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荒漠”变身“生态粮仓” 看沧州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河北沧州地处渤海之滨,盐碱地曾占到全市土地面积的近六成,意味着庄稼难以生长。可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却“逆天改命”变身粮满仓。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长势喜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崔上 摄
——沧州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100.2万亩,培育了旱碱麦专业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
——2022年,沧州旱碱麦总产量22.37万吨、单产223.3公斤,标准化示范区内亩产更是达到370公斤。
时光流转,当年白花花的盐碱地,如今成了绿油油的庄稼田,并孕育出大批产自盐碱地的土特商品。
初夏时节,在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7600亩的旱碱麦田里,满眼青绿,小麦长势喜人。5月11日,习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指出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黄骅旱碱麦的主要品种,我们在旱碱麦生产上的技术支撑作用,总书记给予了肯定。”说起当天见到总书记的情形,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满脸欣喜。
沧州市受自然条件制约,土壤盐碱化程度高。2013年,我国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这里自然而然成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接受采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崔上 摄
“为了改良这片盐碱地,我们在沧州南皮县设置了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采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郭凯告诉记者,盐碱地地下咸水资源丰富,天冷的时候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之后在地表形成冰层。等来年开春,高浓度的结冰咸水最先融化、下渗,也把地表大部分盐分带到地下,等气温回升至零摄氏度,地表结冰的淡水融化,又起到淋洗地表盐分的作用。
为了让粮食实现增产,郭凯和团队成员在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地下室建设了20个装有地下咸水的蓄水池,通过蓄水池调控地下水位,分析不同水位条件下咸水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掌握不同季节、时段浅层地下咸水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对地表盐分的影响。
“盐碱地变身高产田,始终要遵守水盐运动规律,最终目的就是将土层内溶于水的盐碱成分降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说。
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小偃60”耐盐碱小麦“开镰”收割。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 供图
一年多前,2021年10月21日,习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如今,通过“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咸水结冰灌溉、微咸水灌溉等多水源技术已在环渤海地区30多个县(市、区)推广约1200万亩,相比2012年,平均每亩节约淡水60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
“习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我们一定牢记嘱托,继续扎根盐碱地,在耐盐作物品种筛选和利用、盐碱地土壤培肥改良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更多新技术,把旱碱麦产量提上去,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贡献。”郭凯说。
“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这是渤海之滨不少农民对盐碱地的形象描述。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而最近几十年来,历经当地农技人员反复选种与改良,目前主要种植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小偃60和小偃155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正常年景亩产量保持在214公斤上下,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靠着这些小麦新品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后仙庄村民杨东进家的生活也有了改善。他告诉记者,总书记来考察时询问了他家麦子的产量、种地的年收入、全家人的总收入等情况。如今,杨东进家32亩麦子,一亩地产量大约250公斤,净收益二三百元,加上夫妻俩打工等收入,一年下来家庭收入能有9万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不光有小麦在盐碱地中拔节生长,在沧州各地,不同水肥、土壤条件下种植的耐盐碱蔬菜、水果、粮食也是长势良好,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海兴碱梨”。
沧州市海兴县曾是干旱、渍涝、盐碱等自然灾害频发之地。为了根治盐碱地,充分提高盐碱地的种植收益,当地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及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盐碱地高效梨树种植。
“盐碱地富含钾元素,同样的管理模式下,盐碱地长出的梨果比普通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海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晓玲介绍说,海兴碱梨不仅通过了有机认证,还申请了“海兴碱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粮仓满载喜悦,田间生长希望。在全国各地,盐碱地正展露新颜: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棉花、藜麦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加速推广,碱梨、甜瓜等时令果蔬供不应求。这些饱受市场青睐的特色农产品,都来自曾经“寸草难生”的盐碱地。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涂成为沃野良田,“农业荒漠”日渐变身“生态粮仓”。
活灵活现的小鱼,栩栩如生的兔子,让人垂涎欲滴的桃子……走进黄骅面花制作非遗工坊可以看到,经过兑水、和面、蒸制、点头彩等18道工序后,一屉屉面花就露出了真容。
在黄骅,特殊的种植条件,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钾钙镁铁锌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6%。旱碱麦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非常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传统手工面食。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要种得好,又要产得优,还要卖得好。黄骅市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军告诉记者,以前面花是节庆食品,如今走上了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此,他将黄骅面花发展成了文创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的“十二生肖”系列面花,一套仅重450克,最高可卖到60元,年出货量上万套。
“老肥发面、手工搕花等传统工艺制作的面花深受京津地区消费者青睐,每斤能卖到10块钱。”说起黄骅面花的发展,孙建军难掩喜悦之情。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孙建军对旱碱麦面粉进行深加工,推出了儿童、礼品、婚宴、寿诞、生辰、节日、节气和私人定制等创新型面花美食,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客户青睐。
就在两年前,黄骅旱碱麦产品走出河北,走上了北京人的餐桌,由旱碱麦制成的面粉、挂面、馒头和黄骅面花等产品深受北京市民的喜爱,全市形成了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
像黄骅一样享受到盐碱地“红利”的还有海兴县张常丰村。村里开发出了以面粉、面条、面花的“三面红旗”以及牛肉酱、辣椒酱、芝麻酱、黑豆酱的“四缸酱”为主要代表的盐碱旱地农副产品,同时捋出了15种特色农产品,注册了“张常丰”商标。
“在盐碱旱地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盐碱地作物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的模式,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张常丰村党支部书记王明说。
“地变好,能多打粮喽!咱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瞅着盐碱地里正在生长的作物,村民们笑得那叫一个畅快!
一片滨海盐碱地,变身优质良田。为了向盐碱地要粮,为了盐碱地能长出高产的优质粮,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在渤海之滨奏响了新时代的创新之歌,为国家开辟“新粮仓”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寸草不生”,再到一步步突出重围“绝地重生”,昔日的“白花花”,变为如今的“金灿灿”,河北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子,交出了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先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