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三个文化带的文化精髓与保护传承创新

2023-04-12 05:10分类: 北京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凝练了北京旧城以外的文化遗产,对于建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当前,需要把握好三个文化带的文化精髓,做好保护与传承,并实现三个文化带的文化创新。

  【摘要】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凝练了北京旧城以外的文化遗产,对于建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当前,需要把握好三个文化带的文化精髓,做好保护与传承,并实现三个文化带的文化创新。

  【关键词】北京 三个文化带 保护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随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化趋势的加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迈入了新时代,由单体文物的保护发展到全市域内的文物整体保护,综合考虑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并且涉及推动京津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2015年北京市文物局提出了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的保护利用规划,并写入了2016年初的《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实施“两线三区四带”工程,其中“四带”是长城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京西近代工业遗产带。2017年6月,北京市将西山文化带修改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突出永定河文化的重要性。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正式发布,也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三个文化带高度凝练了北京旧城以外的文化遗产,与旧城中轴线形成对应关系,对于建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推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北京湾”是三个文化带的自然地理基质。北京西枕太行山余脉,北依燕山山脉,两座山脉在关沟处交汇,使北京成为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东南开口的小平原,侯仁之先生曾引用美国地质学家Bailey Willis的生动描述称其为“北京湾”。 这一独特的地形空间对北京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三个文化带的自然地理基质。山脉不仅是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而且还隔开了传统的农耕区域和游牧区域。两个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基础上发展成为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两座山脉发源或发育了今天流经京津冀地区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等。北京小平原就是这些河流冲积的结果。因此,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突出地反映了北京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北京历史文脉发展的重要承载体。

  北京都城地位是三个文化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阶段是三个文化带快速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时期。“天子守边”是中国古代择都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拥有关键性的地缘格局和战略地位,“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从辽金到明清,北京作为都城的地位不断上升变化,每个朝代都在推进营造运河、西山和长城的历史文化景观,文化层层累积,便形成了文化相连的带状区域。

  三个文化带有效供给了都城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都城的发展、人口的繁盛使北京城面临着大量的各项资源需求,三个文化带则承担了水源、粮食、木材、石材、煤炭等各项资源的输送任务,对都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供给。北京旧城中轴线是集中展现皇权至上的独特文化景观,所以,三个文化带与中轴线相凝结,体现了最为核心的文化精髓。

  三个文化带的保护与利用,需要推进区域化保护和网络化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线成片的整体保护,尤其是关注文化景观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并且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遗产的区域化保护。单体文物的原真性需要与周边历史环境协调一致,所以区域化保护成为必然的趋势。遗产区域需要与遗产保持历史风貌的一致。所以,三个文化带的保护发展规划需要考虑保持其当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历史风貌相统一,特殊区域可以作减量规划,彰显特色文化,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化遗产的网络化保护。三个文化带的文化遗产之间具备内在的文化相关性,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或文化脉络相关的文化遗产需要集群式展示和利用,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带之间基于共生的历史文脉,也存在网络化的联系。如历史上运河漕运供给长城、皇陵等地驻守军士,运河与长城在文化上也是密不可分的。

  传承都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核心文化精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首都的发展对京津冀区域内合理利用、分配各项资源,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都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文化精神与当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整个区域协同发展这一趋势具有高契合度,我们应当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延续北京城市文脉,促进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保护观念,科学评估文化遗产复建的必要性。三个文化带中相关文化遗产的复原或复建,其必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行认真科学的评估,必须有严谨和科学的保护规划内容,避免出现未经科学评估和学术考证的复建方案,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破坏文化遗产的现有状态。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坚定文化自信。北京作为首都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就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对三个文化带进行文化创新,发挥其引领作用。

  治理体制的创新。要改变原来对于文化遗产的单向管理思维,创新国家文化遗产治理体系,综合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力量,共同对三个文化带进行保护与利用。根据运河、西山和永定河、长城等独特的文化景观,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体制,发挥其对于全国的引领作用。

  文化功能上的创新。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就要对北京的三个文化带进行功能上的创新。发掘其文化内涵,将其历史功能转移到满足现代首都发展的需求上来。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依据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围绕首都文化的建设,重点发挥三个文化带的游憩休闲、文化创意、会展节事、生态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等功能。

  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北京三个文化带与天津、河北省文化相近、血脉相亲,可以将文化带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打破京津冀行政区划的界限,创新区域协同保护与发展模式。三地基于文化特色,可以充分考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上的合作与交流。发挥首都文化核心的区位优势和引领作用,扩展三个文化带的空间尺度,依靠京津冀地区腹地构建全国文化中心。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GC140)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王长松、马千里:《基于地名变迁的北京村落时空分布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7期。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余场展现多元茶文化活动将亮相2023北京茶博会

下一篇:北京文化2020年度亏损772亿 上年同期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