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非遗传承人的梦

2023-04-14 07:55分类: 重庆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华龙网特派记者:王昀飞,摄影 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各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民族文化精华和智慧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根脉。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万古镇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古鲤鱼灯舞的故乡,万古鲤鱼灯舞历史悠久、独具魅力,是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灯棚类舞蹈,起源于唐末,讫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万古鲤鱼灯舞,是民间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种在民间流传、表演的以鲤鱼为形象的舞蹈,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诞生在雍溪、万古一带,起源于唐末,明末清初时由最初提着玩耍的挂灯演变为表演艺术,初叫“鱼鳅吃汤圆”,解放后又改为“鲤鱼抢宝”,最后定名为“鲤鱼跃龙门”。1957年,万古镇民间艺术家周树人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编排的“鲤鱼抢宝”鲤鱼灯舞,参加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舞蹈汇演,并进入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继承和发展创新工作,组织专业舞蹈人员和民间老艺人对鲤鱼灯舞蹈进行了加工整理和编排,其舞蹈语言更为丰富,表演技术有了突破性的提高。鲤鱼灯是吉祥物,是年年有余(鱼)的象征。鲤鱼跃龙门更是象征着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和地域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每年春节,万古鲤鱼灯民间艺术团在万古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都要走上街头,在石香、万兴社区举行盛大的游行团拜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拜年,寓为“年年有余(鱼)”之意。2002年,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万古镇为“鲤鱼灯特色文化之乡”。2009年9月, 万古鲤鱼灯舞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周年国庆大典,栩栩如生的万古鲤鱼灯舞再次进京在首都精彩亮相,代表重庆参加盛大的花车巡游活动,为祖国母亲带去了大足儿女的美好祝愿,让95万大足人民尤为骄傲和自豪。

  万古鲤鱼灯舞蹈传承人共同的梦想是:希望鲤鱼灯发扬光大、世代传承,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尽一点力。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孙中霞、何定棋、周克强、周克军.....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更多举报途径>

  [责任编辑: 何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重庆市发文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构建“两江四岸”文化走廊保护格局

下一篇:重庆元素见证伟大变革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