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需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宁夏全境属于黄河流域,黄河宁、宁夏兴。保持黄河安澜,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千秋大计,须臾不能麻痹松劲。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善于运用全局视野、系统思维,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聚力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坚持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原则,既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也要在大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大治理中加快转型,统筹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既要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因地制宜、分级施策,也要强化市县属地责任,一段一长、分段负责,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既要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也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全面抓好大保护大治理。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高水平编制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深入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瓶颈,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精准谋划产业发展,系统规划公共服务,综合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精心实施一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加强与黄河上下游省份合作沟通和对接,进一步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补偿融资保障体系,形成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必须坚持减排、截污、治理相结合,抓住源头、盯住重点、扭住关键,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并重同治。要打好蓝天保卫战,科学确定重污染期间管控措施和污染源减排清单,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对标优良天数指标,紧盯重点区域、产业园区、基建工程,统筹开展“煤、气、油、尘、车”等综合治理,大力清理“散乱污”企业,加快燃煤锅炉淘汰和煤改气、煤改电,整治柴油货车尾气超标排放,严控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及臭氧污染,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好转。打好碧水保卫战,系统整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狠抓工业企业水体污染防治,加强入黄排水沟排污监管,加快提质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打好城市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歼灭战,统筹推进清水河、葫芦河等黄河宁夏段生态综合治理,坚决取缔全区所有集中饮用水源地范围内违规项目。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普查工作,建立准确详实的土壤数据库。加快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量,增加有机肥和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抓好土地分类管理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工业固废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确保全区土壤环境安全。
坚决筑牢蓄水保土安全线。我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所致,是中南部地区生存环境恶化和导致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生态保护区水土资源保护,深入实施黄河湿地清理整治行动,全面禁止水源涵养区、山地灾害易发区等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集中解决河湖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切实减少人类活动对黄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全面抓好坡沟综合整治,大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湖泊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推动开展联防联治,巩固提升封山禁牧成效。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深入实施防沙治沙、重点防护林工程,增加林草覆盖率。
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资源十分有限。我区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近80%的人口喝的是黄河水。必须严守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牢固树立“量水而行”的意识,有多大家底干多大事,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把节约用水作为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进一步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优化区域、行业及重点企业用水结构,通过农业工业“挖潜”、技术创新等手段,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必须把构建与黄河安澜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孕育和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落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决“去”、主动“调”、大力“转”,努力把低端落后产能有效化解掉,让优质供给和需求充分释放出来。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把握好全球产业重构窗口机遇期,加快布局5G网络、数字中心等新型基建,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依托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讲好黄河历史文化故事,打造精品黄河文化产业,实现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