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上的“三场暴雨”一场比一场怕人民间说不是好兆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0年,长江流域的雨涝灾害基本上算过去了,现又轮到北方人体验“雨季”了。气象部门已预警,今天(8月12日)早晨至夜间,北京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并伴有雷电、大风,预计为今年入汛以来北京最强降雨过程。
暴雨是北京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北京有较多暴雨涝灾记录,始自元朝。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从元初公元1271年(忽必烈至元八年)至2000年,这730年里,暴雨洪涝灾害占332年,约2年一遇;其中重灾123年,约6年一遇,由此可见,“暴雨成灾”对北京来说,并非罕见。
古人记载暴雨天,习惯称为“霖雨”、“淫雨”、“骤雨”、“大雨”,明以前则称为“水”。如辽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二月,南京水”,这里的“南京”就是今天北京,又称“燕京”、“析津府”,相对上京和中京而言。“南京水”,意思就是北京暴雨成灾。
北京有记录的最早暴雨,大的就能吓死人,大雨一连下了一个多月,昼夜不停。具体时间在西汉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燕坏民宅八千余所,杀三百余人。”
这场暴雨直接导致300多人死亡。不过有学者考证,这条记载不准确,这次暴雨应该发生在汉水沿岸,不是燕地。而后来北京所下暴雨洪灾,所造成的灾难,比这严重多了。
如唐德宗李适主政的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秋,“幽州平地水深二丈,涿、蓟、檀、平等州皆深丈余。”
这场暴雨不只北京受灾严重,河南、河北均因暴雨成灾水,各地被大水冲走、淹死的有2万多人。
就北京城而言,历史上因暴雨造成的城市水灾也非常多,如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六月,北京城连下了五天暴雨,昼夜不停,连宫门都淹了,水深数尺,不少房子都被雨水泡倒了,北京城西南隅情况最糟糕。
因为雨水太集中,桑干河(永定河)决口,为防洪水倒灌入城,北京外城所有城门全部关闭,并在城门后屯土密封。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为明朝使用最长的年号,从公元1573年起,一直使到朱翊钧死去的那一年——公元1620年,前后长达48年。自然,朱翊钧也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万历年间,有记载的北京大暴雨引发的涝灾就有14次。最为严重的,有这么三场暴雨,下得人心里发毛,一场比一场厉害,一场比一场怕人,当时民间说不是好兆头——
六月初一(丁巳朔,阳历6月26日)下暴雨,一直到九月才结束,天天下雨。这场暴雨下了多长时间,网友可以算算。后果是,“洪河溢,田禾殆绝”,导致庄稼颗粒无收,朝廷只好税粮蠲免。
万历五年不只北京遭灾,南方也闹灾。当年六月,今苏南、上海一带大雨连着下,导致“寒如冬,伤稼”。这种“寒如冬”现象,太离奇了,《明史·五行志》记载下了这一严重的气候反常事件。
可以说,万年五年是万历年间最让中国老百姓心慌的一年。不仅仅气候反常,还有不寻常的天象。
这年十月初五(阳历11月24日),天空西南方惊现彗星。彗星是古人眼里的“扫帚星”、“灾星”,彗星的出现更加剧民间对“灾年”的恐惧。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从人文视角描写了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人和事,揭露日益腐败的朝政。这一年确实值得写写,扫平倭寇、痛击鞑靼的爱国名将戚继光死了,而最终夺走大明江山的满清人,则在这一年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完颜部,真族崛起。
看看万历十五年京城的暴雨,也是非常不好的征兆。六、七月间,“顺天府风雨陡作,冰雹横击,大雨如注。”突起的暴雨,夹杂冰雹,大量房屋因此倒塌,房压死人,水淹死人,帝都成了人间地狱,用时文人话来说,是“颠连困苦,惨不忍闻”。
京城重灾,城外灾更重:通州大水、怀柔秋涝、密云大水、顺义大雨……“溺人民无算”。
幸好万历皇帝做了为君应该做的事情,命令顺天府仔细调查、登记灾民,予以求助。受灾户每家“给银五钱、米一石”,家里有受伤的则多补助,每人给“给银七钱、米七斗”。
郊外活不下去的灾民全都涌进了京城,官府城内多个地方设“煮粥处”,租下空房子,给前来就食的灾民安身,让灾民得到了暂时的温暖。
雨水倒灌京城,把长安街都淹了,最深处有一丈多,各衙门都泡在深水里,即所谓,“雨潦尽灌京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这么大的雨,持续这么长时间,造成“内外城坦坍塌二百余丈”。能把紫禁城的城墙都泡倒了,暴雨造成的水灾真是太大了,倒掉的房子、淹死的人“不可数计”。
雨停三天后,城内的洪水都没有消退,正阳门、玄武门内,“犹然奔涛汹涌,舆马不得前,城堙不可渡”。
整个京城都淹了,皇帝住的地方都泡在水里,可想万历三十五年这场暴雨多么大,灾情有多严重!
史家有一观点——“明实亡于万历”,这是从皇帝政事荒疏,从人祸之角度,来解读历史的。
就气候而言,万历年间的老天也不眷顾朱翊钧,气候也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变坏的。
现代气象学家考证,从万历年间起,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小冰期”,处于热带的广东也有了真正的冬天。如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广州如北方一样,下起了鹅毛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