35元门票单独参观。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是反映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陈列,面积足足有一万平方米!陈列馆中的模型之丰富、精美,展示之详细、全面,绝对能值回票价。

  陈列馆入口长廊两边摆放的是记录老上海真实历史的高清摄影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时的龙华寺门口停满了轿子、马车。旁边支起的小棚子下,是从事各种营生的小摊贩们。通过老照片,我们见到了当时人车云集、香火鼎盛的龙华寺以及最为真实平凡的市井生活。

  这是曾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区域的跑马厅。虽然现在跑马厅早已改建,但通过这张老照片,却让我们对部分外国人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有所了解。

  整个陈列馆由“序馆:车马春秋”、“第一馆:城厢风貌”、“第二馆:开埠掠影”、“第三馆:十里洋场”、“第四馆:海上旧踪”、“第五馆:建筑博览”组成,共6个馆组成。

  在展馆中,观众通过模型,看到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变革历史。如在19世纪,轿子依然是上海主要的代步工具。展厅展出的朱金木雕花轿由非遗传承人吴圣东先生领衔制作,雕刻数百个人物和花鸟虫兽等吉祥图案,配上彩绘玻璃和艳丽的金银彩绣轿衣,光彩夺目、美轮美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开通,随后上世纪30年代的无轨电车、古董轿车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清康熙中期以后,“海禁”逐渐松弛,上海地理优势逐渐发挥,手工棉纺织和沿海沙船运输业作为上海的主要产业。上海老城厢商业繁华,有“一城烟火半江南”的美誉。

  展馆内展出了弹棉花、打铁匠人等反映手工艺人工作状态的实景模型。是当时老百姓市井生活的线年,列强在沪设置的租界成为他们建立在中国土地的“国中之国”。文化的冲撞和融合,逐渐使上海成为了华洋共居、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中西兼容的市民习俗也随之形成。

  许多人的童年回忆都离不开弄堂口的烟纸店,其实这也是文化交融的产物。烟纸店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活中最为常用的香烟、文具、草纸等都能在此购买。

  展馆中展出的画馆原型来自于徐家汇的土山湾画馆。1852年创建的土山湾工艺局,画馆聘请西洋画师,传授油画、水彩画等西洋绘画和雕塑技法,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美术传习所。

  04 十里洋场报纸无疑是当时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介。《申报》作为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此后各类报刊像《新闻报》、《时报》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的报刊信息中心。而这些著名报馆都设在望平街(今山东中路)。

  展馆中对于“丹桂茶园”用心的复刻,也让小编大为震撼。丹桂茶园是刘维忠于1867年、1884年创办的沪上最早的影响力最大的京戏戏园。旧址在黄浦区的广东路湖北路口,从此北京名角不断南下,为上海成为南方的京剧中心奠定基础。丹桂茶园复刻的内饰,细节繁多、人物表情各异、栏杆柱子花纹精细,场面颇为宏大。

  此展馆中展出的是上海著名建筑的模型。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许多不常对外开放的建筑物全景、内部结构等。如最近很火的黑石公寓、名人故居。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嘉图讲座 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

下一篇:《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详解上海文化史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