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磕头拜年引发讨论到底是习俗还是陋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这两天,网上关于山东人磕头拜年的话题不断发酵,首先是短视频、微博等众多平台在牛年春节期间,不断发布山东人集体磕头拜年的视频,针对这一点,小编先声明,这些视频不见得全部就是磕头拜年的场景,有部分视频其实是村里或者家族中祭祖的视频。
据记载,东汉之前,百姓家里是没有椅凳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一律坐在地上。区别只在于家境富裕的都有坐垫,何类坐垫而已。而席地而坐的姿势都是屁股坐在自己的两腿和脚跟上,相当于现在日本人的坐姿。
这样坐时,当有客人或长辈到来,或谈话中要表示感谢时,很自然地就会从跪坐变成引身而起,变成只有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双手撑地表示恭敬,跪拜礼由此形成。再后,发展成多次俯身,即磕头礼了。
汉代后,虽然有了凳子、椅子,出现了双手抱拳的作揖礼,但在表示最大恭敬时,人们仍沿用下跪磕头的习俗。
牛年春节,关于山东人拜年磕头的礼仪习俗的讨论始终未停止。春节期间,一自媒体人发布“反对集体磕头”的文章,在网络引发激烈的讨论。2月20日,该自媒体人再发文章称:一周来,因为发表“反对集体磕头”一文,使其在网络上遭到大规模围攻,不仅名誉遭到了破坏,其和家属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直接威胁,不得不就近向所在城市公安局报案。
该自媒体人在网上发布截图,声称一位“某某化工”的号主给其留言:“我公司老板说了,准备了一百万去干你”。遇到这样的留言,该自媒体人如何解决则显示了其内心的真实意图,网易号“某某说娱”的号主刊发的一篇“嘲讽山东人磕头拜年,是一种骨子里的文化堕落!”的文章中,指出该自媒体人收到这样的留言后,不是寻求正规渠道的解决方式,而是直言“尽管放马过来,只是一百万太少”。
大过年的,其他人都在祝福牛年要“牛”起来,而一部分人却在山东人过年磕头一事的讨论上,耍起了“横牛”。
据了解,该媒体人以【集体磕头,此风绝不可长】为题,判定山东人动不动就磕头,是陋俗无疑,历史倒退。点赞较多的一条留言对他进行了反驳:风俗文化,地方习俗,可以不接受,但是最起码要尊重吧,又没有让你们普及全国,我就不明白碍着你们什么事了?
显然,有些人对于该自媒体人的武断并不接受。如果该自媒体人的文章是从文化角度,客观地去呈现和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该自媒体人的发文内容确实有点歇斯底里。其以【心里的辫子没剪掉啊】为题,指责山东人怎么不去裹小脚呢?辫子为什么不去留起来呢?这是心里的辫子没剪掉啊。
用小脚、辫子类比,显示出了该自媒体人的内心偏激,也是对受到一部分人言论攻击的条件反射。只是字里行间都是我反对别人行,别人反对我就必须恶语相加的心理。
由此,该自媒体人引发众怒,也是自然。据山东一官方媒体发文称:设置这样议题的人,出发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产生的结果确实显而易见——能够吸引眼球,制造热点,带来流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各抒己见,本无可厚非,但倘若采用“贴标签”“地域黑”等手段,就难免引发网友非议甚至网络暴力了。我们不赞同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因此,个别自媒体人为了蹭热点、赚流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武断之举,必然会引火上身,引发争论与事端。
中国人向来推崇尊老爱幼,儿女孝道。而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磕头在全国广泛存在,并不为山东所独有,是民间正常存在的有仪式感的礼仪,“标签化”山东不免有为黑而黑的嫌疑。
网络上,支持磕头习俗、反对磕头习俗、保持中立的声音都有。反对者指出少数较为落后地区所保留的传统;支持者反问向长辈下跪磕头有何不妥;中立则认为,老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必上纲上线。
抛开单纯的磕头礼不说。几千年来,礼仪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牧民》有文:“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这里的“四维”指的就是礼、义、廉、耻。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社会关系方能稳固。抛弃“礼”,社会发展将会失去平衡。
美国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将中国称为“一个如神圣礼仪般存在的人类社群”。礼仪等同于文明。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人性所特有的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自周代,开始设定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后来延伸出士人之礼。
而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好客山东”一直是山东人诚实做人,礼貌待客的写照。在国内,提及山东人,很多人会竖起大拇指。确实,在文化礼仪传承方面,山东人确实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各地,在磕头方面的形式和“讲究”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形式可免,情意不淡”,也有人认为这一风俗饱含着浓浓的思绪哀愁,有对先祖父辈的敬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土乡情的缅怀。
应该说,只要不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和伤害群众道德情感,任何中华传统的各种风俗和礼仪的存在都是值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