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云南古代名人——彭敬吉

2023-04-23 13:30分类: 山东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彭敬吉(公元1691年—?年),字一卿,号梅屋,云南赵州弥渡(今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人。清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第三甲二百零七名进士,历任江西乐安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知县,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教授。书学二王(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兼法褚遂良(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书撰《重修永昌大海子碑记》,此碑今存云南省保山市。见李根源(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人)《云南金石目略》有记载。

  诸葛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彭海社区上海子小组东边320国道西侧。据《永昌府志》记载,“诸葛堰,有三,武侯所筑,俱在城南十里法宝山下。曰‘大堰’。甃石为堤,厚一丈二尺,高一丈,周九百八十余丈。明成化间,御史朱皑加筑,分水口为三,灌田数千亩。其东曰‘中堰’,源出九龙池三十六号水,汇沙河水蓄积为堰。周三百三十七丈,分水口为三,灌田数千亩。又东曰‘下堰’,周二百八十丈,分水口为二,灌田千余亩。”

  相传蜀汉武乡侯诸葛亮(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南征驻师永昌府,当时,诸葛营一带人畜饮水全靠村北的大沙河。沙河夏秋泛滥,冬春干涸。为解决饮用水问题,诸葛亮亲自设计工程图纸,带领军队和当地平民在兵营西南辟堰蓄水,以便军士洗马屯田灌溉,俗称“洗马塘”(“洗马池”)。大军走后,村民为了感激蜀军兴修水利的恩德,将其改称为“诸葛堰”。后来,村民将诸葛堰中的水引到村前,形成了两个水库,一个叫小海子,另一个叫大海子(大堰)。

  大堰俗称“大海子”,位于保山城南四公里处的法宝山下,堰东堤为320国道,东南与诸葛营村(即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汉营社区,民间称“诸葛营”,古称“凤凰村”)相望,西与法宝山东麓上海子村(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彭海社区上海子小巧玲珑组)毗连,南邻彭海村,北堤为沙瓦公路,堤外即大沙河。据清乾隆年间彭敬吉撰书《重修永昌大海子碑记》载:“汉武侯驻师永昌郡,即其垒西南而浚为堰,周遭八百九十余丈,引沙河水以注之,灌万余亩。”此后历代军民对大堤屡有维修加固,从诸葛武侯屯兵永昌,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诸葛堰一直是保山坝子南部农田灌溉的重要水利设施,成为保山坝子南部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诸葛堰比元代封疆大吏赛典赤(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al—SayyidShamsal—DinUmar),今译“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在云南昆明兴修的松花坝水库早1000多年。明成化年间,御史朱皑(籍贯不详)曾率领军民加以扩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该堰东北大堤溃决,永昌知府徐本仙(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会同保山县(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官员视察后,购买石料、石灰、器用并水泥重修堰堤,使得堰堤得以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诸葛堰曾于1958年和1978年两次加固,诸葛堰堤高、堤厚皆6米,水深3米,上抵上海子村脚,周长三公里,承雨面积17.2平方公里,蓄水量为230万立方米,堰塘面积也扩大到470余亩,灌溉面积达万余亩,为建设“滇西粮仓”立下了汗马功劳。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彭海社区上海子小组东边320国道西侧——诸葛堰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周智慧: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当代最具影响力美术大师

下一篇:取暖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取暖器十大品牌排行榜大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