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北京有哪些奥妙?历史地理学专家唐晓峰:三条大道在此汇合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无论是古时候的皇都还是现在首都的位置选择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仅要考虑到这地的地理优势还有考虑这地的经济发展,从古至今,
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有了860多年的历史了,从元朝第一次正式成为首都,到1949年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出席代表一致举手通过将定都于北平的决议,并改名为北京。
等古老繁华建筑都证实了北京一直以来是首都的不二之选,那为什么北京会被选择为首都?定都北京有哪些奥秘?
,还有一面是向渤海倾斜的华北平原,这致使北京的气候宜人,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全年降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夏季,这使夏天不会很闷热,冬天也不至于很寒冷,很适合人民居住和农作物的种植。
另外,北京地处冲积扇的位置,地势相比于周围地区更高,在春夏等季节的大暴雨不会蓄积在北京,避开了洪水的干扰。
,分别是北运河、泃河、拒马河、潮白河、永定河,这五条大河流分工明确,承担着不同的用途:北运河主要用于泄洪,分流着北京大暴雨时大部分的水量,在古时被称为“御河”;沟河主要是用于水力运输,是平谷与外地通商的唯一航道。
拒马河主要用于灌溉农作物,每年可灌溉农作物2万公顷以上;潮白河主要供人民日常生活饮水,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永定河孕育了很多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一部分用于防洪,这五条大河流满足了北京运输便利和以及北京人民日常饮水的需要,让北京虽身处内陆,但也不缺少水资源。
这三条大道分别是通往蒙古高原,中原地区和东北平原的,这三个地方的面积都很大,而北京就是这三条大道的汇合处,这使得蒙古高原,中原地区和东北平原到往北京的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蒙古高原在古时生活的都是游牧民族。
而中原地区和东北平原本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地方,地势优越,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北京从古至今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来自这三处的军事力量都先后在北京定都并开始建立政权,而中国的大陆七大军区基地有一半位于北京的附近的三大地,所以一旦北京遭到进攻,
在古时主要用于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各朝各代都对长城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修缮。
特别在秦朝还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21196.18千米,有着“万里长城”的美誉,将中国十多个重要的省份包围在其中,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传言,长城上有很多的瞭望台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敌人并做出抵抗。
北京的三面环山和万里长城的包围,虽然很多人都对北京有很大的觊觎,但北京的优越的战略位置,使北京相对于其他城市相比,
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说:“北京城的建设从元朝就开始建立了,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7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而且还有紫禁城和等繁荣的建筑都保留的很好,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更彰显了中国的繁荣昌盛。
,而蒙古高原,中原地区和东北平原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种植业,畜牧业和能源蓄积十分发达。
蒙古高原面积有200万平方公里,不仅包含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还有蒙古国的全部地区,以及俄罗斯南部的地区,蒙古高原如此大的面积,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15万公顷的森林。
北部的河流和湖泊里有50多种不同的鱼类,还富含煤,铜,萤石,金,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的说法,先后经历了20多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长,建都数量最多的地方,狭义上的中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河南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东北平原的土壤十分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的粮食生产就占了中国全年粮食生产的三分之一,东北平原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油就是东北平原最多的自然资源,著名的大庆油田就位于东北平原,除此之外还有煤炭资源,黄金等。
北京作为通往这三个地区的汇合地,这三个地区的各种资源都汇集在北京进行分拣运往世界各地售卖,经济也发展得十分迅速。
,促进北京的经济发展,加上北京的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本身优势,使北京成为了中国首都的不二之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