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百年前珍贵图谱串起充满烟火气的民俗

2023-05-23 05:38分类: 北京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多年来,全国90%以上大中型城市中心区域和1000余家县城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近期,广东、山东、辽宁、福建等多地发布消息,部分区域在特定时间段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你知道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寓意是什么嘛?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是放爆竹,正月到来,爆竹有驱除妖气、迎接吉祥之意,本来放在火里燃烧竹子,使其爆裂,发出响声,后来为火药所取代。在北方点五发“二踢脚”(点火以后先响一声升上天空,然后再响一声),然后再点“挂鞭”(大约有一百发鞭炮,挂在长竿子上,连续爆炸),然后再点上三发“二踢脚”,当场开始接神的仪式。所谓接神就是迎神的意思,迎接从天上下凡的诸神。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请参照第45页“祭祀灶神”),各家的灶神升天,报告这一年人们所做的善恶之事。元日这一天,迎接灶神和诸神从天上一起下凡。举行这个仪式是为了忘却旧岁的一切,迎接充满希望的新年。

  迎接诸神的院子里,摆着供桌(接神桌),上置诸的像。这些神像俗称“老佛”,一般是把众多神像印刷在纸上,重叠在一起,故称“百分”(亦称“天地爷”)。将这些神像放在桌子上,摆上贡品,点上炷香,主人身穿礼服下拜。这时将安置的老佛取下,主人将其与纸元宝一起焚烧。接神仪式结束后,接着是拜灶神,拜家庙,拜父母。神前的贡品―蜜供―是面粉做的点心,堆积成宝塔形。此外还有水果、馒头、肉等贡品。另外,彩色印刷的八仙、石榴、元宝等装饰物也一同摆上。这些装饰物―供花―年底在街头开始出售,这也是热闹的正月的景物。

  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撤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麫,阡张至元宵罢,乃焚。

  阡张就是在三四寸的纸的两端剪一些豁口,不要都剪,要留有余地,将其抻拉后,就可以变成连续不断的一张纸。这是在天地间往返的梯子之意。而“冥钱”就是日本的六道钱的意思,在纸上印刷成钱币的形状,有的像元宝那样打几个孔,为了让死者在阴间幸福地生活,在佛前或墓前烧掉送钱,亦称“纸钱”。唐末吴融的诗(《野庙》)里唱道:

  天地神、灶神迎到家后,先到家堂拜祖先之灵,然后拜父母,恭贺新年。家堂亦称家庙、祠堂、家祠等,有钱人家在宅第内或宅第外另建一栋,以作为安放祖先灵位的祠堂。穷困人家则在家中保存祖先牌位,有事时取出祭祀。正月在家堂悬挂祖先的画像、族谱等。没有家堂的人家就挂在堂屋。主人穿上礼服,带领全家人在像前跪下行三叩之礼(请参照第85页“男女揖拜请安”)。族谱是一个挂轴,按照顺序排列画着牌位,牌位上写着列祖列先的姓名。在北方,清代的功臣之家多有颇具规模的家庙。在南方,有相当门第的人家也造有颇为壮观的家庙。一族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分家、末家的人首先要参拜这里。

  迎接天地诸神的接神仪式结束以后,拜四方之神,是因为这一天喜、贵、福、财的四柱神在四方的某一个方位,所以出门烧香、放爆竹、遥拜,祈望得到好运。这时就将除夕贴在门缝上的封纸撕掉,手持火把或灯笼走出门外,这叫“出行”。这一天也有特意到寺庙去朝拜的。接神、开门、出行是年初热闹的习俗。

  冯骥才先生曾说,“我们一直没有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民间文化,这是最要害的一条。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不过好在,一百年前民国的一位画师,已经将中国的传统民俗,悉数画下来了。收录这些民俗传统的书籍,是一本叫《北京风俗图谱》的书。老舍、陈平原、冯骥才、扬之水等大家都读过,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比如扬之水老师说:“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北京风俗,我所知道这是唯一一部”。

  书中一百余幅彩图广泛反映了民间传统活动、婚葬祭祀仪式、生活用品、服装食物、娱乐、戏剧、技艺等民间习俗。其中很多礼俗,是现在的长辈们也不能尽知的。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不一般”的风俗都有哪些。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崇文门外“十七间半”与曹雪芹的故事

下一篇:永定河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