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灾难深重的河南为华夏遮挡了多少风雨?

2023-04-10 16:16分类: 河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1年7月20日,连日降雨和当天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郑州市的地下水防御体系。近日来,洪灾日益加重,已有数十人遇难。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对河南的偏见仍旧存在。趁此机会,或许你也应该了解一下,河南到底为华夏遮挡了多少风雨?

  当从壶口倾泻而下的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流过关中平原以后,很快就秦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围追堵截。

  在这里,伊水和洛水冲击出伊洛河谷平原,最终汇入黄河;太行山脉中的王屋山和秦岭的余脉嵩山渐行渐远,形成了一个喇叭口,再往东就是辽阔的华北平原了。

  最晚在距今5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居住了。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则证明了,这里是早期华夏文明的重要摇篮之一。

  夏都斟鄩、西河等,均在河南境内,可知早在那时,河南就已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地区。

  到了殷商时代,河南进一步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但河南的灾难也是从此开始的,那就是频繁爆发的黄河水灾。

  为此,商代统治者不得不经常迁都,在河南的黄河两岸留下了大量的都城。一直到了殷和朝歌,商都才逐渐稳定下来。

  而河南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河南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洛阳-郑州-开封一线。

  公元前11世纪,当周武王征服殷商以后,第一次来到伊洛河谷时,便对他的弟弟周公旦说,这片土地不正是我们掌控东方的最佳据点吗?

  大约8年后,在周公等人的努力下,洛邑拔地而起。周成王将这里命名为成周,驻军守卫,成为西周王朝统治关东地区的总根据地。

  西周王朝以镐京-成周为中心而控天下的格局,成为后来中原王朝的长安-洛阳为东西两京的雏形。

  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9世纪,近2000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将洛阳与长安并称两京,要么为副都,要么为都城,举足轻重。

  除了巴蜀到洛阳有一定距离、有点麻烦以外,洛阳无论是向东到达关东大平原的华北、江淮、江南,还是向西直达关中,向南到达荆襄,都很方便。

  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时代,洛阳几乎也是唯一一个到达所有版块都很方便的地方。所以,天下之中洛阳,便汇聚了所有华夏文明的王气所在。

  同时,洛阳地处伊洛平原,物产丰饶;周围又有八关拱卫,易守难攻;是一个绝佳的军事中心+经济中心。

  因此,洛阳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原王朝居中而驭四方的理想定都之所,而河南地区也就成了华夏文明的核心所在。

  但同时,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东都洛阳却大多数时候都以副都的地位存在,难掩长安的光辉,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扩张是其根本属性之一。而海洋时代到来之前,华夏文明扩张的方向主要有四个:

  这四个方向,除了经济和军事价值都不突出的东北和朝鲜,其余三个方向分别处于关中的正北、西北和西南。

  所以,如果华夏文明要扩张和发展,以洛阳为中心,不仅交通时间长,难以及时根据前方局势进行决策,而且作为总后勤基地,还会在运输的途中损耗过多的人力物力无法对前线形成高效支援。

  因此,在历代两都格局中,我们发现,在王朝以外部扩张为主的阶段,基本都是以长安为第一政治中心,比如秦、西汉、前秦、隋朝前期、唐朝前期;

  而内部不稳定、倾向于守护基业的王朝,基本都会以洛阳为第一政治中心,比如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后期、唐朝中期。

  如果说长安是华夏文明强盛时扩张的有力拳头,那么洛阳就是华夏文明衰弱时一个温暖的港湾。

  如果说长安将华夏文明推向了巅峰,见证了华夏文明最强大的时期;那么洛阳则在很多时候搂住了华夏文明的后腰,保护了华夏文明最脆弱的时期。

  进以长安为基,退以洛阳为港。一旦乱世来临,洛阳总是守护华夏文明最坚强的保护伞。

  也正是这样的政治地位,注定了1000年来,河南比关中承载了更多的风雨和灾难。

  西周被戎狄所灭,平王东迁。在洛阳的庇护下,东周好歹站住了脚,中原诸侯才能够抱团抵挡住四周戎狄对华夏文明的蚕食;

  西晋末年,洛阳为华夏抵挡了多次来自匈奴刘汉的军事攻击,河南地区人相食,直到306年才被攻破。

  当时间来到公元6世纪,关中地区被历代王朝过度开发,已经再难承载起华夏文明的富饶之时,洛阳、开封相继挺身而出,担起了华夏文明的重担。

  早在隋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隋炀帝就意识到了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经济凋敝,于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隋唐大运河应运而生。

  隋唐大运河,很快就成为了帝国的生命线,并在唐帝国的经济和生活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洛阳到长安段的运河,却经常堵塞。唐高宗以后,长安乏食的记载已经屡见不鲜,洛阳成为了大运河的西部终点。

  于是,唐中期以后,洛阳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支撑着千疮百孔的大唐帝国延续了一年又一年。

  当过度的战乱和经济崩溃导致洛阳也无力承担时,运河的下一个终点-开封,接过了两京手中的接力棒,第一次站到了华夏文明的前台。

  丢失了燕云十六州的华夏文明,连之前的基本盘也难以坚守。华北平原成了契丹人肆意纵横的战场。

  门户大开,作为华夏文明最坚固的核心,长安、洛阳没了经济支撑,又面临西北的威胁,已经自顾不暇。

  这种危局之下,开封被升级为东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凭借纯粹的经济中心而成为首都的城市,它仍旧还是帮助北宋王朝坚守了近200年之久。

  在宋钦宗一错再错的决策之下,北宋徽钦二帝和数以千计的宗室、大臣、百工、女眷被掳掠北归,开封城内的财物被女真军队洗劫一空,百姓惨遭屠戮。

  北归途中,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凌辱和欺压,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此生都没有再回来。

  1135年,岳飞曾带领着南宋军民反攻占领河南,但旋即又被召回,开封再次落入女真人之手。

  而女真人衰落之后,河南再次作为金国的核心地区,多次遭到蒙古人的残酷屠杀;

  1234年,南宋朝廷发动北伐,史称端平入洛。然而,宋军看到的只有河南地的白骨蔽平原和千里无鸡鸣。而蒙古人早已准备好了屠刀,再次在河南地狂屠了这支宋军。

  一直到14世纪,开封和河南才再次看到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朱元璋的军队北伐,赶跑了元军。

  此时,更大的地缘格局形势,和关中河南的残破,让长安、洛阳、开封这些故都纷纷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政治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南北两京。

  这两条铁路便是后来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前身,而这两条中国铁路最重要的铁路大动脉,其交汇的核心点,是河南郑州。

  然而,在中国近代的波谷,河南却再次凭借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中国实业崛起的点点星光之一。

  所以,作为一个沿途的站点,具体是洛阳、开封,还是郑州,张之洞并不在意,主要是可行性高、成本低、风险小。

  因此洛阳首先被抛弃了。因为洛阳是盆地,周围全是山和丘陵,而且路线也很绕,从洛阳修过去成本太高了。

  而进入平原的缓慢流速,让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渐升高,母亲河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淹了河南和山东。

  为了治理黄河,历代王朝都投入了吃奶的力气。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河床和堤坝试比高,河南山东越来越低。

  开封段最为突出,据说现在这段河床已经比开封地平面高了7米左右了,两层楼的高度,只比当年的印尼海啸低3米。

  要在这样的地方修铁路大桥,以当时的技术修不修得了暂且不说,就算修好了能管几年呢?要知道,当时的黄河都还没治理好。

  这也是河南灾难深重的原因之一。本来这也是上游的祖祖辈辈干的好事,但河南却不得不承受母亲河愤怒的后果。

  而有了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加持,郑州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快就超越了河南的三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

  虽然此时的河南已经不是中华大地的绝对主角,但长期担任中国铁路线中心的郑州,却为中国近现代的崛起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为河南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早期铁路和商业一并传播出去的,还有全国人民对河南人的偏见。

  这个黑锅,河南人一背就是几十年,一直持续到这几年经济发展逐渐平衡,才慢慢改变。

  河南,这个因为母亲河成为华夏文明摇篮之一的地方,却也同样因为人们对于母亲河的不尊重,而成为了承受母亲河愤怒最多的地方之一。

  从洛阳到开封,河南无数次搂住了华夏文明衰弱时的后腰,却也因此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承受血腥灾难最多的地方之一。

  这些都是河南为这个华夏而承担的,但来自全国人民的偏见却是河南的害群之马自己造就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深夜突发!华为声明:不可能!美联储大动作,重磅数据即将揭晓;“看着很真”,美军“绝密”情报遭泄露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人民币是负责任的货币,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稳步回升

  花费130亿美元投资OpenAI,能给微软带来什么?潜力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河南为什么叫河南古时候叫什么历史的由来

下一篇:河南的历史背景有多厉害?一文带你了解一个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