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文化中国看巴蜀】重庆红岩重汽博物馆的时代记忆

2023-04-12 14:03分类: 重庆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华龙网集团联动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重磅推出“文化中国看巴蜀”主题宣传,走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线市(区、县),用文化的温度和细腻的镜头,全景式展现川渝两地的城市品质和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大丰大足,谓之曰“大足”。提到重庆大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闻名天下的石刻文化。殊不知,大足还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里,8000余件文物、文史、文献资料、工业遗产,见证了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浓缩了工业文化的时代记忆,书写着红岩重汽的使命和荣光。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见跃动的时代音符。红岩重汽的故事,还得从三线建设说起。

  196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引进法国贝利埃重型汽车技术在四川建设重型汽车基地。

  1965年10月,我国第一座重型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现重庆红岩重汽)在四川省大足县开工建设,来自宜宾、济南、长春、南京、北京等全国各地的4000余名科研机构人员、专业技术骨干,来到大足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启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石培平是原四川汽车制造厂车身分厂厂长。回忆起当年的奋斗岁月,他依然激情满怀:“国家一声号令,我就从济南来到重庆大足,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重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66年6月15日,红岩CQ260在四川汽车制造厂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重型汽车的历史。随后,红岩CQ261诞生。

  近60年的岁月洗礼,名扬天下的红岩重汽,为大足奠定了中国“重汽摇篮”的坚实根基,书写着时代的使命和荣光。

  2021年9月30日,一座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爱国主题教育基地于一体的新型博物馆——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在重庆市双桥经开区建成开放。

  在红岩CQ261展区,生动诠释着“不负使命、无愧时代”红岩重汽的责任和担当。

  重庆市双桥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邱斌说,建设博物馆的目的在于“展现历史,寄望未来”,将三线建设通过实物呈现,让大家知道红岩重汽的辉煌岁月。

  除了红岩CQ261,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的4000T液压机,也见证了我国工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台液压机重达500吨,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于1972年安装在川汽厂,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工业遗产。

  在博物馆的文化墙上,“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一块块珍贵的牌匾是对工业文化、三线建设的最好传承和印记。

  谈及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原四川汽车制造厂生产系统党支部书记胡帮玉的脸上写满自豪,那些老物件还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尽管退休多年,那一段承载着奋斗诗篇的岁月,早已镌刻在她的心里。

  邱斌说,未来,大足区将尝试把大足石刻、五彩稻田、龙水湖、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连成一条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游客不仅能够体验大足靓丽的风景,还能感受大足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紧跟时代浪潮,与重庆华龙网集团携手,启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将以融媒体、全形态、多矩阵传播为手段,打造重庆首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红岩重汽云上博物馆。

  红岩重汽云上博物馆建成之后,将使博物馆的线上+线下游览有机结合,让文物“活”起来,为游客开启一种全新的体验,足不出户感受红岩重汽的时代使命和荣光。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放时间、门票、地址

下一篇:“一座城、一首诗、一瓶酒” 2020诗酒文化节盛大启幕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