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委员会2021年学校艺术教育年度工作报告

2023-04-19 02:15分类: 重庆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基层政务公开义务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教育概况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渝委发〔2021〕4号)等文件精神,万州区积极开展艺术工作,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现将全区2021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我区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为导向,统筹合理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以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审美人文素养为核心,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向优质均衡迈步。我区作为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目前共有艺术特色学校56所,其中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5所、国家非遗传承学校2所、重庆市美育实验学校6所、万州区美育实验学校25所、万州区艺术特色学校12所,涉及14个艺术类别,如空竹、版画、四川盘子、器乐、合唱、美术、书法、线描、竹琴、剪纸、葫芦丝、脸谱、金钱板、手工DIY等。

  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导向,充分遵循艺术特点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形成“强化联动、点面结合、有序推进”学校艺术改革的发展机制。按照国家规定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艺术课程目标。

  一是促进文化融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艺术课程,分学段落实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安排艺术活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开设艺术必修课,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纳入艺术课程体系。二是课程“百花齐放”。以合唱、器乐、舞蹈、戏曲、影视、绘画、剪纸、陶艺、语言为重点,逐步推行学生艺术课程选修。三是突出特色课程。按照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选择自主化的原则进行整合。同时还以创建艺术特色学校为契机,根据申报的艺术特色项目,结合本校师资、生源、设施设备等情况,加强艺术特色课程(主要有版画、戏曲、吹打、合唱、剪纸、脸谱文化等)建设。充分利用在万高校、区艺术馆、区曲艺团等艺术人才资源,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艺术课程,协同推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艺术特色凸显点面结合。充分发挥艺术特色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深化川东竹琴、金钱板、空竹、罗氏剪纸、万县锣鼓、花式跳绳等地方特色艺术课程研究的推广,在实践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单列艺术教育专项经费,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近3463.8万元,全面改善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功能室建设等。目前,我区中小学校全部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共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363间,所有学校艺术器材配备达标。

  充实完善艺术师资配备。一是改革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加强艺术教师配备。实施“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双特计划”,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学校艺术教师队伍,鼓励有艺术专长的富余学科教师转岗,逐步补齐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艺术教师。二是多种形式共享师资。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城市艺术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或走教。三是建立艺术教师协同培养机制。加强艺术师资业务能力培养,有计划、分批次安排艺术教师参加国培、市培计划,选派艺术教师参加市级、区级培训,均衡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强化校际经验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保证每位艺术教师至少三年一轮的区级以上交流学习机会。今年在区教师进修学院成功开展了全区艺术教师80学时的培训工作。四是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室”和“艺术教育工作坊”创建。我区成功创建“中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中小学书法名师工作室”各1间,鼓励成立校际美育协作区,发挥艺术学科名师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艺术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一是狠抓艺术社团建设。以学生艺术社团为引领,以年级、班级或兴趣活动组为单位,广泛开展声乐、戏剧、舞蹈、美术、器乐等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全区现有学生艺术社团约600个;二是有序组织展演。今年4至6月在全区开展中小学生艺术月活动,全区所有学校精心组织实施并积极参加艺术月活动的评选,初步评选出一等奖67个、二等奖79个、三等奖111个。12月将组织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集中展演活动,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朗诵、戏曲、艺术作品六个版块进行展演。三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与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对接,组织学校师生聆听戏曲知识讲座,观看《变脸、吐火》《滚灯》等经典川剧节目。师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感受到了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激发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一是严格落实素质测评。按照市教委艺术素质测评相关文件要求,今年10月开展全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培训会,并完成全区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实事求是对学生艺术素质进行评价。指导全区各校从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条件保障、特色发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加分等方面,对学校艺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评,优秀58所,良好65所。二是严格保障测评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加强测评结果的运用,逐渐将结果纳入学生、教师、学校综合评价,引领学生发展及教改方向。区教委督促学校及时将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和学校自评结果,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落实艺术教师评职、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逐步提升艺术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升学校艺术教师工作地位。

  我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有亮点呈现,但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还存在。个别学校还有挤占、挪用艺术课程的现象;二是艺术师资配备不平衡。目前我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还存在缺额、转岗现象;占有一定比例的兼职艺术教师,在教学观念、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艺术教育考核、评价制度有待完善,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还相对乏力。

  一是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好现有艺术特色学校和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一校一品”为基础,“一校多品”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以“课堂教学抓普及,课外活动抓提高,常规管理抓落实,特色项目抓品牌”为美育教育方略,全方位,多渠道渗透美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养。鼓励支持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进一步促进学校艺术教育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融合。二是进一步强化督导考核。区教委将切实加大对学校艺术工作的考核力度,除将学校艺术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外,还将加强日常监管,持续推进美育工作专项督导,通过抓一批艺术先进典型学校,以点带面,促进全区学校艺术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师资培训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提高我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和质量。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等你来打卡!沙坪坝将建成3条特色山城步道

下一篇:生活更“巴适”!山城步道、特色公园成重庆新名片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