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到1968年河北省会几次变迁为什么说保定的牺牲最大?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1949年到1968年,河北省会几次变迁,为什么说保定的牺牲最大?
从1949年到1968年,河北省会历经几次变迁,最终设在石家庄市,这几次变迁也对保定市和石家庄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省会的变迁对保定市而言就是一柄双刃剑,省会入驻保定市后,对解放初期的保定市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保定市的城市发展步伐。但是省会的每次迁移必会牵扯到保定市,省会两次从保定市迁出,都给保定市留下了很多问题。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会的变迁历史,不难看出,从河北省成立之初河北省就没有把保定市作为省会的决心,更谈不上发展保定市的意识。
1956年河北省的经济刚刚有所恢复,保定市的省会地位刚得以稳定,就开始动起了迁移省会的念头,并把目标定在了石家庄市,只是后期由于资金困难,迁移计划才不得不搁置一旁。
1966年省会从天津市迁回保定市,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许多省直机关还没有全部从天津市迁到保定市,又开始商议把省会迁到石家庄市。
诚然,省会驻保期间对保定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保定市的政治地位,但是省会的反复搬迁更给保定市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保定市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反观石家庄市,虽然省会的入驻给石家庄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历史较短,结果城市的发展缺少压力和动力,省会功能无以发挥,以致长期以来未能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并且在石家庄市后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也没能发挥出省会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因此,尽管把省会迁到了石家庄市,但是迁来之初石家庄市的发展历史、城市规模等都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的各项职能,又不得不大搞建设,以尽快完善石家庄市的省会职能。
与保定市和石家庄市相比,天津市的发展相对比较独立。在1958年河北省会决定由保定市迁入天津市时,天津市人民是反对的,认为这样会影响天津市全国性大城市的地位,为此天津市委宣传部还特意向全市市民印发了《关于天津市并入河北省建制的宣传材料》,呼吁全市市民积极拥护的这一决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省会在天津市期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天津市的发展。省会迁津当年,河北省从预算中划出720万元建房款,列入市总预算的‘其他支出’,同年又安排1.66亿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市,占当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5.76%。1959年财政部追加河北省迁津行政基建投资400万元,也多投向了天津市。
省会在天津市期间所建的许多高等院校大部分也都留在了天津市,如河北财经学院、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等。河北省现在唯一的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虽然划归河北省,但现在校址仍在天津市。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提出后,再次把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而保定市由于距离首都较近,区位优势相对比较明显,保定市也在努力建成京津保区域的中心城市。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市,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努力提升自己的省会功能,增强省会的辐射带动能力,向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的目标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