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之三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3年3月8日,由青年曲艺家袁国虎根据同名传统评书改编,并自导自演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在山城曲艺场首演。主创者在节目单上写道:“是评书,恐怕有些离经叛道;是话剧,或许是在故弄玄虚。”这个作品站在曲艺和戏剧的边缘上,“小心翼翼”地“大胆尝试”,展现了重庆青年舞台艺术者的闯劲儿。无论从艺术立意,舞台呈现还是观演交流上,这个作品无疑都充满着话题性。我们这组评论文章的撰写者,既有专业评论者、高校师生,也有普通观众,以期从各个侧面,共同讨论这场有趣的艺术探索。
《李顺盗墓》是袁国虎老师亲自操刀,主持改编的实验评书剧。他大胆创新“评书剧”的新形式,并交织融合戏曲、谐剧,力求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从而把一个听觉艺术转换为综合艺术。形式上他创新评书的表现模式,内容上他守正创新,以传统评书为本,麻辣味的重庆“言子儿”为辅,融入近年来的流行元素。真可谓是大雅大俗完全结合,纵向继承不泥古,横向发展不媚俗。
探究评书之缘起可以溯源到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据《成都通鉴》记载:最早的四川评书,是在市井搭棚设台,台上置一上书,说书人手扬折扇,退开弓步,讲述将帅交锋、两军对垒、吼喊厮、短打擒人,给人以筋响骨炸之感。正可谓是“一方醒木惊四座,一柄折扇舞风华,一杯茶水荡潮涌,一张手巾遮云霞”。追溯其历史不难发现属于口头艺术的评书,既简单又困难。其简单在一人凭一张嘴,辅以醒木、折扇、手帕等道具就可以表演,其难就难在如何用语言开拓出一方天地,其间需囊括书中的故事、说书人的观点、展现书中角色的动作等。正如曾令弟老师言:“一开口就要表现‘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忧恐’,既要说出人的内心,还要与时代呼应,鞭笞假丑恶,褒扬真善美。”。
那么评书与评书剧之间的距离究竟在何方,笔者认为破题关键是剧。何为剧?像话剧、舞剧、戏剧,它们均是由演员(角色)通过身体、对白、舞蹈等方式表演或呈现故事。那么《李顺盗墓》是如何凸显“剧”的呢?第一拓宽舞台,增设演员:书桌竖放,以它为分界线将舞台划分为两个表演区。刘寒霜饰演李顺,王启龙饰各色杂角,说书人游走在两个舞台时空之间,时为戏中人与李顺言语交流,时置身事外讲解演员内心及行为。舞台上还配以提示性图片和背景墙来增强舞台的分场感,它们与评书的书中年代相契合,虽开拓舞台区域但不与评书本体割裂。第二注重故事的情节性。作为剧,就需要将故事情节、人物冲突、书中角色设置得饱满丰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因此《李顺盗墓》注重事件的相互穿插,抓住主要情节桂仁离世,以他的离世对李顺带来的打击引发种种事件为故事插曲,最终展现李顺自我的成长,由此完成故事的起承转合。
尊重传统是守正创新的基石。评书的评是评议、书是故事。评是评书之精髓,根据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引经据典,评人、评事、评理;书是评书之要素,故事起承转合,跌宕曲折。因此夹叙夹议成为评书的基本程式。在剧中为了更好地呈现夹叙夹议的基本程式,袁国虎给予说书人穿梭舞台时空的特权,让他介入式地参与到角色表演当中,同他们展开交流甚至偶尔的搭档演出,使得说书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置身其中。譬如李顺拿了王婆婆的碗准备逃跑,为了转移婆婆注意力便指向说书人称他在呼喊你,此刻说书人融入戏中成为“袁大爷”。又当角色内心波涛汹涌时,说书人便会走到戏外,担负起必要性说明的职责。
在遵循评书的基本程式之外,袁国虎老师开始融合多方力量,杂糅一齐造就其创新的两大特点:虚拟性及现代性。传统戏曲和曲艺艺术都是虚拟写意的,评书也不例外。传统四川评书会透过说书人的口头表述、身形动作来讲述评书中的故事,但人们对于评书故事本体的想象会被束缚在有限的言语表达及肢体动作中。此部实验评书剧正是着重强调“演”来调动观众感官,从而使观众愈发沉浸在评书剧中。第二场吊脚楼栈房前,李顺得知桂少爷的死讯,前往衙门口去看桂少爷。看到桂少爷时,他悲痛欲绝,其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破灭时的痛苦和绝望演绎得生动传神,但舞台上并没有演员扮演桂少爷。又如张彪抬尸首去乱坟岗时,其抬起来的重量感及吃力感都透过演员的“无实物表演”传达给观众。舞台上的虚拟性丝毫没有减弱观众的“感同身受”反而通过演员到位的表演更让观众沉入至评书剧中。此外虚拟性还交织在时空之中。张彪抬尸首去乱坟岗时,演员走出舞台,从另一端入场就实现了场景(空间)转变、第七场荒山坡和第八场乱坟岗之间,说书人说了一句:天黑了,灯光配合变暗便实现了时间瞬移。观众便在这虚实结合、真假难分之下沉浸在评书世界中。
《李顺盗墓》的现代性主要在舞台设计、故事互动及元素使用三方面。其一大开舞台区域,革新以往较为封闭式的舞台设计,将木桌竖放,凳子朝向观众,说书人甩扇、蹬凳,敲醒木等系列动作均在观众面前完成,无形中拉近了距离感;其二故事设计上也增设互动感。譬如第三场衙门口张彪要抬尸首至乱坟岗,演员随机邀请一名观众上台同场演绎,此举将舞台、文本区域拓宽到观众席,进而邀请观众走入评书世界;其三元素使用,它不仅融入了重庆“言子儿”还紧跟时代步伐融合了谐音梗,时代热点词汇。此举让传统评书焕发年轻光彩又不失重庆本色,不仅符合老年受众的风格又贴合年轻观众的喜好。
于是,秉承着守正创新原则创作的《李顺盗墓》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汇集多方元素,将评书舞台、故事世界皆敞向观众。观众通过精心设计好的互动环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及贴合受众风格的语言艺术一步步深陷至李顺的故事之中。深陷其中的受众不再觉得醒木是故事与现实的提示声,而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戏中戏的引路铃。
如何让评书这门传统艺术在岁月磨砺中历久弥新,不仅是袁国虎一直关注并不断思考的问题,更是传统艺术皆所面临的问题。根植于巴渝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及红色历史就为评书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此次《李顺盗墓》便用麻辣味的对白、地道的重庆方言以及现代流行化词汇做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剧里说书人不断介入式地跳入剧中成为剧中人,与戏中的其他人有趣互动;一会又跳出角色化身为局外说书人,成为带有“上帝视角”的百科全书。在《李顺盗墓》中袁国虎给予说书人高度的亲切感,同时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对白和评论中多次加入重庆“言子儿”(重庆一种幽默的方言表达)、谚语、歇后语及现代性词汇,将近几年在脱口秀中爆火的谐音梗也融入了评书剧中。如此一来它在形式上不断丰富着受众的视野,也在不断交替变化的角色转换之间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更在言语风格、内容上做到老少咸宜。但实验评书剧的症结又在此。传统四川评书多面向中老年受众,真正的年轻受众相对较少。此次实验评书剧是通过守正创新的方式吸引年轻受众,才延出剧的形式、演的角色、流行的唱词。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年轻人的注意力,但这份注意力又能持续多久呢?在现代化浪潮中,观众的注意力既不稳定更不持久,可如何让作品引来一波又一波的注意力是传统艺术均在面临的问题。同时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必将有到底是“守正”还是“创新”的疑惑。就好比评书,它的受众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但评书必然会在时代发展中出现现代性的元素融合甚至转变,那么是维持原有流量池还是拓宽流量渠道,这成为一大难题。《李顺盗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创新之作。它保留大量重庆特色文化的文本内容下融入现代性元素,从而达到守正创新的目的。但固有受众能否接受此种新形式,出于“第一次吃螃蟹”心理的年轻人是否会因为一次观赏愉悦的经历进而喜欢上评书这门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传统艺术,这均是未知数,这也正是大批匠心传承人们怀着担忧不断尝试和深耕的事业。
2023年3月8日,由青年曲艺家袁国虎根据同名传统评书改编,并自导自演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在山城曲艺场首演。主创者在节目单上写道:“是评书,恐怕有些离经叛道;是话剧,或许是在故弄玄虚。”这个作品站在曲艺和戏剧的边缘上,“小心翼翼”地“大胆尝试”,展现了重庆青年舞台艺术者的闯劲儿。无论从艺术立意,舞台呈现还是观演交流上,这个作品无疑都充满着话题性。我们这组评论文章的撰写者,既有专业评论者、高校师生,也有普通观众,以期从各个侧面,共同讨论这场有趣的艺术探索。
《李顺盗墓》是袁国虎老师亲自操刀,主持改编的实验评书剧。他大胆创新“评书剧”的新形式,并交织融合戏曲、谐剧,力求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从而把一个听觉艺术转换为综合艺术。形式上他创新评书的表现模式,内容上他守正创新,以传统评书为本,麻辣味的重庆“言子儿”为辅,融入近年来的流行元素。真可谓是大雅大俗完全结合,纵向继承不泥古,横向发展不媚俗。
探究评书之缘起可以溯源到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据《成都通鉴》记载:最早的四川评书,是在市井搭棚设台,台上置一上书,说书人手扬折扇,退开弓步,讲述将帅交锋、两军对垒、吼喊厮、短打擒人,给人以筋响骨炸之感。正可谓是“一方醒木惊四座,一柄折扇舞风华,一杯茶水荡潮涌,一张手巾遮云霞”。追溯其历史不难发现属于口头艺术的评书,既简单又困难。其简单在一人凭一张嘴,辅以醒木、折扇、手帕等道具就可以表演,其难就难在如何用语言开拓出一方天地,其间需囊括书中的故事、说书人的观点、展现书中角色的动作等。正如曾令弟老师言:“一开口就要表现‘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忧恐’,既要说出人的内心,还要与时代呼应,鞭笞假丑恶,褒扬真善美。”。
那么评书与评书剧之间的距离究竟在何方,笔者认为破题关键是剧。何为剧?像话剧、舞剧、戏剧,它们均是由演员(角色)通过身体、对白、舞蹈等方式表演或呈现故事。那么《李顺盗墓》是如何凸显“剧”的呢?第一拓宽舞台,增设演员:书桌竖放,以它为分界线将舞台划分为两个表演区。刘寒霜饰演李顺,王启龙饰各色杂角,说书人游走在两个舞台时空之间,时为戏中人与李顺言语交流,时置身事外讲解演员内心及行为。舞台上还配以提示性图片和背景墙来增强舞台的分场感,它们与评书的书中年代相契合,虽开拓舞台区域但不与评书本体割裂。第二注重故事的情节性。作为剧,就需要将故事情节、人物冲突、书中角色设置得饱满丰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因此《李顺盗墓》注重事件的相互穿插,抓住主要情节桂仁离世,以他的离世对李顺带来的打击引发种种事件为故事插曲,最终展现李顺自我的成长,由此完成故事的起承转合。
尊重传统是守正创新的基石。评书的评是评议、书是故事。评是评书之精髓,根据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引经据典,评人、评事、评理;书是评书之要素,故事起承转合,跌宕曲折。因此夹叙夹议成为评书的基本程式。在剧中为了更好地呈现夹叙夹议的基本程式,袁国虎给予说书人穿梭舞台时空的特权,让他介入式地参与到角色表演当中,同他们展开交流甚至偶尔的搭档演出,使得说书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置身其中。譬如李顺拿了王婆婆的碗准备逃跑,为了转移婆婆注意力便指向说书人称他在呼喊你,此刻说书人融入戏中成为“袁大爷”。又当角色内心波涛汹涌时,说书人便会走到戏外,担负起必要性说明的职责。
在遵循评书的基本程式之外,袁国虎老师开始融合多方力量,杂糅一齐造就其创新的两大特点:虚拟性及现代性。传统戏曲和曲艺艺术都是虚拟写意的,评书也不例外。传统四川评书会透过说书人的口头表述、身形动作来讲述评书中的故事,但人们对于评书故事本体的想象会被束缚在有限的言语表达及肢体动作中。此部实验评书剧正是着重强调“演”来调动观众感官,从而使观众愈发沉浸在评书剧中。第二场吊脚楼栈房前,李顺得知桂少爷的死讯,前往衙门口去看桂少爷。看到桂少爷时,他悲痛欲绝,其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破灭时的痛苦和绝望演绎得生动传神,但舞台上并没有演员扮演桂少爷。又如张彪抬尸首去乱坟岗时,其抬起来的重量感及吃力感都透过演员的“无实物表演”传达给观众。舞台上的虚拟性丝毫没有减弱观众的“感同身受”反而通过演员到位的表演更让观众沉入至评书剧中。此外虚拟性还交织在时空之中。张彪抬尸首去乱坟岗时,演员走出舞台,从另一端入场就实现了场景(空间)转变、第七场荒山坡和第八场乱坟岗之间,说书人说了一句:天黑了,灯光配合变暗便实现了时间瞬移。观众便在这虚实结合、真假难分之下沉浸在评书世界中。
《李顺盗墓》的现代性主要在舞台设计、故事互动及元素使用三方面。其一大开舞台区域,革新以往较为封闭式的舞台设计,将木桌竖放,凳子朝向观众,说书人甩扇、蹬凳,敲醒木等系列动作均在观众面前完成,无形中拉近了距离感;其二故事设计上也增设互动感。譬如第三场衙门口张彪要抬尸首至乱坟岗,演员随机邀请一名观众上台同场演绎,此举将舞台、文本区域拓宽到观众席,进而邀请观众走入评书世界;其三元素使用,它不仅融入了重庆“言子儿”还紧跟时代步伐融合了谐音梗,时代热点词汇。此举让传统评书焕发年轻光彩又不失重庆本色,不仅符合老年受众的风格又贴合年轻观众的喜好。
于是,秉承着守正创新原则创作的《李顺盗墓》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汇集多方元素,将评书舞台、故事世界皆敞向观众。观众通过精心设计好的互动环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及贴合受众风格的语言艺术一步步深陷至李顺的故事之中。深陷其中的受众不再觉得醒木是故事与现实的提示声,而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戏中戏的引路铃。
如何让评书这门传统艺术在岁月磨砺中历久弥新,不仅是袁国虎一直关注并不断思考的问题,更是传统艺术皆所面临的问题。根植于巴渝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及红色历史就为评书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此次《李顺盗墓》便用麻辣味的对白、地道的重庆方言以及现代流行化词汇做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剧里说书人不断介入式地跳入剧中成为剧中人,与戏中的其他人有趣互动;一会又跳出角色化身为局外说书人,成为带有“上帝视角”的百科全书。在《李顺盗墓》中袁国虎给予说书人高度的亲切感,同时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对白和评论中多次加入重庆“言子儿”(重庆一种幽默的方言表达)、谚语、歇后语及现代性词汇,将近几年在脱口秀中爆火的谐音梗也融入了评书剧中。如此一来它在形式上不断丰富着受众的视野,也在不断交替变化的角色转换之间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更在言语风格、内容上做到老少咸宜。但实验评书剧的症结又在此。传统四川评书多面向中老年受众,真正的年轻受众相对较少。此次实验评书剧是通过守正创新的方式吸引年轻受众,才延出剧的形式、演的角色、流行的唱词。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年轻人的注意力,但这份注意力又能持续多久呢?在现代化浪潮中,观众的注意力既不稳定更不持久,可如何让作品引来一波又一波的注意力是传统艺术均在面临的问题。同时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必将有到底是“守正”还是“创新”的疑惑。就好比评书,它的受众多集中于中老年群体,但评书必然会在时代发展中出现现代性的元素融合甚至转变,那么是维持原有流量池还是拓宽流量渠道,这成为一大难题。《李顺盗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创新之作。它保留大量重庆特色文化的文本内容下融入现代性元素,从而达到守正创新的目的。但固有受众能否接受此种新形式,出于“第一次吃螃蟹”心理的年轻人是否会因为一次观赏愉悦的经历进而喜欢上评书这门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传统艺术,这均是未知数,这也正是大批匠心传承人们怀着担忧不断尝试和深耕的事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