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202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候选人(集体)事迹简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是加快实施国道107线绕城工程(嫘祖大道)、省道222漯驻交界至遂平县城段改建项目、省道333泌阳县城至驻南交界段改建项目、国道345(原S331)西平境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改建工程。
马昕,47岁,郑州新密市人民武装部政。马昕同志牢记军人使命,个人连续3个季度参加上级军事素质考核总评优秀。他热心公益,带领人武部对口帮扶新密市大隗镇窑沟村,协调资金200多万元,援建村幼儿园、爱民卫生所、国防文化广场,成立爱心志愿小组帮助因车祸致残的王炎慧家庭渡过难关。他先后3次发动亲朋好友爱心捐款7.4万元用于一级伤残女孩冯莹莹康复治疗,每年资助3000元结对帮扶听力残疾女孩徐文婷完成学业,联手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残疾群众捐助全自动轮椅50辆,帮助10对残疾人夫妇举办集体婚礼。他以连队管理模式带领39人的大家庭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全家累计爱心捐助困难家庭60余万元。他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道德讲堂,采取多种形式传递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从大年初二奔赴工作岗位,先后动员基干民兵8179人次参与疫情联防联控、企业复工复产。曾1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3年内2次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同志接见。
马振波,39岁,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近年来,马振波主持和参与主持了中央和我省地质生产及科研项目16项,其中包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典型矿集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集成与示范”、河南省重点工作项目“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两个国家行业专项课题。建立了河南省富硒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空间数据库,圈定我省绿色富硒耕地1439万亩,基本上完成了河南省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整合。2016年~2018年他先后助力永城建设40万亩富硒小麦基地,新密、灵宝打造富硒水果品牌,在推进永城黑白经济转型,助力地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几年来,他和所在的团队在找矿突破、勘查技术集成,农业地质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中两项达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马振波也先后获得省科技厅、国土厅、省地矿局和省地质学会科技奖11项,在SCI、EI、中文核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完成了3项发明专利。
马振波先后获得河南省地矿局“十二五”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地质工会“局重大项目建设劳动竞赛标兵”等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称号,并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金罗盘”奖和河南省地质学会首届“河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
王天定,65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65岁的王天定退休前,作为摄影记者,河南全省所有156个市、县(区),他挎着照相机不止一遍跑过,同行送他绰号“王全省”!
2015年王天定退休那年,精准扶贫的大幕在中原大地徐徐拉开。他把镜头对准了遍布河南18个省辖市角角落落的贫困村。5年多的时间,王天定用脚丈量了河南省内240多个贫困村。
今年11月8日,第21个中国记者节。王天定在河南省文化馆展厅为全省人民献上了自己退休后生活的结晶“走百村看脱贫”摄影展。摄影展上,4000多幅照片、20多万文字,曲曲折折占据了三四千平方米展厅,生动记录了240个贫困村庄的沧桑巨变,集中展示了河南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2010年他摘取了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王生有,62岁,安阳林州市任村镇盘龙山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跑运输时,王生有曾经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不幸失去了右手,右腿也严重残疾。2013年,王生有的大哥王自有突发心梗去世,正在经营货运生意的王生有回村接任党支书的工作。他筹集资金,修建了盘山路、建设了文化广场、争取了危房改造项目、拆除废弃猪圈、羊圈改造停车场,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和民房外墙面改造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大红袍花椒产业,全村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年均产值超80万元,先后发展中药材种植100余亩,发展林下养鸡项目,人均养鸡超50只,群众致富道路多彩多样。在王生有的努力下,盘龙山村2016年完成脱贫摘帽“。独臂村支书”山村筑梦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也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扶贫人物“”感动安阳十大人物”“安阳市优秀员“”十佳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
王存华,女,45岁,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职工。在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为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她多次放弃节假日到生产一线采访,多年的好学加勤奋,让她成长为一名优秀作家,陆续出版16本专著。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还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主动请缨,为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宅在家中的职工提供心理帮扶。
2013年,王存华在跟随扶贫队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课外读物缺乏,她随后发起“十分有爱”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为孩子们建设儿童图书馆。2015年8月,省公司成立“十分有爱”工作室,将濮阳模式向全省推广,至目前,“十分有爱”团队共开展电力科普进乡村、进校园活动300余场,开展“陪你过节”“城乡少儿手拉手”等亲情关爱活动200余期,义务支教100余课时,在全省捐建“十分有爱”童书馆23座,惠及4万余名乡村儿童。
王国辉,42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田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参军服役17年,参加过1998年抗洪、2008年冰灾救灾,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3年前退伍返回沈丘老家后,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使500人因此脱贫,曾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8年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当年实现整村脱贫。得知武汉疫情后,大年三十,他从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采摘5吨蔬菜,连夜独自驾车500公里送到正在建设的火神山医院工地。第二天中午返回后,他直接住进蔬菜大棚自我隔离,通过手机指挥全村党员干部组成巡逻、排查、宣传、送菜等小分队,隔离结束后带领党员干部日夜坚守防控一线日,他又受爱心企业和县委、县政府委托,为武汉送去150吨蔬菜。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员”称号。
冯石献,53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综合室主任。从事慢性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20年,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三次请战前往一线,三次向家人交代后事。“非典”时期,他进病房、看病人、取样采血、摸排流调、会诊确诊。汶川地震,他担任河南省第一支抗震救灾防疫队副队长,在北川鏖战41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作为河南省第十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驰援湖北武汉,奋战37个日夜,负责疫情分析研判,环境卫生与消毒、核酸检测等任务。先后获得“赴川抗震救灾优秀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援助湖北优秀员”“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仝麟龙,36岁,郑州人民医院普外三科主治医师。仝麟龙出生在行医世家,父亲仝现州是我省血管外科的知名专家。去年底,仝麟龙的父亲刚被诊断为食道癌,刚刚做完手术的他,仍坚定地支持仝麟龙驰援武汉的决定。仝麟龙作为郑州人民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青年突击队队长、医疗组组长,每天坚持第一个入舱,最后一个出舱。自2月9日驰援武汉以来,他带领的青年突击队累计接诊519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及工作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回头、安全运行零事故的工作目标。他的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员网、新华社等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获得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先进个人、郑州“最美职工”、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一等奖。
吕妙霞,女,52岁,洛阳龙浩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社理事长。吕妙霞1989年开始到北京打工创业,2009年返乡领办京孟种植合作社,带领乡亲发展草莓种植,带动形成草莓基地32个。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五位一体管理模式,种植的水果有:草莓,樱桃、袖珍西瓜、大鲜桃,酥梨、葡萄、火龙果,产业已形成四季有花,年年有果的规模。注册了“十里香”“铁姑娘”两个品牌商标,目前,公司已累计投资6000万元,建设草莓大棚420余个,连栋日光温室2座,年营业额达2100万元,年利润2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32个草莓种植基地,面积3万余亩,带动5000多人创业就业,帮助316户农户其中176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吕妙霞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河南省促进全民创业带头人、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河南省妇女代表、河南省劳动模范、洛阳市第七届十大女杰,洛阳市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洛阳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现为孟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十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十二届妇女代表。
杨丽霞,女,53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丽霞是中共党员,从检32年,始终扎根基层,冲在办案一线,先后在办公室、政研室、预防局、公诉局和未检局等部门工作。主办和参与办理案件5000余件;带领团队办案,公正执法,涉案人数近万人,无一差错;助力公安部破获重大涉恐案件。
她探索未成年人特殊办案机制,率先将心理矫正引入到未成年人办案工作中,成立“牡丹心语”工作室,注重涉罪未成年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和救助未成年被害人800余人,被孩子们称为“杨妈妈”。
杨丽霞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2018年被荣记“个人一等功”,2019年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守望正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
张金良,57岁,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去年,张金良成为2019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他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扎根黄河,投身治黄工作已有35年。任黄河调水调沙原型试验技术方案和调度负责人;将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用于下游滩区防洪;任黄河古贤、泾河东庄、南水北调西线、黄河下游生态治理等重大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促成重大工程建设落地。2019年张金良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组组长,带领团队仅用1年时间完成规划思路报告、水安全保障规划报告和9个专题报告,成果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发布实施,为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张金良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坝杰出工程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优秀企业家”、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治黄科技拔尖人才、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奖励47项。
邱建锋,45岁,省侨联驻漯河市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邱建锋先后在基层连队和省直机关工作,多岗位的历练铸就了他吃苦耐劳、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在担任驻村以来,主动克服家庭困难,把年迈的母亲、智障弟弟和小女儿都接到了桥南村,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
邱建锋积极探索稳定脱贫之路,桥南村共投入帮扶资金1400余万元,通过帮扶,带领46户贫困户脱贫,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邱建锋正月初二便赶回桥南村,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小组,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两个半月坚守防控一线。其间,他胆囊炎发作,带病坚持工作。2019年底驻村期满,村民联名按手印写信给省侨联要求邱建锋留任。2020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员”称号,2020年“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奖,当选2020年“感动漯河”十大人物。
杨震,38岁,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高铁司机。2016年7月15日11时19分50秒,杨震驾驶的“金凤凰”和邻线驶来的“蓝海豚”以单列421.9km/h的时速成功交会,创下了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试验的“第一速”。2019年,杨震参加了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广高铁商合杭段等线个月时间,他累计担当试验高铁4146趟,配合完成37项试验项目,为河南省“米”字形高铁开通作出突出贡献。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杨震主动请缨担当郑州至长沙间值乘任务,率先驾驶试验动车组列车跨越长江,深入新冠肺炎严重地区完成任务。其间,指导高铁司机成功处置3起事故,为“驰援列车”顺利开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曾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铁路优秀员”等荣誉。
赵化录,57岁,新乡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1998年4月,赵化录从辉县市委副秘书长的岗位到辉县市冀屯镇任党委书记,到任之初,冀屯镇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没有像样的企业,有的穷得连房子都盖不起。他扎根在带民富、解民忧、帮民困的第一线,创造性提出“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年来,赵化录曾有多次提拔、回城的机会,他都放弃了。他像一个倔强的“工匠”,硬是将一个原本各方面都很一般的乡镇,“精雕细琢”成为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百强乡镇、省“五好”乡镇党委、省生态文明镇、省文明村镇。
2016年,面对百年不遇的“719”特大洪灾,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大堤一线坚守六天五夜,实现了大灾大难零伤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驻扎”一线,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赵化录在2019年9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2019年12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出彩河南人”楷模;2020年4月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员”;2020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胡中辉,33岁,国网平高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平高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匠,国家级胡中辉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常委,共青团十八大代表,中国工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中辉作为公司的技能专家,参加工作以来解决一线余套,获得集团公司级以上科技奖励3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篇,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800多万元。
他发挥“领头雁”作用,累计带徒25人次,培养出高级技师8人、技师10人,其中6名为省级技术能手。在疫情期间,平高集团接到上级组织要求驰援某大型医药器材企业口罩生产线安装调试任务后,他带领平高集团专业安装调试团队,投身该企业的口罩生产线建设中(疫情期间口罩机订单井喷,组装工人紧缺),累计攻破51项难题,制作匹配零部件90余套,最终保证了口罩机的顺利投产。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赵清霞,女,54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大科兼感染一科主任。这位三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河南抗艾前线的女战士,是今年郑州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从走进隔离病区到出仓休整,她在隔离病区整整工作了43天,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走3万多步,差不多近30公里,这对50多岁的女医生来说身体负担可想而知。作为郑州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赵清霞除了诊治患者,还要指导全市的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几乎失去了时间概念,累了就靠在沙发上睡一会,每天休息不超过4个小时成为常态,可她依然保持饱满的战斗热情:电线小时开机接受咨询、准时开展业务培训、不断修改诊疗方案、认真下达防控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省会郑州的疫情防控付出所有力量。
在她的努力下,511名疑似患者顺利隔离观察、70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医护人员零感染。2020年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赵童,38岁,焦作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2020年的春节因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动放弃假期,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要求到重症患者身边参与救治工作”。组建援鄂医疗队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武汉救援期间,他不但参与重症患者救治,还承担了咽拭子采集、鼻出血患者的鼻腔纱布填塞等高危环节救治工作,帮助患者一次次化险为夷。病区里一名80多岁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检查出急性肠梗阻,一旦肠破裂穿孔,会危及患者生命。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直接用手将患者的粪屎掏了出来,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
在他和队友的努力下,病区大部分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3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一线抗疫群英谱”,报道了赵童的先进事迹;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2020年4月被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今年全国“两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对其给予高度评价;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表彰。
赵道全,56岁,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教授。作为一名水产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赵道全把自己的办公桌、实验室从省城搬到了小山沟,16年根扎在国家级贫困县,用行动诠释初心、践行使命。在卢氏任科技副县长结束返回省城后,放心不下当地的脱贫攻坚,他当起了“流动专家”,郑州、卢氏、洛宁、栾川成为他的“四点一线”,鱼塘边、养殖户、村室成为大课堂。在他的指导帮助下,豫西山区冷水鱼产业带初具雏形,同时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近两年,先后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称号 ”。
樊树锋,39岁,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警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5日,樊树锋同志接到全员返岗通知后,连夜从老家赶回单位,义无反顾投入抗疫阻击战。其间,他先后入户排查辖区居民900余户2800余人,核查上级下发的涉疫重点人员22批65名。2月11日14时30分,因连续加班加点工作,樊树锋同志突然晕倒在岗位上,2月13日9时因病情恶化被宣告脑死亡,2月19日离开人世。按照他生前愿望,亲属将其器官无偿捐献,使急需的3名群众生命得到延续、2名群众重见光明,实现了他“生为人民奋战、死为人民献身”的夙愿。樊树锋同志从警15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先后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牺牲后,樊树锋先后被追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员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薛荣,女,62岁,郑州圆方集团党委书记。1994年,薛荣带领16名下岗职工创办圆方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她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开放式大党建格局,创办了非公党建《薛书记有约》工作室,开通了《薛书记今日播报》栏目,目前已录制非公党建访谈视频26期,上党课1000余场,累计语音播报2200多条。她带领公司党员成立党员义务服务队,先后为慈善事业捐款1000余万元,到2019年底累计开展助残圆梦活动880多次。2020年春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先后去了湖北、北京、山东、陕西等省、市36家疫情诊治定点医院慰问一线员工,配送防护用品,并亲自带领圆方党员突击队驰援湖北十堰和北京301医院。薛荣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曾9次受到习总书记接见。20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总书记给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
2020年2月4日,在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不到8个小时,来自河南郑州、平顶山、漯河的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的81名急救勇士、21辆急救车紧急集结完毕,他们是全国唯一挺进武汉的院前急救转运队。援鄂行进途中,队长乔伍营全面摸底队员情况,在急救车上成立了一支车轮上的临时党支部。在武汉,党员始终奋战在最前沿,他们与死神赛跑,每天防护服湿干几番,甚至要穿上纸尿裤,有时来不及吃上一顿热饭,经常是凌晨三时多才返回驻地。一个多月时间,在河南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81名急救勇士把抗疫阻击战的责任和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成功转运2525名新冠肺炎患者。他们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协会成立于2014年5月,是河南省首家注册成立的针对“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进行帮扶和礼遇的社会组织。协会自成立以来,遵循“喜有人贺、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的宗旨,积极协调民间爱心基金和社会资源帮扶生活困难的“商丘好人”,联络、动员文明单位结对子帮扶好人,倡导爱心企业和广大市民关注、关心、关爱身边好人,协调各有关会员单位在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廉租房申报、生活保障等方面对“商丘好人”进行针对性帮扶,并启动了由政府引导,国有企业、爱心企业捐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商丘好人”帮扶基金。
目前,协会已吸纳200多家单位和1万多名热心市民加入,全市累计帮扶慰问道德模范和“商丘好人”2万多人次,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累计用于帮扶的资金1300多万元,设立“商丘好人”免费理发点近百家、免费体检定点医院15家,已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联合爱心企业在全国道德模范李学生的母校启动了“李学生奖学金”,每年2万元用于奖励该校品学兼优学子。疫情防控期间,协会第一时间动员组建“商丘好人”战“疫”志愿者服务队,为一线医护、警务人员赠送“爱心午餐”28天,送餐5000多份,为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及生活不便的居民义务理发400多人次。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深入县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工作作风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政策服务、措施落实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以权...
该区纪委监委还将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纳入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强化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紧盯普惠养老 积极对接招引项目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药谷”普惠养老产业发展组牵头单位和相关专项工作组的成员单位,市发改委在积极协同各部门开展工作的同时,紧盯本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牵头制订了“中国药谷”...
就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彭宾昌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战略性基础工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驻马店调研时提出的“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有新作为”要求。
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全面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创成省级优化营商环境...
经现场核实,该小区南侧由东至西的商户已接通自来水,因部分商户没有缴纳费用,县水务公司将商户用水封存,暂时停用。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金山小区北区已全面实现正常供水,县水务公司也保证将持续为市民提供水...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推动“清廉窗口”建设,采取“体验式”监督、实地交流走访等方式,着力发现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服务态度差、审批时限长、办事程序多及行政审批“中梗阻”等影响群众办事体验的问题,...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将继续围绕保障全市重点行业用电需求,持续深化“主动办电”服务模式,前移服务关口,密切跟进驻马店“国际农产园”“中国药谷”等重大项目,高质高效做好电力线路迁改、电网配套工程建设,为全市...
该院突出民商事审判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民商事审判专项活动,坚持“快立、快审、快结”,节约企业诉讼成本。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努力拓宽民营企业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渠道。建立并运行新型审判...
独家视频丨习:作为真诚朋友 祝愿你们早日实现建成“新兴加蓬”战略目标
重磅丨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将于4月29日开馆 500件(套)文物讲述魏武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