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山东取得了怎样的历史性成就?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7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向中外媒体记者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国新办,一个联接中国与世界的平台,中国声音从这里传递到全球各地。此时此刻,这里的主角是山东。在新闻发布厅序厅,一场以“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为主题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成就展览和特色展示活动,将山东70年来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文化强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图文展板、影像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予以一一展现。
“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在这里入海,泰山在这里崛起,70年奋进的乐章波澜壮阔,70年前进的脚步坚定执着……”伴着沂蒙山小调,大美山东的“画卷”徐徐展开。短短6分钟的形象宣传片里,山东向世界展示了它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灵秀斑斓的海岱景色,强劲有力的创新潜力,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70年来,山东取得了怎样的历史性成就?
70年来,山东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主题展示区内,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实践,海水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耐盐碱水稻,最高亩产可达669公斤。“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特别是今天,看到中国如何推进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令人印象深刻。”来自美国的内森·贝内特在参观时表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如果海水稻技术可以在全球更多地方推广,将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农业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反映了山东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70年来,山东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74亿斤提升到2018年的1063.9亿斤,粮食产量占全国的8%,水果、蔬菜、水产品分别占到全国的11%、12%、13%,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2%。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
由农业扩大至工业、服务业整个国民经济领域,山东的变化同样令人瞩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7.4:16.6:16调整为6.5:44:49.5,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1952年,山东全年生产总值只有43.8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5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344.4倍,这意味着,现在1天创造的财富量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4.8倍。山东以全国1.6%的土地,创造了全国8.5%的经济总量、9.5%的工业增加值和8.3%的农业产值。作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山东目前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人民生活迈向了小康。
今年5月,由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新一代高速磁悬浮列车试验样车,时速达到了600公里,按照这个时速,未来北京到上海最快只要2个多小时,可以大大减少旅客的远途出行时间。在展示区内,这一高速磁悬浮列车模型也“来到”现场,引来众人关注的目光。在它旁边,还展出了抗阿尔茨海默病海洋创新药物GV-971、治疗结肠癌的BG136和中国第一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GV-971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口服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是2002年以来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全球首个在临床3期试验中获得成功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代表了山东工业发展的水平。
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使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建材、医药、装备制造生产基地,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6.8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8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了2620倍之多。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本土的优秀企业不断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如今魏桥、山东能源、兖矿、海尔已跻身世界500强之列,潍柴、万华、海信、重汽、浪潮等一批优秀企业也在成长壮大。《今日巴基斯坦报》记者比拉尔·萨博利表示,海尔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最好的家电品牌,来自海尔集团的产品如电冰箱、微波炉和电视等,已经走进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展望未来,比拉尔·萨博利希望双方能在各领域有更多合作机会。
服务业2016年正式跃升为山东经济第一大产业。信息、金融、科研、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201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一季度,山东全省服务业继续领跑国民经济,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今年或将首次超过50%。
去年年初,国家批复山东建设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山东确定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坚定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十强”产业集群。
如今,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新动能创造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9%提升到4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20.7%提高到去年的25%左右。
经过70年的奋斗,山东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鲁、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70年时间,山东创业创新的主体得到了全面强化,科技创新为山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52年,青岛四方机车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八一号”蒸汽机车,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火车的历史,此后,它又接连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共和国机车车辆的摇篮。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厂黄河牌重型汽车出厂,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进入新时代,企业创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院士工作站334个,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91%,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8912家,歌尔、万华等9家企业跻身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百强。
在70周年山东成就展上,一批高科技产品悉数亮相。海燕-L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可持续在海底不间断工作30天,最大潜深8213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创下两项世界之最: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和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由山东创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机器人“创创”,是全球唯一荣获CES创新奖的商用智能机器人……这些高科技产品无不具有世界领先水准,展示了山东在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
多年来,山东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由1997年的0.31%上升到2017年的2.41%。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成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17%提高到36.9%。
山东的科技实力,还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由潍柴动力经10年自主创新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一项目突破和掌握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设计研发和产业化前沿核心技术,培育了自主的产业链和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建成了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了全球商用车动力总成行业技术发展,使中国商用车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如今,山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33家、高等院校146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建设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2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1992年的5家发展到20家,其中国家级13家,综合创新能力连续5年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诞生了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多年来,山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领域各项事业日新月异。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成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风筝、葫芦烙画、淄博琉璃等20个非遗项目、30件具有齐鲁风韵的非遗精品精彩亮相,展现了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创产品《齐鲁五圣贤》卡通人物作品,将影响中华文化的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和孙子五位圣贤以卡通形式,结合鲁青瓷进行表现,向人们传达文化走进生活的妙趣无穷。鲁班枕,是2500多年前工匠精神的代表、创新发明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木匠最高技艺和智慧的体现。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黑陶杯,被誉为中国4000年前最精致的作品,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一绝。葫芦烙画作品《泰山挑山工》用精美的技艺形象展现了新时代的泰山“挑山工”精神。
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山东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串起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构成了强省建设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滋育着山东的生命力、催生着山东的凝聚力、激发着山东的创造力、培植着山东的竞争力,激励着齐鲁儿女不断超越自我、创业奋进。
在展览现场的一张小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绣作品,桌前站着的是临沂费县手绣代表性传承人卞成飞。“受沂蒙山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影响,费县手绣不同于苏绣、湘绣、粤绣等名绣使用绸缎和丝线等高档材料,而是用当地老百姓最普通的纯棉土布,它是最基层老百姓创作和使用的一种集实用、观赏、吉祥和祝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卞成飞说。展览品中,一枚红色的艾香荷包上绣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卞成飞和同在沂蒙老区的手工艺人为了这次展览专门赶制的。费县是沂蒙精神的诞生地之一,沂蒙精神滋养着那片土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卞成飞以手绣助力精准扶贫,带动居家妇女、残疾人等500余人实现就业。
为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山东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化沂蒙精神学习研究阐发,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了“沂蒙精神研究”专项。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累计承接全国各类班次5200多个,培训各类干部32万余人次。
在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创作方面,山东近年来创作了民族歌剧《沂蒙山》、红色舞剧《乳娘》等一批精品力作。《沂蒙山》在省内外巡演50余场、累积5万多人次观看,无论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上演,还是在省内演出,都是一票难求,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乳娘》入选了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评选扶持重点项目171个,建成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打造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中心,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高端国际峰会,建成城乡儒学讲堂2.3万多个,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尼山书屋已在22个国家落地39家……70年以来,山东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出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