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门·城迹】陶瓷历史在这里延续延续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张家口涿鹿武家沟镇西部,桑干河傍村而过,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东窑沟村,这个以制售陶器为特色的村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沿着村里的古道徐步而行,青砖古巷、陈窑清幽,斑驳的陶片墙、光滑的石板路,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时代变迁、技术进步,但陶瓷窑火生生不息,东窑沟村的陶瓷历史也在这里必将不断延续……
东窑沟村制陶历史悠久,始于汉代,金元时形成规模,极盛于明清。当时家家制陶,陶窑超百座。东窑沟的制陶老艺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陶工艺。产品主要以粗陶为主,工艺复杂,大致经过泥料加工、揉泥制坯、上釉晾晒、装窑烧窑等工序,产品造型浑厚饱满,釉面光亮,做工精细,独具匠心。现在的东窑沟村古建众多,充满明清遗风。因村里侯姓人始终占据多数,所以一直以来这里的制陶人有“泥猴子”的戏称。
现在村里的400多户村民,仍旧大多以制陶为生。村里随处可见的,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房梁、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向世人讲述着传承千年的故事与传奇。
那么陶器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据村里的制陶师傅介绍,制陶的第一步是取泥。根据需要,以经验和眼力选取一块合适大小的泥。为保证和泥力道,让原料精细均匀,揉泥的时候力求揉匀,这个过程看起来像和面,但实际上和泥可比和面费劲。和好的泥非常劲道,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加工,这叫“醒泥”。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中最难的。将陶泥甩在陶轮上,随着陶轮的不断旋转,用手塑形。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加水,能让泥变得光滑,方便塑形。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要加一些热水。塑形主要有撑肚、立膀、挽沿等重要的工序,成型以后,用一根线从泥坯底部把它和下面的泥分割开,把泥坯取下。泥坯做好之后要晾干,一夜之后,泥坯相对坚硬了不少,再用一个薄薄的像刀片一样的专门工具“镟”一下细节,让每个边边角角更精致。镟好之后就到上釉环节,把泥坯放进盛满釉的盆子里,要烧制的容器里外都上了一层釉。装烧这一环节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整个过程要不断看火色,观坯色,发现有变化就要调整火力。开烧以后制陶师傅六、七天都要生活在窑上,直到停火。这套烧陶技艺从古到今并没有文字记载,全靠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在实践中揣摩,得以传承发展至今。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中,古老的东窑沟制陶技艺渐行渐远,濒临失传。2014年,“东窑沟制陶技艺”被列为“涿鹿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东窑沟村被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授予“民俗文化村”。2019年,“东窑沟制陶技艺”被我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窑沟通过建陶艺学校、陶艺博物馆、古陶一条街等发展起民俗旅游。
如今,陶艺小镇游客络绎不绝,周末、节假日天天爆满。陶乡东窑沟成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东窑沟陶艺、民俗文化游成为涿鹿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看点。(记者 白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