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馆全攻略 NO20重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特色于一体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馆舍由主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宋庆龄纪念馆、涂山窑遗址、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五个场馆组成。馆区与重庆市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相邻,并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2020年11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涵盖23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主题为特色的藏品系列。在西南民族文物这个藏品系列中,包括羌、藏、彝、苗、土家等族的工艺美术品5000多件。博物馆还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通过举办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专题展览,启发普通观众及相关学者对如何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讨论。
吃火锅是重庆人的传统,即便是夏日高温,都阻挡不了重庆人对火锅的热情。这也难怪俗话说,“到重庆不吃火锅,就等于没到重庆”。为了用好重庆火锅这一金字招牌,重庆三耳集团投资兴建火锅博物馆,用以展示火锅的起源和发展,推动重庆火锅的发扬光大。
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位于白市驿金凤镇的三耳火锅文化城,是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火锅博物馆。博物馆外形酷似“火锅”,极富重庆特色。
博物馆的三楼通过雕塑、书画和摄影照片来展示火锅历史文化。博物馆二楼则集中展示了聂赣如30多年来收藏的600多口古今中外的火锅。这些火锅造型奇异、功能奇特:有使用陶、瓷、石、银、紫砂等材质制作的火锅;有使用木炭、蜡烛、气体、甚至动植物油做燃料的火锅;也有来自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火锅。馆中还藏有一 “奇石火锅”,相传是使用产于雪域高原西藏墨脱的远古龙化石制作而成的,用此锅煮食则身强体壮,人丁兴旺。诸多馆藏文物中,以西周(公元前771年)青铜方形火锅和唐三彩火锅最为珍贵,为镇馆之宝。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部分地区。家喻户晓的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光火石间,一张张脸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断变化,观众根本来不及看清楚究竟,只留下一声声惊叹。如今,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在重庆川剧博物馆便可一览无余。
博物馆分为 “艺苑奇葩”、 “巴蜀沃土”、 “川剧英华”、 “巴渝风韵” 4个展区,共展出图片500余张,实物近1000件,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川剧爱好者捐赠的。展馆大厅内设有一个金碧辉煌的明清古戏台,戏台为异地复建的文物,所有部件均为原件。戏台上的木雕被重新描上了金漆,金光闪烁,展现了戏台当年的繁华与荣耀。
馆内不仅有异地复建的明清古戏台,还有17件川剧戏服。 这其中以一件重达七、八斤的黑蟒尤为惹眼。它以黑色丝绸为底,结合蜀绣和苏绣工艺,用纯金线在袍子上绣成五爪金龙等图案,看起来厚重典雅,气场十足。为了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川剧的魅力,重庆川剧博物馆正在增设互动设施。馆内将增设一块巨大的触摸屏,只要点击其上的剧目名称,上百出由著名川剧艺术家们演唱的经典戏曲将通过音响设备唱响。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挂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是为适应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需要而成立的集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与博物馆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宣传教育机构。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以精致的展览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展示渝北形象、宣传巴渝文化的重要窗口。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经改陈后,设有民俗馆和古床馆,陈列了清代、民国时期的千余件民间工艺品、服饰和其他生活用品。民俗馆以“民俗”为主题,展示传统农耕生产、物质生活、婚俗礼仪和民间信仰等巴渝传统民俗事项;古床馆在博物馆婚礼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古床”为主题,展示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巴渝地区各式特色古床等精品木雕家具。2018年建立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设 “渝北历史文化陈列”和 “匠心—巴渝木作文化艺术展”两个常设展览,分别展示渝北地域历史文化和特色木作文化。
博物馆最吸引游客的是40多张清末的雕花大床,被誉为“中国第一床”的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是其代表之一,其内容之丰富,雕刻之精美,俨然一幅巴渝地区的民俗风情画;博物馆另一镇馆之宝则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龛”的金木雕家神龛,其形象之高大,用金之厚重,堪为世间所罕见。六条神采飞扬的金龙,众多的神仙,人物,传说,故事更令观众赞不绝口。看过大足石刻和渝北木雕的人都说:石刻精华在大足,木雕精品在渝北。
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的建川博物馆分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也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所在位置是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时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的所在地。这里现存有51个防空洞。在防空洞里建成的8个主题博物馆分别是: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兵器发展史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和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
在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随处可见重庆元素。尤其是在重庆故事博物馆,老重庆的一些街市场景、招牌老店,都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还原了那个时代鲜活的生活印记。
重庆湖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后又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湖广会馆是目前已知全国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重庆之所以建有大量的会馆,与元末、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移民实川”政策是分不开的。元末时局动荡,加之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轻徭薄赋政策,感召了不少两湖老乡入川,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之始。多了这样一层历史含义,重庆湖广会馆也被称为中国移民文化的丰碑。
重庆湖广会馆馆区包括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以及广东公所、齐安公所等建筑。馆内建筑艺术雕梁画栋,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雕刻图案中,有以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为题材的故事画,还有龙凤、动物及各种奇花异草等图案。会馆辕门建筑石雕上山水、人物和花鸟图案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加之大门两侧的一对石雕的文武狮子峙立相望,堪称川渝地区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