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北京人文徒步:觉醒年代 民国北平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追忆喧嚷动荡的20世纪初期的生活,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夕阳中城楼下的骆驼队,还有在街道间穿梭往来的洋车夫......
它既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也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想北平》,还是杨沫的《青春之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民国时期的北京还远远没有被人遗忘,它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
当初,改变历史的那些人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五四大街29号,“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它现在的名字。
因全部用红砖红瓦建成,故称红楼,这里有着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有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辜鸿铭等等民国大师们的墨香。
1916年,蔡元培被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当时的北大,派系林立,风气败坏,教授和学生们不学无术,只知道打麻将、逛窑子。很多人都说北大完全没希望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接过了重担,立誓要彻底改造北大,并且以北大为中心,推动全国的教育改革。
蔡元培到北大的第五天,就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应该“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这一下子,确定了大学的独立精神,也为全国的大学教育确定了基调。
1917年初,在蔡元培的邀请下,陈独秀带着他的《新青年》,从上海来到北京,并加盟北大。同时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文科各系的综合系主任)。有了蔡校长和北京大学的支持,《新青年》进入高速发展期。
此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掀起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陈独秀率领他的《新青年》也四处延揽人才,不但请来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胡适,还通过钱玄同邀请了鲁迅出山,此外还有高一涵、刘半农、李大钊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
胡适的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号召发动“文学革命”,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除了《新青年》的几位同人编辑之外,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编外作者都积极供稿,《新青年》的销量与日俱增,成为当时最受青年们追捧、喜爱的报刊之一。
此时,一场新文化运动,正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新青年》为阵地,蓬勃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最后通过一场“五四运动”,威震全国。民国时期最浩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就此开始。
民国时期的北京遗留有很多,名人故居也不胜枚举。但这一段历史和遗迹,作为解读民国北京的游学教材,也很有意义。
说起新文化运动,必然绕不开一个人物:鲁迅先生。先生的思想和影响力,恐怕已经超越了文学、革命的范畴。
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一个胡同尽头,有一座醒目的大门,里面是一处宽敞的大院,院中就坐落着一座两层的鲁迅博物馆,一侧则是他当年在北京的旧居。
这座旧居,是鲁迅先生用北大的薪水自己购置的一套四合院,房内是先生生活的陈设。
鲁迅博物馆内陈设之系统、精细,以及整体规模,可能会让大部分初到这里的人惊讶——上下两层,按照时间和先生各地辗转的顺序,重要史料和物品、照片一一梳理和陈列,让我们对鲁迅生平、以及他所经历过的中国近代,都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城历史研究者侯仁之先生在其著作《北平历史地理》中写道:既到北京而后,那数日之间的观感,又好像忽然投身于一个传统的、有形的历史文化洪流中,手触目视无不渲染鲜明浓厚的历史色彩,一呼一吸都感觉到这古城文化蕴籍的醇郁。它不但诉诸于我的感官,而且诉诸于我的心灵,我好像忽然把握到关于“过去”的一种实感,它根基深入地中。这实在是我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最伟大的一课历史教育,是我平生所难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