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特产大滋味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买到好想你的枣产品,即便在国外,想购买也不再是件难事。”好想你枣业董事长石聚彬如是说。
如今新郑红枣依托品牌效应,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甚至每年还吸引全国其他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他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
河南省农副土特产品流通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几何时,不仅仅是新郑红枣偏居一隅,大多数河南特色的休闲食品都乏善可陈,多数都是本地自产自销,偶有走亲串友的朋友来访,不论大包小包全都打包奉送。
而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河南农副食品的产业化不断加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市场也迈开了步伐,走出了本土的餐桌,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走进了不同肤色的人群之中。
新郑红枣如此,怀山药亦是这样。怀山堂出品的铁棍山药取得了“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认证,认证面积多达1200亩,成为全国第一家直供港澳的怀山药基地。
无独有偶。目前,西峡香菇80%对外出口,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1/3以上,成为全国香菇出口大县,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香菇市场的70%来自于西峡。在西峡县民营生态工业园区的300亩食用菌专业园,已有20多家香菇出口企业,从事西峡香菇的全球配送工作,以飨世界。
上述河南省农副土特产品流通协会人员表示,伴随着越来越多带有河南烙印的休闲食品迈向全球,势必会反过来加速河南农副产品的产业化势头,催生出更多的龙头企业驰骋世界。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