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丨以文为魂 以旅为体 融出文旅新诗篇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是省委、省政府牢记领袖嘱托、立足实际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举措。河南充分依托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牢牢把握文旅文创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的特征,着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连日来,记者到古色古香的隋唐洛阳城、创意十足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非遗留存的乡野田间进行采访,感受文旅文创融合带来的新变化。
4月16日一大早,东岳村村民杨长太就来到自家的四方景农场特产展销厅忙着发货。展厅内,山茶油、麻鸭蛋、虾稻米等“光山十宝”琳琅满目;展厅外,一箱箱农特产品整装待发。
“最近订单量增加不少,很多顾客夸我们的产品包装设计精致又新潮,这多亏了我们村来的‘文产特派员’。”杨长太兴奋地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创意设计的“有盐在先”油条挂面瞬间变得高大上,用竹篮盛放的咸鸭蛋有了“国风”气质。这些产品颜值提升后特别受欢迎,销售额比过去提升了1/3,有的甚至达一半以上,今年他家农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万元了。
作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抓手,2022年7月,河南正式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首批确定光山、济源、栾川、修武等4个县(市)作为试点地区,培育建设20个乡创特色乡村,进行体系赋能和重点帮扶。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说,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目的是打通人才和要素流动路径,把城市的文化创意机构与优质团队导入乡村。他们成为“首席运营官”,开展多种形式的特派服务,与村干部形成“双轮驱动”,共建人文乡村,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光山县对接了近50个文产特派项目,已落地签约10个,东岳村正是其中之一。东岳村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是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去年7月,作为“文产特派员”,余粮乡创品牌创始人高慧慧第一次走进东岳村时,就被这里深深吸引。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她对东岳村未来发展规划“蓝图”越来越清晰。
“在规划设计东岳村未来乡村运营方案中,我提出了要打造‘东岳美好·刚刚好’乡村建设品牌,是希望能够跟村民做一切美好的事,把‘美好’实现价值转化,打造出河南未来乡村的样板。”高慧慧说。
余粮乡创团队进驻东岳村后,首先把目光聚焦在推动光山农产品迭代升级上,把当地的“光山十宝”特色产品打造成伴手礼知名品牌。
在高慧慧眼中,这些特产都是好东西,但没有凸显个性化设计。她认为,设计也是重要的生产力,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特色的途径。要想提升产品品牌知名度,必须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妆容”,拥有独特的设计,才能不断打开销售渠道。几天前,高慧慧还利用自己的市场资源,把经过改头换面的15款东岳村农产品带到了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有盐在先”油条挂面、“不如吃茶去”、“好运香菇”等成为展会上的“爆款”。
“这次参展给我们带来了20多万元的订单,太了不起了。”东岳村党支部书记杨长家由衷感叹,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尤其是需要像高慧慧这样能够用文化创意激活乡村资源的人才。虽然“文产特派员”进驻时间不长,却创造了多种业态,他们的经营能力、服务能力值得好好学习。
产品包装的创意设计,只是高慧慧对东岳村未来乡村运营规划的一部分,她表示,将持续创新升级东岳村的产业业态,让文化赋能生活、生产、产业,最终实现既有“流量”又有“留量”。
光山花鼓戏是东岳村最具特色的省级非遗项目,村里还专门建了花鼓戏文化传承中心,为游客演出花鼓戏,但客流量却差强人意,热闹不起来。高慧慧连续看了几天戏后,提出了演出新思路:“让观众换装扮相、学唱花鼓戏,吸引观众沉浸式参与。为提升观看体验,增加大碗茶,如此一来还可以带动茶叶的销售。”
不仅如此,高慧慧还以花鼓戏文化传承中心为引擎,以东岳村为背景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推出非遗集市,引入汉服秀、太极表演、田园摄影等,延伸新的业态和产业链条。
“现在这里不仅是乡村特产展销中心,还是乡村课堂、乡村展厅,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游客来了也不再是简单逛逛,他们可以看戏、换装、拍照,走的时候还可以带走特产及东岳村的记忆,这里真的是越来越好玩了。”高慧慧笑着说。
如今,行走在东岳村的花鼓大道上,“变化大”“美丽乡村”成了游客口中的高频词。
据悉,余粮乡创团队跟东岳村合作的“东岳家粽”共富工坊即将落地,余粮乡创负责“粽头戏”品牌建设、技术支撑以及包装设计等,村里负责找人包粽子,增加村民就业机会。工坊进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可以延伸出糯米种植、腊肉生产等业态。
“我要做的项目都是可落地、可经营、可复制、可还给村民的。”高慧慧说,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村民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提供的是“先行者+伴行式”的服务,运营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群“守村人”,让村民自己演绎好乡村振兴的剧本。
打造乡村品牌、特色产品,推进景观营造、乡村运营、产品销售,高慧慧做的事,让“未来乡村”在东岳村初具雏形。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随着“文产特派员”与乡村之间的深入合作,打造了一批本土乡创品牌,不断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和人才团队走进河南,走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深挖《风起洛阳》IP推出大型实景沉浸式剧本杀,全天候、多场景、多形式上演实景古装演艺,国风“走秀”演绎唐、宋、明等时期经典华服,邀请当红国风歌手唱响洛阳牡丹文化节……人流如织、笙歌鼎沸,主打的就是一个“沉浸”。
4月16日,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以下简称“隋唐洛阳城”),一场沉浸式“国风穿越节”正在这里上演。
作为隋唐时期都城的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历经隋、唐、五代、北宋,沿用53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
1988年,隋唐洛阳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首批国家遗址公园;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国家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实现了从1.0版本“保”起来,到2.0版本“美”起来的转变。进入新时代,如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遗址公园3.0版本?
“3.0版本”力求保护活化固态、创新发展业态,直指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全新路径。厚重历史、创意增彩、科技赋能和沉浸式体验成为隋唐洛阳城“火”起来的“流量密码”。
隋唐洛阳城在探索大遗址保护方式上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为基本原则,既保护了地下真实的古代遗迹,又复原了看得见的地上“都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认为,大遗址的特征也决定了其可视性差、展示难度大,需要不断创新展示手段,比如充分利用互联网、AR、VR、5G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展示方式,提升公众的参观体验。
隋唐洛阳城通过创新展陈、数字技术、特色项目等把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投影展示、全息夜游、3D激光投影秀等数字化展示手段为观众打开了感受文化魅力的新窗口。观众在震撼的视听观感中,更直观地了解应天门的修建过程、领略千年前的隋唐盛景、感受明堂天堂的历史沧桑……
如何让公众透过遗址的物质外壳,实现文化理解和共鸣,是遗产价值实现的关键。以剧本娱乐、研学旅行等文旅业态创造沉浸体验,变“静态展示”为“活灵活现”,在文旅文创交融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4月8日,以影视剧《风起洛阳》为主题的万人剧本杀“神都诡事录”在隋唐洛阳城九洲池景区开启。在4万平方米的遗址实景场地,一秒“回到”唐朝,与“武思月”一起破解谜案。“好玩!过瘾!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体验玩家王女士说。
“今年景区展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自春节推出‘宫里过大年’主题活动开始,高潮不断。截至4月中旬,游客量达90余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3%。”隋唐洛阳城景区负责人说。
洛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隋唐洛阳城更是一条精品研学线路。《万国来朝》《丝路奇遇》《宫里露营》……一批研学项目接连推出,通过研学、玩乐、文创等多种业态,隋唐洛阳城打造大遗址+研学、大遗址+文创、大遗址+非遗等融合模式。
循着“3.0版本”的内涵要求,隋唐洛阳城以打造“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新业态、着力塑造大遗址活化利用的文旅文创融合新品牌为导向,开始拓展新的发展版图。
实施天街遗址保护展示贯通提升、玄武门和永泰门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加快恢复古都中轴线气象;积极融入文旅文创产业业态,推动一批沉浸式项目落地,着力叫响“盛世隋唐”品牌。
“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新形态和沉浸式文旅目的地,让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实现大遗址保护利用形态从2.0向3.0的跨越,正逢其时,令人期待。”洛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杰说。
国家文物局制定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全国145处大遗址名单,河南有16处入选。我省的大遗址具有集中整体连片、时代连续、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古今城市重叠、深埋地下等特点。
截至目前,河南有安阳殷墟、郑韩故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仰韶村、二里头、郑州商城等7处已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粮台古城、虢国墓地、清凉寺汝官窑等13处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展现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坚持“一址一策”,因地制宜推动大遗址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努力建设既有效保护文物本体、文化生态,又美化城乡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可观可游的大遗址公园体系。中原大地上的大遗址,正在变成城市文化“符号”,让人们可感可触。
4月15日晚,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下简称“只有河南”)精彩落幕,文学的星空与戏剧的幻彩交映生辉。
去年以来,落地在“只有河南”的大型活动逐渐增加。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的落地,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曝光率,也为景区带来了客流量。
“只有河南”于2021年6月6日开城纳客。在运营1年多的时间里,受疫情影响经历了5次闭园、6次开园的“窘境”。尽管这样,截至2023年3月17日,“只有河南”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235个城市的游客超130.5万人次,观剧人次超652万;仅在2023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9.6万人次,其中超三成来自省外。
有专家认为,“只有河南”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不同于文旅演艺在传统主题公园中的存在形式,它打破了以往戏剧演艺的固有模式,突破了此前一个主题公园内只上演一部演艺作品的局限。
有专家认为,“只有河南”拥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总时长近700分钟的剧目、近千名演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聚落群。在这里,戏剧成为文旅产品的核心牵引力。
而在运营者看来,“只有河南”是深耕河南30年的建业集团联袂导演王潮歌共同创作的一部创新文化作品,一个文化+旅游“共鸣于心”的新一代文旅产品。
不论如何定义,没人否定“只有河南”是文旅融合的一种新形式、文旅世界的一个新“物种”。
建业文旅工作人员毕超介绍,“只有河南”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通过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这是国内第一次将高雅、严肃的戏剧艺术形式作为“被消费主体”,而不是景区配套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品”。
毕超进一步分析说,将传统的观光旅游,用戏剧的方式转化成了带有共鸣性的体验式旅游,这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属首创。
“只有河南”甫一问世,就引起了年轻观众的极大兴趣,也得到了业界的关注。著名主题公园研究专家董观志认为,它不仅超越了主题公园传统的造园理念,而且“颠覆”了主题公园经典的游乐模式,是凤凰涅槃式的强势迭代和深度蝶变。
“只有河南”的出生既赶上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风口”,也赶上了疫情频发期,既幸运又尴尬。
项目开城首演直播,全网播放量4160万次;开业10天内,项目7次登上央视。微博线个剧场的戏剧幻城”,阅读量3.7亿次,在微博平台累计6次登上“同城热搜”第一,抖音热度排名本地第一。作为一部极具创新力的文化作品,“只有河南”开业后品牌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只有河南”具有省外游客占比高、年轻游客占比高、客户黏性强等特征。
“只有河南”不同于山水景区和主题乐园。它以演艺为主,为保证演出效果和服务质量,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演出设备,运营的成本相对较高。疫情防控期间,景区面临着频繁闭园、游客数量减少、运营成本陡增等种种不利因素,运营压力可以想见。
毕超介绍,为在逆境中实现突围,景区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将丰富多元的剧目内容与历史文化融合互动,通过与“非遗”结合的方式打造文创产品;不断打造创新性文化活动,如“麦田里的博物馆”将文化符号嵌入景区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景区服务深入结合,创造新颖的服务内容,如推出“二十四节气服务”创新措施。更重要的是,包括二次消费在内的非门票收入成为景区成长的重要引擎,这就需要景区持续不断地创新。
经过将近2年时间的运营,“只有河南”目前拥有员工1400余人,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开业至今,日均入园游客3000人次左右,长假及周末日均近8000人次。这些数据印证了景区从观光游向体验游的转变是成功的。
调研中,运营方和有关专家认为,这个文旅新“物种”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瓶颈,比如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日常运营成本高,固有产品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等问题。专家指出,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文旅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文旅企业打造知名的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景区应注重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文旅企业的合作,储备和建设一批吸引力、感召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文创融合项目,打造展示河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名片。
洛邑古城游人如织,一柄团扇、一袭汉服,人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歌舞升平的盛唐;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流光溢彩,以黄河文明为根基,以戏剧为载体,中原文化的厚重、悠远展现得淋漓尽致;甲骨学堂书声琅琅,孩子们一句一读,感受中华文字的优美与博大……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邂逅”,古老技艺与新奇创意“碰撞”,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旅文创项目和产品,堪称惊艳。
文,如万卷书;旅,是万里路。二者水乳交融,便是知行合一的“诗和远方”。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强调“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这既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措施,也体现了文化旅游、文化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故土中原,历史悠久、文脉丰厚,素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美誉。广袤中原大地上,自然景观奇崛壮丽、鬼斧神工;浩瀚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蔚为壮观、异彩纷呈。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来,河南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使得一大批优秀的文旅文创产品破“圈”而出。
从考古盲盒脱销、“唐宫夜宴”出圈,到《风起洛阳》“一部剧带火了一座城”,再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推出微信表情包……近年来,通过创意驱动、科技赋能、美学引领、艺术点亮,将“文化放入山水间”,河南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新消费场景、沉浸式体验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一幅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生动的融合发展实践表明:古物“活”起来,创意“火”起来,文旅文创才能真正“融”起来。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中原文化灿若星辰,深沉厚重与飘逸灵动“齐飞”,在悠远历史中铭刻过去,在世代传承中记录当下,也在守正创新中孕育未来。立足时代、贴近生活,用新技术、新理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扩大文化产品的“应用场景”,定能融出更加美好的“诗和远方”,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并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一●2021年12月
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底,文旅文创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广暨元宇宙创造者大赛启动,大赛以发生在河南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知名文旅IP为主要创作题材,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文旅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街区、洛阳市龙门石窟、安阳市安阳古城、鹤壁市浚县古城4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在信阳举行,我省将济源示范区、信阳市光山县、洛阳市栾川县、焦作市修武县的20个村作为首批试点
中国首个非遗美学实验室在郑州揭牌。同时,中国首个沉浸式非遗直播间正式启用
2023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在洛阳举行。我省将每年安排3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基地和课程建设,致力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