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10项古代贡品 191项燕赵老字号列入保护名录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日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普查认定经验交流会暨牌匾与证书颁发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普查认定工程,是经河北省委宣传部立项支持的省级宣传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该工程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之一,并为此成立“中国老字号文化研究中心”,委托河北省民协率先在全国实施开展。
工程自2018年12月启动,经过10个月的系统全面普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到目前,我省已普查出古代贡品97项,燕赵老字号475项,经专家委员会三次审核认定,分三批向社会各界公示,包括深州蜜桃、清河绒毯、曲阳定瓷、内丘邢白瓷、中山松醪酒等10项古代贡品,石家庄井陉实打石酒、永年目友砂锅酥鱼、曲阳程氏胡琴、衡水聿缘堂毛笔、唐山刘美烧鸡等191项燕赵老字号列入保护名录,两项共201项。
当天的仪式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老字号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省文联主办,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承办。“这既是河北文艺界的盛事,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盛事。”来石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国民协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民协将老字号普查认定工程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是因为由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老字号不仅传承着精湛的民族技艺,还承载着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中国气派和中国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的、活化的、充满生命力的重要载体。“什么是老字号文化?就是前辈在创建老字号中所形成的店规店训、行规行训,做产品先做人、爱岗敬业,诚信为本、精益求精,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甘于奉献、事争一流等。普查认定老字号,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发掘、保护、传承、弘扬老字号文化,激活老字号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使它们成为致富一方的产业,在当代经济文化建设中放射出更加醉人的光彩。”
井陉许氏抻面、行唐诚昌大枣、深州蜜桃……乍一看保护名录,很多省内网友挺惊喜:“原来我们身边这些吃的用的都是‘老字号’,有的还是贡品。”大家也好奇,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入选“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呢?
据了解,在历史长河中,我省形成了一大批贡品和老字号,它们不但成为历代宫廷首选,也深受百姓青睐。根据河北省民协查阅地方志书和多年田野调查统计,仅散布在河北各县城乡的历代贡品数量大约在500种左右。
此次普查认定工程对河北省“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审核认定条件有9个,包括:拥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合法营业执照的个体、集体等;拥有商标(或字号)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或地域性特有品牌;品牌创立于1966年(含)以前;传承特色鲜明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在地域内有良好口碑;传承谱系(三代以上)清晰,有文字、图片、史料记载或物证遗存等。
河北省“古代贡品”保护名录项目审核认定条件有3项。所谓“贡品”,是指在特定历史、特定地域、特定条件下用特种技艺生产制作的宫廷用品。其传承的技艺与产品必须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和文化传承保护价值;在历代史书和地方志中有明确文字或图片记载;有历史图片、碑刻、牌匾或文物等可佐证的物品。
“每个‘老字号’都是一部书,都有传奇故事。”中国老字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审核认定专家委员会主任郑一民如是说。咱们石家庄的“燕赵老字号”的故事就不少。
井陉许氏抻面第16代传人许会军告诉记者,许家先人许大宽明武宗正德年间携家眷由红河槽到了苍岩山上罗峪村,为了养家糊口学会了当地的面食,曾在苍岩山庙会期间支锅搭棚,做拉面、煎饼、炸油果,从此手艺就一代代传了下来:“改革开放后我父母曾在井陉县城开过面馆,今天有些老人还惦记我家做的面条。”1971年出生的许会军儿时给父母打下手,学会抻面等烹饪手艺,20多岁那会儿他能一次用20多斤面抻出二三十碗面条。现在河北体育学院工作的许会军曾负责学校食堂事宜,他的抻面颇有名气。当时有人称赞说:“世上最好吃是面,面食最好在体院,体院面食是拉面,拉面师傅许家传。”许会军说他家抻面好吃有两个秘诀:“就是食材和手艺,用山泉水和面,抻面需要技巧和体力,可以拉出粗、细、宽甚至空心等多种形状。”许会军继承家里老手艺的同时,也牢记着老一辈传下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祖父母就常说‘自己吃了是添坑里,客人吃了是传名里’,一方面是为了好做生意,另外也是告诉我们先人后己。”如今遇到家里来客、亲人过生日,许会军都会做抻面,“现在机器压面条很方便,但亲手做的还是不一样,味道更好,也更有人情味。我觉着这门老手艺还应该传下去。”
今年内还将公示两批“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项目、为河北老字号和贡品出书……昨天郑一民透露,接下来“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普查认定工程”还将有一系列大动作。
郑一民介绍,今年年底以前还将审核认定两批“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项目。“《河北历代贡品大观》《河北燕赵老字号大观》两本图书已经启动,材料收集已经展开。”同时,入选项目代表人培训班预计明年举办,“将邀请全国专家来讲课,希望通过培训解决三个问题,首先项目代表人重新认识他们守护的老字号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让大家思考策划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动,第三就是把国内外老字号发展的大趋势、典型经验介绍给大家。”另外,还计划筹办京津冀老字号精品展,“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向大众展示河北老字号的风采,唱响河北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