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被美照亮灵魂的人”——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04-12 17:13分类: 北京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于2023年4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

  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首先发言,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贺绍俊、程光炜、郜元宝、张柠、张学昕、谢有顺、张莉、饶翔、黄平、丛治辰、李松睿等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总编辑李红强,《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等嘉宾作为主办方代表参会。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艺术家们》是冯骥才近些年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展开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呈现了同时期艺术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恢宏图景。这部长篇小说是冯骥才酝酿二十年、精心修改七稿、跨越五十年的心血之作,也是他表达个人美学理想、展现艺术心得感悟的澎湃之书。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在新时期,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和他们;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苦苦地寻求突破,自我救赎。《艺术家们》所写所思,是一代人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大时代社会图景的真实见证。

  会上,评论家们的研讨集中在文学如何展现艺术思潮、艺术观念如何文学化、历史如何进入文学与艺术、作家的责任与使命等重要母题,充分肯定了作者的文学探索与创新,肯定了作者以艺术家内心探索展现时代变迁的新视角以及文学功力。《艺术家们》以独特的群体画像,见证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也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篇小说,看完之后我确实被深深打动。首先要讲的是,这是一部写得非常轻盈、灵动、浪漫,而且非常好看的一部作品。好小说有很多,但让我看得很感动的作品中,《艺术家们》是非常突出的一部。我感动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为作品当中的人物故事而感动,第二我为冯骥才主席作为“80后”作家,能够拿出这么一部既好看又耐读的作品,在艺术上还能保持这种状态以及这种表现力,令我尊敬也非常感动。

  作品名“艺术家们”是一个复数,重点写了三位艺术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就是写了一个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人生。如果说楚云天是一个主角,其实罗潜和洛夫是楚云天的另外两种人生,小说中有一个“一人三面”或是“三人为一人”的设计。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特殊群体,可以说是一个极少数人的群体,但是通过这个群体,作品却为我们映照出长达半个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的剪影,整个社会的变迁,尤其是文化思潮的变化,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真实和非常丰富。作品既写出一群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坚守,同时也写出时间、历史,包括文化、艺术思潮这些变化,给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包括他们的艺术观所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既有升华,有转型,也有扭曲,也有无奈。作品从艺术及艺术家们的生存状况这个角度,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社会和时代的窗口,而且是一个极其具有穿透力的窗口。

  非常荣幸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能够参与承办这次会议,我本人是1980年上大学,上大学读的第一批当代文学作品就有冯老师的作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批中短篇小说,像《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还有后来八十年代中期陆续读到的很多小说,像《三寸金莲》《神鞭》,特别喜欢《意大利小提琴》。从我们读书时就久闻冯老师的大名,我们也知道冯老师是第一批参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重要作家,也是深度介入民俗文化小说运动和寻根文学运动的作家,应该说是最早具有民俗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视野的作家,是具有很高艺术趣味的、很高艺术素养的作家。

  冯老师写出《艺术家们》这部长篇小说,是符合冯先生一贯的写作习惯、写作逻辑的一部长篇小说。我觉得这部长篇小说非常重要,他是通过一批艺术家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所代表的文化人的心灵史。也透过他们的艺术生活,透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洞见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所以这部作品非常值得讨论。

  《艺术家们》这部长篇小说,冯先生酝酿了二十年。从开始写作到最后完成,他精心修改了七稿。冯先生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主线,展现了当代艺术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恢宏图景。我们的编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2020年10月,《艺术家们》面世。在疫情给出版行业带来严峻考验的艰难时期,这部长篇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作品出版后,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好评,登上了各类好书榜单。

  《艺术家们》是一部承载了冯先生很大艺术野心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当代艺术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艺术家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见证。对几位艺术家不同命运的书写,既为小说增添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也让小说的艺术张力陡然增强。人物塑造历来是冯先生小说写作的长项,在《艺术家们》这部小说中,他的这一长项得到了充分发挥,楚云天、洛夫、罗潜等个个形象鲜明。小说对商业浪潮冲击下艺术界的乱相的书写,对艺术家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解剖,则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精神和自省意识。在当代,除了同时活跃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领域的冯先生外,很难有人能够驾驭这个题材。《艺术家们》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这部小说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艺术家们》也是人文社近几年来当代文学出版上的重要收获。

  首先请允许我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表达对冯骥才先生的敬意,从《铺花的歧路》到《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到现在的《艺术家们》,我都是书籍的购买者和读者。诚如冯骥才自己在创作中谈到,我们似乎只需要把耳闻目见如实说出,就比具有想象力的古代作家叙述出来的更动人心魄。作为读者,冯先生的创作打开我对生活的认知,更让我在迷茫、孤单、自卑或者灰心时找到人生的价值感和方向感。

  其次我代表《当代文坛》杂志向冯先生表达致谢,《当代文坛》自2019年开设一个年度选题叫“非虚构文学研究”,这一选题的起因是2018年9月我有幸到西北河西学院参加冯骥才非虚构研讨会,听到冯先生的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的讲座。这个讲座启迪了我,回到成都后我立即启动非虚构文学研究。

  在我看来《艺术家们》打动我的不仅是冯先生一以贯之的美学精神,更是冯先生集毕生生活经验与洞察力提供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路径,楚云天集中体现出艺术的理想和坚持,呈现一个时代的壮阔。最后我一定要表达的是对冯先生批判和反思精神的致敬。

  2020年《艺术家们》出版,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谈了这部小说与我们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小说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大革命”时代,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大家都很贫困,但是这三个人在他们的沙龙里面每天谈艺术,完全生活在别处,在另外一种精神空间里面。但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物质生活发达、丰富了,饱暖解决之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三个人开始分裂了,洛夫对商业化的时代很有兴趣,但最后他自杀了;罗潜沦落到社会底层以后,最后丧失了艺术上的才能;楚云天保有他的赤子之心,这个精神贵族从贫困的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内心追求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冯老师也没有把楚云天作为一个完人来写,他除了和隋意的二人世界非常美好,他也有个人的私密生活,在写个人私密生活的时候作家也没有用非常道德化的方式去评价他。所以冯老师对人物世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最大限度的认知,是他文学世界之所以万花纷呈的基础和条件。

  这部小说的篇幅,只有23万字,我觉得冯老师选择了一种适可而止的自我控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是对读者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是一个作家选材的能力和书写能力。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我们要想把一条长江大河说清楚,把几个拐弯的地方说清楚这条河就讲清楚了。所以选择视角,包括故事、人物,确实都显示冯老师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和智慧。

  《艺术家们》是一部只有“大冯”才能写得出来的小说,写这部小说不仅需要文学的天赋,需要具备小说叙述的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艺术的天赋:需要具备绘画的能力,具备敏锐的艺术感,这两点大冯都具备。因此他能写,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写作中间能够将这两种能力都发挥的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就是通感。我觉得大冯在文学与艺术(主要是绘画)这两方面的双重审美修养和能力,使他轻易的将文学与艺术的审美打通,充分展现出通感的艺术魅力。

  这部小说还是一部为天津这个城市而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天津的几位艺术家,故事也主要发生在天津。大冯对天津充满感情,他写出了对天津这个城市的认识,在他的笔下天津的城市之魂就是艺术。此外,这部小说是通过三位艺术家的艺术经历,描写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变迁。在这种描写中间大冯坚守自己的艺术观,并在小说中非常坚定地倡导自己的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自由精神,艺术的心灵性和精神性。

  这部小说最可贵的就是真实地写出当代艺术历程,写出这个艺术历程中艺术家们是如何去追求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小说最后一句话是“你给我带回来的还有明天”,这句话不仅是楚云天的情感表白,也是大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乐观的期待,也是他对艺术家的自由精神和艺术个性的一种热情的呼喊。

  很敬佩冯老师,最近一些年八十岁左右的老作家焕发青春,不光冯老师,像王蒙老师、徐怀中老师,他们在晚年都能写长篇小说,这非常令人惊叹。我发现冯老师八十岁了还越写越好,而且冯老师这部小说写的感情还这么饱满。

  冯老师这代人最熟悉的还是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这是最能够体现他们艺术本事的地方,无论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还是他能够给予我们这些人、或是很多年轻人一种教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大时代,在那个特别时期人心是单纯的,到了资本时代以后人的感情就很复杂了。冯老师小说中那些纯真情感的描写特别打动我。一代一代的作家有不同的使命,作家可能只适宜截取某一个段落,让自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能给人一种启发。在《艺术家们》中,冯老师写出了生活的启示录。

  《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文学性、艺术性,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很隔膜的东西,是过去时代的特色。当然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一个悖论,难道过去是好的吗?一生致力于反思,从伤痕出发反思文学的冯骥才先生,他大概不会是这样一个怀旧的作家,这里面有怀旧的痕迹,可是他有他对于历史的、对于“过去”的责任和使命,他要把三个不同的时代给写出来。

  在《艺术家们》里面,前、中、后三卷,冯骥才先生有更高的野心,他要把整个三个时代的更大的过去写清楚,这一点考验一个作家的胆魄。因为要准确描写一个时代,讲出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那是很可贵的,同时也得照顾到更多人群对这个时代的感觉。比如他写到严冬将近、万物萌动的七十年代后期,那是一个压抑匮乏的时候,但是他在小的圈子里,或者稍微宽阔一点,在社会生活的某些角落,他已经有一种玉帛之气,新的东西将要开始,旧的东西何时结束,也许很多人还看不到头,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他抓得很准。所以对这三个年代的把握,我更倾向于这个作品的主角就是年代。尽管写了很多精彩的人物,男主人公、女主人公,但是对于时代的影像的雕刻,恐怕是他更多关心、更多用力的地方。

  我一直是冯老师的读者,也觉得冯老师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宽厚的长者。我自己看冯老师,不完全讨论一个作品,其实也在讨论这个人,他除了写作也画画,写小说,保护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所以我们惯常所说的“作家”两个字很难涵盖他。我觉得他更像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文人,就是有创造精神,同时也有文人的情怀、文人的风骨。

  所以我第一个想强调的是,冯老师是一个有情怀、有体量的作家。为什么强调体量?因为冯老师给我的一个很深印象就是有大的情怀和大的体量。我们每个人一生可能都在跟自己的“小”搏斗,这个“小”不完全包括鲁迅笔下的皮袄下的那个小,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那种小趣味、小格局、小算计、小聪明。因为冯老师有这种大的体量和情怀,所以才能跨出个人的本位主义,真正地对话于时代。

  第二,冯老师是一个自在自得的艺术家。刚才讲《艺术家们》本身就像艺术品,语言的速度,文词的考究,场景的优美,包括在意蕴上的留白,它本身就有艺术品的特质,所以他没有重在讲故事,其实这些人物身上有很多故事,但是他没有作为故事的奴隶,也没有刻意制造很多尖锐的冲突,总体的叙事写得比较散淡自由、自在自得,而这恰恰是现代小说的写法。

  最后一点,我觉得他是心里面有着暖意和希望的作家。他写了一群艺术家,但是这些艺术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灰暗、脏乱,或者喧嚣的东西,而是整个小说充满很敞亮、很明亮的精神色彩。心里面没有美就写不出美,没有爱也写不出爱,没有理想就不知道理想为何物。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伤痕累累的,假如没有谅解,没有宽恕,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光,也不可能有前行的力量。所以我也特别珍惜冯老师在他的作品中这份谅解、宽容、温暖和希望的东西。

  一本厚厚的《艺术家们》,冯老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写这样一部长篇?他肯定有一种东西耿耿于怀,有一种东西放不下要表达出来。他要解决人在不同的时代,艺术家在不同的时代的梦想、追求,以及所有的呈现,要表达一种跨时代的、超时代的,属于艺术家自己独有的东西。

  在《艺术家们》中,冯老师通过艺术家的人性,表达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真正保持纯粹的东西,有他自己的人格体系。无论怎么动荡,在时代中,他的人性、他的存在的理由、他所依托的,是他的艺术,艺术也是他的生命。这是冯老师用这种方式书写艺术家的灵魂史,从这里我看出冯老师强大的内心激情和叙述的冲动。此外,冯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另一个文本,是他的写作发生到现在,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创作到今天,他一直在追逐着,他自己的艺术理念也在不断升华。他对小说的理解,没有技巧,但表达一种强大的朴拙的诗意,纯粹可能是冯老师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灵魂层面的东西,这是冯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大的财富。

  一个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它的每个部分都具有我称之为全息性,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每个情节和细节的设置,以及人物性格的安排是完整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整体性。一个作家写长篇小说,有时候写、停、写、停,如果没有强大的对词语、形式和精神的控制能力,在写作中气息就会断。阅读《艺术家们》时,整个过程里面气息没有断,叙事语言连贯,说明它的完整性、全息性保留非常好,这一点感受是非常强烈的。

  这部小说的第二个特点,它是由一个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人写出来的,它超越以往解决物质匮乏的故事。解决物质匮乏的故事不需要有太多的文化,你只要认真写。但要解决精神问题,靠硬写是不行的,他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文化涵养,古今中外包括宋元文人画都有理解,才能写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演变史。精神演变史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内在线索,他用的是精神生活的形象化的方法,把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形象化为故事,处理的是物质生活的形态和精神生活的形态怎么艺术化的问题。所以这部作品就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我们描述一个时代,除了物质生活的演变,个人的成长史,物质生活的演变史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成长和演变史,在这个小说里面做得非常好。

  对于我来讲,《艺术家们》是一个关于我们时代的超凡脱俗的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之歌,而且冯先生用“艺术家们”这个主题浓缩他几十年来对艺术的重新理解和认知,把这些认知全部浓缩在这部作品里面,让你读的时候心有戚戚。有三点是我最想表达的:

  第一,这部作品是一个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冯骥才先生其它的作品,包括《俗世奇人》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世情写作,但是在这里你会看到他做了心灵的减法,文学的减法,用清华老师很著名的说法,他其实写的是艺术家的心灵投射,他去掉很多东西,他不是完全写实的,也不仅仅是怀旧的。他是充满心力的几十年来对艺术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浓缩的艺术思考,要勾勒的是中国四十年来艺术的发展史,通过这样的一个艺术思考,他思考什么是艺术。

  第二,在《艺术家们》中,冯先生重新挖掘出天津作为艺术之城的气质。天津的文化底蕴是在五大道那样的地方,它一直走在前列,但是五大道又跟资本、殖民文化连在一起,所以它很多时候被忽略和忽视。冯骥才先生重新挖掘这些,他用这种沉思照亮天津的艺术气质,进而使天津文学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第三,在写《艺术家们》这样的作品的时候,首先面对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刚才说的是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同时也需要一个艺术形式,所以前、中、后卷这三个部分里面有他自己的主题,比如前卷是“荒原上的野花是美丽的天意”,中卷是“闪电从乌云钻出来”,后卷是“被美照亮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其实在这样的写作里面他用了非常和谐、充盈的艺术形式,而且用这种艺术观点去凝聚的时候,他采用一些特点,比如艺术观和女性之间的对位,一个人的三种可能性的对位。所以他用美的方式重新去写艺术家们的生活,这个形式是特别有意思的。我给自己的发言起了一个题目叫“被美照亮的灵魂”,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今天的长篇小说领域气质卓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一个作家面对被美照亮的灵魂的时候,他用美的方式去讲述,实际上也代表他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艺术家们》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我个人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一方面这部作品是文学与生活的交织。刚才多位老师都谈到《艺术家们》这部长篇有本原,有冯老师的生活原型。另外一方面打动我们的是对生活的超越,就像冯骥才老师谈到的,他不回避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写这样一个故事无疑充满挑战,我个人做一点非常粗糙的概括,我觉得在高度不浪漫的时代,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写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就像冯老师之前这些年的工作一样,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要保护文化遗产,所以冯老师的写作确实有一种很高贵的不合时宜。

  此外,进入到小说的具体写法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怎么写浪漫的故事,或者怎么进入到灵魂内部讲述人物,难度非常大。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很喜欢直接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某某心想”这个词在今天的小说中非常罕见,各个文学期刊、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中很少有作家敢于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展开写作。冯老师以他多年来沉甸甸的积淀的文学技法,给我们呈现非常饱满的典范,我们如何进入到人物内心,怎么写出人们灵魂的高贵。无论怎样,冯老师多年来的写作已经构成当代文坛一笔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笔文化遗产也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来思量。

  《艺术家们》不只是一部写画家创作的作品,我从主人公楚云天的前两部力作以及和易了然合作的《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看到了伤痕文学和寻根文学的影子。对画坛的书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学的书写,当然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书写。这三卷故事表面上看描写的是“艺术家们”的变迁,实际上写的是五十多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迁,也让人看到了冯骥才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触及,包括中国要以什么样的文化和民族姿态与世界接轨的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楚云天当然是令人激动的人物,在今时今日还有人写艺术家、写楚云天这样的人物是很重要的。隋意这个人物也非常重要,因为小说当中反复讲到隋意不懂艺术,但是有很好的悟性,一方面体现对楚云天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她把她的生活打扮得很精致。这个人物身上,冯先生向我们说明一点,真正的艺术不单单是黄山黄河,回到人们当中去的农民工,也在生活中为艺术培植土壤。

  冯先生的《艺术家们》是用小说的形式发表他的艺术宣言,去表达他的艺术观,表达他最高的艺术理想。艺术有它的危险道路,它其实是一种献祭,需要个人非常大的诚信,冯先生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通过小说的形式发表艺术家的宣言,除了在小说中有精妙的关于艺术的纯粹的哲思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人物塑造和人物与时代的关联去表达的。他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完全执着于他自己的艺术,最后因为艺术的探索,在太行山的高山坠崖身亡,完成用生命对艺术的献祭。

  此外,关于艺术的纯粹性、无功利性,这也是冯先生在这部小说里面要表达的他的艺术观。我们看到这些艺术观有特别熟悉的感觉,当然冯先生表达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艺术观、艺术理想,同时也表达一类人或者一代人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理想,这其实有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这当然带有冯先生他们这一代人的情感结构或者艺术构型的特色,但这样的艺术观怎么面对此后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中国艺术、中国文化滔天巨变,在小说中我看到更可贵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艺术家对于他所执着的那样一个艺术观、一种多少年不变的坚守的纯粹。这是打动我的地方。

  我读《艺术家们》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们今天很难看到一部小说这么直白地表达作家的艺术观念,同时他采用的形式类似于十九世纪比较流行的成长小说,从一个人的青春时代开始写,写到晚年。这样一种小说形式在今天很少有作家会去选择。读到前卷,给我一个直观的印象,有一种青春文学的感觉,那种青春感特别强烈。同时在前卷中,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细节特别丰富,这个细节丰富表现在画面感很强,不光是对画本身的描述,同时写了很多比如像艺术沙龙的小屋等,这些都在小说中通过特别丰富的细节构造,让读者印象深刻。

  我也读了冯老师的自传。很多自传的细节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小说中,我感觉它的细节和所要表达的观念之间构成非常匹配的关系,这造成小说的阅读印象非常饱满。什么叫观念和细节的匹配?前卷中的人物,在生活中只有艺术,除了艺术几乎没有。田雨霏爱的是楚云天这个人吗?可能也不是,她爱的可能还是他所代表的艺术家的气质,楚云天对田雨霏的好感可能也是爱上这个女孩子身上对艺术的感觉。所以这部分我感觉冯先生表达的艺术至上,对于艺术无限投入的观念,和小说的情节、细节之间构成非常匹配的关系,给读者的印象是很饱满的状态。

  冯先生在《艺术家们》中一直在探索,在我们这段历史进程中艺术的真精神是什么。他的小说的最初部分,“三剑客”关系非常好,但外界的环境还是有些禁锢,这个时候艺术无疑起到他们精神支撑的作用。再往后,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家有一种东西在失去,就是高贵精神;有一种精神在浮起,那就是卑贱意识。卑贱意识和高贵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重要的阐释概念?代表着高贵意识的是楚云天和高宇奇,当然高宇奇甚至是楚云天的一个偶像。卑贱意识是探索被资本控制的这些人的精神品性,比如对财富的过分追求。洛夫这个人物就体现了这一点,他本来是很有艺术追求的,可是随着时代的洪流,他的艺术与商品结合太紧密,影响了他的创作力发挥,这也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在我看来,关于高贵意识、卑贱意识等,放到历史的大变革中进行思考,也是关于人的自由、人的创作性的思考。所以从思想层面讲,这个作品还是非常深刻的。

  作者冯骥才先生首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与会议主办方的由衷感谢。他说,作家写东西跟生命本能的要求一样,都是希望能“活”得越久越好,“永在”才好。如果一个作品的生命能够延长,它一定有延长的资本,这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本身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也就是它的审美价值;另外一方面是离不开评论家的再解读。所以各位学者今天所说的,一定会影响到他的下一部作品。

  其次,冯骥才先生说:“我到现在还有很强的创作的感觉,还好,我对文学艺术的感觉没有丢,还很容易被感动,还会因为感情用事经常做傻事,还是这么一个状态。我还在思考,文化遗产抢救的事我还要做,要把学科建起来,同时,我还要写作。今天大家的发言对我很有帮助,我从内心真心的谢谢诸位。”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下一篇:代表委员说丨全国人大代表吴华侠:建立国家级“老字号”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品牌发展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