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历史情结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城市的国际化,是北京的命运,也是中国很多大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国际化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却是可以选择的。梁思成当时的建议,从今天看就应该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是很不幸,历史并没选择那样的一种思路。今天的北京,包括很多中国的大中型城市,再甩开一些,包括国外的许多大都市,从城市面貌上看,彼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遮天蔽日的高楼、拥挤的交通、大型或超大型的超市、到处可见的立交、密密匝匝来去匆匆的人群。这些是城市国际化的结果,也是国际化的表征。与之相应,作为古老的城市的标志,像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天坛、北海、长城、后海甚至胡同等等,也被商业化、旅游化了。
人都需要归属感。对于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北京在历史之中独特的地位、独特的历史遗存,以及历史所酿造的京味生活的独特风韵,才是她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有了他们,北京这个城市才具备情感意义和生活意义。而北京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只不过是中国乃至世界许多类似的城市共同经历的事件。于是,北京人的骄傲,开始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京味生活的刻意强调之中了。灰瓦绿树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成了一些人着意品味的理想生活场景,四合院于是成了最理想的居所。胡同文化、京味相声、京戏、京式装束、京片子、京味小说、二锅头涮羊肉等等,成为这个群体自我认同的标志。可以断言,随着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脚步越来越快,这种自我确认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传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更要传承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一些古城之所以在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原有的味道,原因就是城和建筑都在,但生活和人却没有了。城市的发展,怎能以割裂城市的文化和情感传承为代价?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拥有丰厚文化内涵的历史古城,不在留住城市历史印迹上做文章,却在求新、求快的城市建设中,甘于被模式化,让城市的特色荡然无存。
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说得好,每一座城市都有责任去确立自己的文化定位,紧紧把握城市的历史根系,千方百计留存住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忆,让那些城市的人文标记与有形的建筑物一起共存。
区划合并,使得名称上最具京味的两个区(宣武、崇文)的存在成为历史。不知道这种合并对北京的城市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这仅仅意味着更大范围的老城区改造的统一协调,更多的老街区、四合院被一栋栋高楼大厦所替代,那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呀。北京难道不应该在属于“现代的”和属于“世界的”之外,有更多属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自己的“北京”因素吗?城市是有性格的,甚至城市的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都葆有着某些独特的性格。这种性格的确立,可能需要几百年,而毁掉它,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