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话风俗——春节的年文化_四九城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2017年的春节是:2017年1月27日。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二十三,祭灶官”,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又称小年。按照中国传统民俗的说法,从这一天起,就开始“过年”了。
“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天,中国民间有送灶、祭祖、扫尘等习俗。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
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用关东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线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天津市民俗专家尚洁说,最初的灶神“着红衣,状如美女”,是个漂亮的红衣女郎。后来,又说灶神是昆仑山上的“种火老母之君”,她专门管理人间住宅,记下每家人的善恶,夜半上奏天庭。后世觉得种火老母比红衣女郎更持重而富有亲和力,便渐渐用灶神奶奶取而代之。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在民间的神祠中,也常有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并肩而坐。但这却让后人错误地理解为,灶王奶奶是为灶王爷创造的配偶神,而非灶之主神。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为了除旧迎新,中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过小年”不仅是汉族的习俗,满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个节日。满族和汉族一样,在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和打扫房舍,而蒙古族这一天则是“送火神”,布置蒙古包内外,给骏马备新鞍、扎红缨,把放上哈达的牛羊送给亲朋好友。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寓意团圆的汤圆,是一份很有年味的传统食品。“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人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北方不少地方过年都有吃烩菜的习俗,烩菜就是把白菜、粉条、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葱、香菜以及其它佐料熬成一大锅。吃的时候,一人一碗,其香无比。
农历岁末最后一天的晚上为除夕,我国众多民族共有的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除夕守岁,千年流传。南方的团年饭“年夜饭”、“宿年饭”、“年根饭”、“合欢宴”等等,好吃的大菜应有尽有,北方必有饺子,称之为‘“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具有团圆和甘美,庆丰收、贺岁迎新等多种含义与文化品位。
礼馍,花糕的一种,不同于普通的白馍,虽然可以食用,但主要是用在人生礼仪和各种节日活动中,经过劳动妇女们的精心捏塑、蒸制及敷彩,赋予了很神圣的品位,它与婚姻、生育、寿丧、祭祀、节日等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寄托着人们的尊崇、祈愿和古老的哲理及传说,充满着人伦亲情,连结着人际间的情谊。用于婚姻嫁娶活动中的称为喜馍、花糕;用于生育祝贺的称为指望馍、枣花馍;用于寿丧习俗的称为祝寿馍;用于祭祀习俗的称为供馍、礼馍等等。它的造型、配件、装饰、色彩与礼仪和节日活动的要求相一致,多为寓意吉祥,祝福平安、祈盼健康的内涵。
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佛教在中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每年腊月,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腌制腊肉和灌香肠,以备过年待客之用的习俗。我们腊肉、香肠食用方便、美味、容易烹制、容易储藏。新年临近,香腊和肉肠早早就展开阵势,占据了超市肉制品的大半地盘,很多顾客走到我们跟前,总要犹豫一下,选择腊肉还是香肠呢?在同一货架上的腊肉和香肠就此展开了一场“年货争宠战”。
腊肉:每年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开始腌制我了,所以取名“腊肉”,我独特的风味是其他肉制品所没有的。过年待客时,我是难得的既方便又美味的食品,您只要在锅里将我轻轻加热,就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了。另外,煎、炸、烹、炒,我是七项全能,只要您能想到的做法,我几乎都能胜任。
香肠:我的杀手锏是营养,除了美味外,人们更看重我的营养价值。制作香肠一般是用猪肉中的五花肉,所以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您还可以根据您的爱好,选择牛肉肠、鸡肉肠等。现在我的口味也日渐丰富,除了五香味,还有香辣味等。
特别提示:腊肉含盐量较高,容易引起人体内水钠滞留,高血压患者少吃为宜;香肠脂肪含量较高,肥胖人群不适宜过多食用。
专家提醒:选择腊肉时,要选择干燥、没有异味、色泽正常的,很多个体作坊制作腊肉会加入硝酸盐类增加肉的色泽,这样的腊肉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所以最好到正规超市、商场选购;购买香肠时一定要看保质期,消费者购买商场自制的香肠时一定要确认制作时间。香肠一般呈现正常肉的粉红色,如果颜色过度鲜艳则可能含有色素。
年糕是我国春节传统的民间食品,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守岁、压岁钱、庙会、年夜饭……过去的几千年中,传统的春节民俗绵延至今,并通过自下而上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人们内在的情感需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这些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
“昨天的时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民俗,今天我们很多尝试性的东西,如果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遵守,必将成为明天的民俗,成为时代所赋予的心意。”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学专家高巍总结了近十年来大家伙认可的、成型的十大新民俗。我们不妨跟随他的思路,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新民俗”。
每年的除夕之夜,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几乎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第一选择,也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一份“过年”情结。从1983年开始,春晚陪伴着中国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除夕之夜,春晚辞旧迎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守岁”方式。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春晚是对传统守岁习俗的调整,甚至是一种削弱。”高巍说,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特殊时辰,在传统习俗中,除夕当天老人着正装领子孙祭拜祖先,然后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家人需围坐在炉火边守岁,辞旧迎新。
“古时候守岁有两层内涵,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守岁的风俗,既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又是对新年寄予的希望。”高巍指出,但是,这个守岁的风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渐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民看春晚这一新风俗的兴起。
“看春晚之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感受年节的快乐,但可能亲情的沟通就相对少了。在全民看春晚的同时,如何让亲情的沟通得到适时的延续,值得探讨,毕竟春节最重要的主题是团聚,是亲情的沟通。”高巍说。
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高巍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去拜年大多亲自上门拜访或互赠贺年片等形式,东家进西家出、七大姑八大姨的,在春节期间走上一圈,让人们在这种走亲访友中体会年节的祥和、热闹。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近几年来,春节期间以短信、微博或者电子邮件拜年日渐成为主流。
“但不少受访者表示,拜年短信的内容原创少,大多千人一信,缺少温情和有针对性的话语,让人感觉新年的祝福有点对付。”
高巍建议,用短信等新形式拜年,发送的内容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把心底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创作原创短信,就能达到诚心诚意拜年的效果。
买年货、品小吃、赏民俗要想寻年味,还得逛庙会。高巍说,在北京地区,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已经恢复了三十多年,除了以京味儿为特色的传统庙会,现在的庙会活动还出现了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具有观赏性的特色项目,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如天坛、地坛的祭天、祭地表演,朝阳公园、欢乐谷等的洋庙会等。此外,近些年来衍生出的像金源燕莎、东城区文化馆、丰台区文化馆等室内庙会形式,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
“像天坛每年的祭天仪式,都能吸引二三十万人前去现场观礼,带给人很大的震撼。因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今天人们去庙会已脱离了吃与凑热闹的低层次需求,更希望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春节有“开门爆竹”的说法。高巍说,爆竹的起源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过,近几年来统计发现烟花爆竹的燃放量逐年减少,去年有一个统计显示除夕到初一全市共清扫出烟花爆竹垃圾共计1400多吨,相对于前年减少了950多吨。
“一方面是花炮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燃放爆竹带来的伤害不可避免,所以很多人对春节放炮的热情大大降低,但根本上反映的是市民的文明意识在日渐提高。”
高巍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很多市民有意识地减少燃放量,应该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陋习,有改进的必要。
近年来,在外吃年夜饭已渐成时尚。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以辞旧迎新之名,全家男女老少围炉而坐,其乐融融。“方便、省事儿”是许多人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主要理由。
高巍说,传统意义上的年夜饭,其实从腊月初八全家人为年节准备食物就开始了,一家人为一顿饭忙碌,以至于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都要留到年夜饭当晚,这种企盼和参与的乐趣正是年夜饭的意义所在。
“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家庭还是更愿意在家吃,那种亲情的沟通和创意,那一口家的味道,才是年夜饭真正的诉求,年夜饭中有家味、年味,更有民俗味。”
高巍说,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如果中国的春节已经随着国人在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而跨越了国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们喜爱的节日。在美国、菲律宾、新加坡、巴黎、伦敦等地,中国的春节被定为合法节日,春节期间洛杉矶的唐人街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创造节日喜庆的氛围。
“中国年走向世界有利于借鉴国外先进的年节文化,同时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按照习俗,吃过年夜饭,就发压岁钱,这是孩子们新年最盼望的礼物。高巍说,压岁钱又叫“压祟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这一传承千年的习俗,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
“和传统习俗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近些年来在不少城市兴起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春节期间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既能表达感恩之心,这也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尊重意识。”
高巍介绍,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在生命教育越来越缺乏的现代社会,让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春节本来应该是不远万里回家团圆的日子,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新民俗。
高巍说,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日渐增大,借助春节长假出去放松一下是很多人的选择。虽然说春节期间的休闲娱乐也是其中一大主题,出去旅游并没有违背过年核心的诉求,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春节传统的团圆主题是一个冲击。
“和休闲娱乐相比,感恩是春节更加重要的主题。在辞旧迎新的时间点上,如何处理好春节期间亲情的表达和出门旅游,即自己乐和全家乐的问题,这是每一个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或者可以在旅行中带上长辈一起,或者分一段时间旅游,分一段时间回家陪父母,这也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过年回家,体验亲情,是在外漂泊的年轻人的企盼。而家中父母则希望,年龄渐长的子女早日带回“另一半”。为了应对父母关于婚姻大事的嘱咐和唠叨,近些年来,在春节期间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要租友回家过年的大多是一些’剩女‘或’剩男‘,这些人每年回家几乎都会面临被相亲、被催婚的境地,一些自尊心强,又怕父母不开心的’剩男‘、’剩女‘,于是才租友回家。”
高巍说,租友回家过年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在婚姻方面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新一代和老一代在婚姻和生育观念上的差异。其实作为父母亲,应该给予子女在婚姻问题上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为他们创造条件,帮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车票难买、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常常阻止了外地打拼年轻人回家的脚步。于是,不少异乡儿女们有了一个新的选择:接父母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这些年来,“反向过年”--父母们选择到儿女们家里过年的新年俗悄然兴起。
“反向探亲其实是一种低成本的过节方式,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从根本上彰显了农耕社会以根为归宿或者大事要回家的理念,实际上,春节最大的意义是一家人能够顺利团聚,共享天伦,在哪儿过年其实是次要的。”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