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源泉二郎山见证日军投降 济南前线上第一次日军投降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8月18日,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普通的一天。可当时光追溯到72年前,这一天却成为让日寇耻辱、让鲁中儿女扬眉吐气的日子。1945年8月18日,坐落于博山源泉镇源泉村南的二郎山上,10名高举双手的日本军人走出炮楼,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伟大复兴的开始。二郎山见证了济南前线上第一次日军向我军无条件投降。因此,我们将本次探访抗战遗迹的第一站放在了这里。
8月的淄博,依旧骄阳似火。8月17日接近中午时分,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味道。然而当记者登上位于博山区源泉镇的二郎山,感受到的却是四面凉风的惬意。很多淄博人知道二郎山,是因为其特殊的自然风光。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战斗,还是一处抗战遗迹。
二郎山海拔397米,南北走向,东临淄河,悬岩峭壁,傲然凌空;南部地势渐低,坦荡宽阔。从北面望去,主峰山形下圆上尖,呈圆锥形,遍山苍松翠柏。站在二郎山山顶,四周景物一览无余。又因其扼淄河上下游,是鲁中和沂蒙山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此修筑了坚固的工事、炮楼等,派兵长期把守。
如今,62岁的苏新成“守护”在这里。“我来这工作两年多一些,不过,我小时候就知道这里打过仗,山上曾经有‘小日本’。”苏新成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历史。苏新成是源泉镇源西村人,在二郎山景区工作,从他家走到单位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
小时候,他经常到日军炮楼遗址处玩耍,“当时炮楼已经毁了,只剩下许多大石头,四处散落着。”时光荏苒,如今,山上仅存的日军炮楼遗址已被改造成了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是在原来大石头外面又用小点的石头垒起来的,地方比原来大了很多。”
这里不仅有抗战时期日军的炮楼遗迹,同时也见证了一段历史。据博山区委党史办主任李青介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山东的日伪军拒绝向我军投降,并纷纷向铁路沿线及大城市收缩集中。驻博山的日军菊池部队两个中队约300余人和全部日侨陆续向张店集中。对此,1945年8月18日,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带领民兵一个大队及部分区中队战士,包围了二郎山据点日军一个分遣队。
当日下午,驻八陡日军派伍长徐田和中队下士官川上率日军两个班前去增援。途中,增援部队被我们的地方民兵武装截击,战斗开始。当我军出示朱德总司令致日军通牒后,他们当场全部投降,并保证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品。随即,投降的八陡日军在我武装警戒下,到达源泉二郎山日军据点外喊线名日本军人穿着衬衣走出工事投降,并交出步枪10支,掷弹筒1个,轻机枪1挺,炮弹25发。
由中共博山区委党史办和博山区档案馆联合出版的《丰碑——博山革命遗迹概览》一书中,明确提出“这是在济南前线第一次出现日军向我军无条件投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军投降后,二郎山的日军军事设施立即被我抗日军民摧毁,山上仅这个日军炮楼遗址尚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