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释放黄河文化展示的博物馆“合力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日,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将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为规划对象。在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陆续推进的背景下,《规划》的制定将为保护、研究、利用、传承黄河文化提供引领和保障,推动文物资源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其中,充分发挥博物馆理念、场所和技术优势,将为“保护黄河、展示黄河”贡献重要力量。
推进黄河文物保护展示主题的内涵整合。主题展示、“讲故事”是博物馆展示的基本形式。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黄河线性文化遗产特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都要求对黄河文化的内涵进行整合与展示,讲好黄河文化故事。一是以博物馆体系的完善促进整合。截至2021年,我国6183家已备案博物馆中,名称中含“黄河”的有14家,均未定级,其中12家为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除了在建的黄河国家博物馆和部分考古遗址博物馆外,国家和省级层面黄河文化专题馆、特色馆还较为缺乏,符合黄河文化整体展示要求的博物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以核心价值的对接展示促进整合。黄河流域涉及9省区,可分为河湟、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文化圈,文化价值可分为“人类发源”“文明历程”“生产生活”“水利遗产”“水陆交通”“艺术荟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观”“革命传统”等9个方面。后续建设中,在规划引领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等平台的作用,统筹谋划展示内容,发挥各地、各馆特色优势,深入对接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黄河文物保护展示场所的时空缀合。物、空间、人三者关系的处理是博物馆展示的基础,《规划》将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从资源管理向空间管理提升。在展示空间的谋划中既要考虑历史文化背景,又要兼顾社会经济和自然空间。一是盘活存量。近年来,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取得一定成绩,展示利用成为重点。《规划》鼓励利用文物建筑建设专题性黄河文化博物馆,依托古村古镇、名人故居、会馆商号、革命文物、工业遗产现有场馆改造,建设黄河文化专题展厅,在“保下来”的基础上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二是做好增量。考古遗址博物馆、石窟寺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展示等陆续出现的新展示空间,兼具文化、休闲与娱乐的多重属性,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其展示内容、形式、参观感受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应该区别对待。在一些发展成熟的自然景区,还可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增加黄河文化展示区域。这一方面可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新建博物馆后续运营成本。
推进黄河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的多维融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早已“出圈”,展现出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不过对文物内涵有效展示仍是其根本。一是以优化展示为落脚点,拉动上游的资源普查、文物保护、文化基因解码和展示创意创作等相关模块流程。可通过设立重大考古项目展示利用转化专项,推动展示利用与发掘研究同步。统筹黄河流域在建展示利用项目,设立黄河文化精品展示专项,鼓励展览展示创新。二是以优质展示为基础,扩展线上线下衍生的无限可能性。除了《规划》提到的建立数字展示平台、全媒体传播矩阵等措施,近年在研学、影视、真人秀、网络游戏、密室逃脱、剧本杀、数字藏品、元宇宙等各领域都出现了文物的身影。在私人定制流行的当下,面向小众的利用方式往往能与市场深入接轨,为博物馆的运行“造血”。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或将能真正实现全时段、分众化、多视角、沉浸式诠释和传播黄河文化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