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文脉让传统非遗散发时代魅力——河南省非遗保护事业综述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从享誉世界的少林功夫、太极拳到屡屡成为政府重大活动耀眼“明星”的豫剧、汴绣、钧瓷、汝瓷,再到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道口烧鸡、逍遥胡辣汤、洛阳水席……千百年来,积淀深厚的中原沃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华夏儿女血脉的传承基因,更是时至今日我们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
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我省从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让我们走近非遗,看我省怎样加强保护传承,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怎样通过创新发展,让非遗和时代接轨,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怎样充分发挥时代价值,让非遗助力脱贫攻坚……让更多的人从这些蕴含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同意洛阳市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此,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省占俩,位居全国第二。其实,这只是我省非遗保护领域结出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结硕果的背后是下“深功夫”。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省共普查出非遗线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再来看一组“温暖”的数据——
截至目前,我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代表性传承人832名,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此外,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33个、“河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0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豫剧、陈氏太极拳和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这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成绩,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出政策、出资金的保驾护航。我省还针对那些正在走向消亡的非遗项目,采取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近年来相继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依托录音、录像等综合性、科技化手段,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濒危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系统地建档、记录、立体化保存。目前,已整理文字资料30多亿字、照片10多万张,录音3800多小时,录像4300多小时。
眼下,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省非遗保护迎来了新的黄金机遇期。让人倍感振奋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将黄河九省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设在河南,且有7项内容列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2020年黄河非遗保护行动计划。
当前,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全力以赴编制河南省沿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沿黄区域非遗保护,实施沿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重点推进沿黄区域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非遗整体保护,探索分类保护。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二十四节气展示馆等综合性展示场馆的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说。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在河南博物院、省少儿图书馆、郑州博物馆等全省各地文化场所,时常上演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人们拓印木版年画,或缝制香包、捏面人、剪纸等一幕幕热闹非凡的画面;
在全省大中小学校,《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红灯记》等戏剧经典在校园里唱响,李树建、申小梅等戏剧名家将非遗项目豫剧、越调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艺术送到孩子们身边;
在河南艺术中心的大剧院里,非遗儿童剧《钧瓷娃娃》生动再现“钧瓷”这一文化瑰宝烧制技艺的全过程;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我省致力于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致力于让古老的非遗文化“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孩子们的心里,走进年轻人的视野里。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人的生存之困、断层之困,在传承人日渐老去之时,年轻的一代不愿接班,陷入了“人走技失、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我省清醒地认识到,非遗传承的关键不仅要培养年轻人才,还要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统工艺传习活动提供支持外,实施全省传统工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传统工艺作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如依托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展木板年画、剪纸技艺、浚县泥咕咕、陶瓷烧制技艺等高级培训班,每年培训200多人,不仅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对非遗传承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让更多非遗传承人满怀希望的是,2018年5月,我省出台《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中原工匠,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这一给力具体举措,让非遗传承增添了重要的后备力量。
传承绝不守旧,创新才有未来。不久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再度携手腾讯,聚焦河南省内黄河流域九个地市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如开封汴绣、孟津县唐三彩、渑池县仰韶彩陶、禹州市钧瓷、温县太极拳等,打造“老家河南黄河之礼”。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说:“我们将邀请国际设计师与河南非遗传承人共同打造黄河九地非遗文创礼物外,还将依托腾讯云的技术优势,从数字小程序、音乐、短视频、QQ手办、表情包、文创产品等6个维度,对黄河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展示,以数字化、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的方式弘扬、传承和保护黄河非遗。”
其实,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近几年,全省各地开设了专门的非遗展厅,向大家展现风俗民情、审美情趣,为群众的生活增添了美感和情趣。此外,我省以春节、庙会、“文化遗产日”等为契机,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传统街区,共同诠释“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比如,淮阳伏羲庙会期间举办的河南(淮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以及鹤壁浚县古庙会、宝丰马街书会等展演活动,已形成非遗展演品牌效应。2019年,淮阳非遗展演期间太昊陵景点门票连续三天在携程网电子订单数全国第一;宝丰马街书会到会艺人1336人,正月十三当天参会群众达25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非遗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实践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会手艺、会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吆喝”,这说的就是宣传和推广。值得高兴的是,互联网给非遗传承人的“吆喝”提供了平台,比如通过直播、抖音,让不少非遗项目拥有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一部分,6月6日、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购物节”,吸引了济世堂李占标膏药、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镇平玉雕等18个非遗项目率先上线,由人气主持人、网络小达人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共吸引了55万余人次围观购买,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事实上,这并非河南非遗第一次“触网”。从几年前就有不少钧瓷、汝瓷名家入驻“东家”“拾翠”“手工客”等相关手工艺品APP平台进行众筹或售卖,到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作品,网络平台成了非遗传播和销售的重要渠道,大大提升了河南非遗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非遗购物节’不仅是商业活动,更是传播非遗理念、讲述非遗故事,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共生的平台。有‘利’,才更有效地避免传统技艺失传的危险。”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闫敬彩表示,借助“互联网+”的模式,传统手艺人有了精准的目标客户和有效的供需链,可以建立起优质的品牌形象。同时,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也会碰撞出创作火花,这种新营销模式,会让传统技艺越来越现代、时尚。
遗产日期间,我省非遗宣传展示300多项活动以“线上为主”,推出“河南非遗微视频展播”,让此前几经努力抢救记录之后却沉睡在库房里、电脑中、档案资料上的非遗重新活跃在屏幕前,展现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影像。比如《沈少三——撂石锁》,记录了“一代跤王”沈少三曾让“撂石锁”这项绝技惊艳天下,今年已90高龄的他仍免费教学“撂石锁”传统技艺。
此外,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展播20个非遗短视频,包括茶叶制作技艺、洛阳水席技艺、少林功夫、太极拳等相关内容,大家可以随时了解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美食等古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毋庸置疑,网络平台是年轻群体聚集和活跃的重要社区平台,年轻群体也是“非遗购物节”的重要参与和消费群体。各电商平台集中推出的“非遗好物”,既是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在购买、使用非遗产品的过程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业内人士认为,身处飞速变革的社会,我们要培养广大非遗传承人的电商理念,掌握现代科技和网络销售的技能,才能更好保护传承自身的非遗技艺。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中,我省非遗传承人或利用手中传统技艺研药方、送汤药参与救死扶伤、或捐款捐物、或创作文化作品宣传抗疫常识,他们以不同方式和渠道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大考答卷”,彰显了非遗的时代精神和价值。
危难之处显担当,艰难之时现本色。疫情期间,河南非遗传承人扛起责任与担当,涌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疫情发生后,长垣市修善堂医术传承人殷明兴立即联系长垣市非遗中心,说要贡献出他们祖传中医药方子。“中医有祖训:逢大疫之时,预防和治疗的方子无条件公开,不得靠这个赚没良心的钱。”殷明兴说。
跟殷明兴同样心怀大爱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如宋氏中医外科传承人宋兆普,新乡张氏经络收放疗法传承人张聪敏,买氏中医外治法国家级传承人买建修,众度堂中医外科疗法传承人陈建鹏,许昌市建安区非遗项目卢氏白净丸制作技艺传承人卢军亚……他们或研制中药抗疫配方,或煎制中药送到病人、百姓手中,或录制养生健身的教学视频,身体力行地践行着非遗传承人的医者仁心。
20多个钧瓷烧制技艺项目非遗传承人和钧瓷企业第一时间捐24万余元;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传承人康明轩捐赠铁棍山药粉等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新乡面塑传承人刘玉伟创作了29件作品,用面塑描绘了奋战在一线个形象鲜明的抗疫英雄……
满怀忠义的少林弟子不仅功夫名震天下,更是以慈悲为怀。从1月29日至5月初,少林寺、少林寺海外文化中心等方面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采购到合格医用防护品118万多件,采购金额近200万元,通过不同渠道,先后分29批捐赠给中国和欧洲疫情严重地区的医院。如今,身处世界各地少林弟子们守望相助的故事广为流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又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经历,引发我们去深入思考“健康生活”的意义。
“今年把‘健康生活’作为文化遗产日的关键词,正是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践行。”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松涛说,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等非遗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健康养生的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以此为重点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倡导社会公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正逢其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围绕大局,我省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精准扶贫、就业增收相结合,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式进行帮扶的同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不小作用。
——做好贫困地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打造脱贫攻坚新平台。比如一年一度的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每次展演活动持续时间1个月,日均人流量达20万,展演期间旅游综合收入达20多亿元,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工作。
——加大贫困地区传承人群培训,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截至目前,开展研修研培15期,培训贫困地区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学员200余名,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大局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积极实施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贫困地区非遗项目融入脱贫攻坚大局。淮阳县大力推进“非遗手艺”助力精准扶贫,帮扶引导群众开展泥泥狗、布老虎制作,统一收购销售,目前,已成立金庄、陈楼、庞庄等泥泥狗、布老虎生产专业村,销售额近千万元。
今年遗产日期间,我省许多地方以当地非遗资源为主线,融合文化、旅游、农业、经贸等多元地域优势上演“非遗盛宴”,在充分展示地方独具文旅魅力的同时,也为手艺人带来一波不菲的收入,培养起年轻人非遗产品的消费习惯,实现非遗保护和文化扶贫双赢,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步,我省继续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充分盘活资源,从打造非遗旅游线路、开发非遗旅游产品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实现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张松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