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历史溯源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片热土上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等待我们去挖掘。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现在分布着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就来介绍一下23个省、5个自治区名字的历史渊源。
唐朝以山川形势将天下分为十道,后来增加为十五个道,所以省级行政单位为“道”;
元朝分天下为十个行中书省,省级行政单位为“行省”,这也是我们现在“省”叫法的来源;
各朝省级行政单位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有所调整,另外还有一些同等级的行政区域,比如说汉唐时期的西域都护府等。
清朝初年,江苏、安徽同属江南省,康熙年间,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其中“江苏”取自“江宁”和“苏州”,“安徽”取自“安庆”和“徽州”。
江宁就是南京市,徽州就是现在的黄山市,其实安徽的省会原本应该设在安庆,但是建国之后改成了合肥市,看着现在合肥发展得越来越好,安庆人民是不是有一点怨气。
唐朝以浙江(钱塘江)为界,分设浙江西道节度使和浙江东道节度使,但是此时“浙江”是属于地理概念,在行政划分上属于江南东道。
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到了九江突然改东西流向为南北流向,古人将九江到南京这一段区域称为江东和江西,也称为江右和江左。
唐朝时期设立江南西道,宋朝设立江南西路,到了元朝设立江西行省,这是“江西”第一次作为省级行政概念出现,明清延续设立江西省。
汉武帝在两广地区设立广信县,寓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就是现在广东封开县至广西苍梧县之间。
得名自境内“福州”和“建州”。建州就是现在的建瓯,拥有1800年历史,是福建境内最早设置的4县之一,然而现在仅仅是一个县级市,与省会福州相去甚远,不免唏嘘。
北宋设立福建路,“福建”作为行政概念第一次出现,下辖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剑州和兴化、邵武两军,总共8个地方,故称“八闽”。明朝设立福建布政使司,清朝设立福建省。
汉武帝年间,云南等地归入汉室统治,中央在此设立24县,其中一县名为云南县,得名自“彩云之南”。
元朝设立云南行中书省,这是“云南”作为省级行政概念第一次出现,明清两代沿用“云南”之名,还将其境内云南县改名为祥云县,避免混用。
宋朝年间,贵州境内土著归顺,朝廷颁发敕书表扬,其中有一句”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由此得名“贵州”。
宋朝在四川境内共设立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
元朝之前称为吐蕃,元朝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设立宣政院管理,明朝称为乌思藏,清朝称为卫藏,后来定名为西藏,并且设立西藏事务大臣。
西藏由班禅和统治,藏族将两者的居所称为“乌思藏”或者“卫藏”,“卫”的藏文发音与满文中“西方”发音相近,清朝逐渐演变成“西藏”。
明朝都城北京,河北地区直属中央,即北直隶,清朝为直隶省,民国时期恢复为河北省。
元朝之前,因为山西位于黄河“几”字的东边,所以被称为河东,如唐朝的河东道,宋朝的河东路。
周天子以陕原(河南陕县)为界,以东称为陕东,划拨给周公管辖,以西称为陕西,划拨给召公管辖。此时“陕西”是地理概念。
宋朝设立陕西路,元朝设立陕西行省,明朝设立陕西布政使司,清朝设立陕西省。
元朝之前,甘肃地区被称为陇右,甘凉等等,元朝设立甘肃路,隶属于宁夏行省,后来直接将宁夏行省改为甘肃行省。
明朝将甘肃行省和陕西行省合并为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再次拆分为陕西省和甘肃省。
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对于帝国新拓展的疆域统一称之为新疆,包括现在的新疆部分地区,云南部分地区,贵州部分地区等等。
清朝晚期,左宗棠左公收复新疆,上书慈禧极力要求在新疆设省管辖,奏折中提到“他族逼处,故土新归”,所以定名为新疆。
得名自境内的青海湖,和西藏一样,元朝由宣政院管辖,明朝由朵甘都司管理,清朝设立青海办事大臣,民国以“青海”为名建省。
党项人在此建立政权,国号为“大夏”。蒙古征服西夏颇为艰难,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过程中驾崩。元朝建立之后,特地设立宁夏行省,寓意“西夏之地永远安宁”。后来改称为甘肃行省。
清朝,作为龙兴之地,由盛京将军管辖,清朝晚期改称奉天府,这就是“奉系军阀”的由来。
宁古塔将军的驻地原来在宁古塔城,后来修建吉林城作为驻地,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光绪年间设立吉林省。
整体履历与吉林相同,先是由黑龙江将军管辖,光绪年间设立黑龙江省,沿用至今。
清初,较早归附的漠南蒙古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后来归附的蒙古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但是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内蒙古不同。
其实,每一个地名并不像文中叙说的那么云淡风轻,她们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从大一统走向分裂,再从分裂走向大一统,从故土沦丧到光复天下,每一步都是中华儿女的血泪与光辉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